APP下载

STEM视角下科学区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2021-01-07福建省晋江市梅岭中心幼儿园曾雅清

天津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过筛绿豆生活化

■福建省晋江市梅岭中心幼儿园 曾雅清

近几年我园逐渐融合STEM 理念开展科学区游戏。实践中,教师尝试以科学探究为中心,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运用问题引领、提出问题、实施探究、形成推论的系列过程开展教学。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STEM 理念下开展科学区游戏产生了一些问题,下文便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教师主导探究

在以往的科学区游戏中教师往往把自己发现的问题,直接向幼儿提问,引发幼儿思考。教师未能给予幼儿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急于把探究的答案告诉幼儿。在幼儿教师的控制下,在科学区游戏中,幼儿的探究流于形式,其探究兴趣不高。

(二)不能有效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部分教师对在科学区中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的方式认识不足,误认为在科学区中创设STEM问题学习墙便可以激发幼儿与同伴开展探究学习。幼儿教师没有领会STEM的教学核心,导致自己提出的问题脱离生活,未能有效培养幼儿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在问题探究过程中不能针对幼儿年龄特点提供有效支持

在以往的科学区游戏中,当幼儿提出问题后,教师没有充分理解各年龄段幼儿探究特点,不能制定适宜的探究目标、指导方法。教师未能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学指向性不明确,难以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

二、对策和建议

(一)用STEM思维支持幼儿自主探究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鼓励教师支持幼儿参与自发的观察活动,实现自主探究。为强化幼儿的主体学习地位,教师可运用学习分享;转变教育理念;支持幼儿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三个对策。教师应用STEM视角组织、指导科学区游戏活动,学会观察幼儿的探究行为,用心倾听幼儿探究的想法,观察幼儿探究的问题,激发幼儿持续探究的兴趣。下面笔者以科学区“小绿豆变变变”活动为例,说一说教师应当如何用STEM思维支持幼儿进行自主探究。

1.构造学习共同体,提升STEM素养。我园把教研和培训进行有机整合,将两者融为了一体。幼儿园引导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在与其他教师的讨论过程中分享在STEM视角下开展科学区活动的案例,让教师在互相借鉴和学习中成长。教师应有效应用STEM 思维,引导学生在“小绿豆变变变”的活动中,探究“怎么把绿豆变成绿豆糕”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让幼儿亲手浸泡绿豆、煮绿豆、搅拌绿豆……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师可引导幼儿自主讨论“过筛网是如何帮助绿豆泥变细腻的?”“怎么让凝固的黄油融化,让黄油帮助绿豆泥成形”等问题,让幼儿在自主动手中掌握知识。

2.发现问题,支持自主探究。STEM视角下的教育强调教师要引导幼儿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在幼儿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说说自己遇到的问题,支持幼儿进一步探究。例如:教师在制作绿豆糕时发现幼儿不知道怎样过筛绿豆泥,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说过筛网的用处和使用,了解如果不用过筛网绿豆泥会变怎么样?让幼儿了解到没过筛的绿豆泥比较粗糙,过筛可以使绿豆泥变得更加细腻,激发幼儿探究过筛网的兴趣。

3.引导幼儿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引导幼儿“从失败中学习”是STEM 教学的内容吗征之一,教师要允许幼儿失败,对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培养他们主动在失败中寻找原因并解决问题的习惯。依然以上述实验为例,在过筛绿豆泥时,幼儿学会了过筛网的相关知识。在过筛过程中,当幼儿发现过筛绿豆泥很费力并想就此放弃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幼儿,让他们说一说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过筛绿豆泥时不费力?有的幼儿想到,如果用大勺子压绿豆泥会比较方便;还有的幼儿发现两个人一起过筛比较省力;还有的幼儿发现用擀面杖压绿豆泥过筛也很省力。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鼓励幼儿尝试验证自己提出的方法,最后教师可带领幼儿梳理总结“过筛”的经验。在参与STEM 科学区游戏的过程中,当幼儿遇到问题时想放弃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鼓励幼儿认真观察、积极尝试,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教师可通过提问、评价支持幼儿探究,从而立足于STEM 视角,保证科学区游戏的顺利开展,培养幼儿探究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用心营造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的目标。幼儿在科学探究中获得的知识与身边事物息息相关。教师应让幼儿在与自己生活较贴近的问题情境中产生探究欲望。问题情境是STEM 学习的支架,教师要以STEM 为导向,在科学区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注重深化幼儿在生活化问题情境的体验。如:在科学区“影子的变化”的游戏中,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到走廊,观察走廊桌子、椅子等物品的影子,抛给幼儿一个问题:“早上、中午影子一样吗?”幼儿好奇心将因此得到激发。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乘胜追击:“这里是我们每天游戏的走廊,怎么会有那么多影子呀!”教师可带着幼儿在走廊上“画影子”,一段时间后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画的影子是否和之前的一样。这样的引导能让幼儿认识到:“原来影子会动,不同时间段的影子是不一样的。”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立足于STEM 理念,为幼儿营造生活化情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支持不同年龄段幼儿自主探究问题

在STEM视角下开展的科学区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基于问题学习模式,与幼儿共同探讨问题,促进幼儿思维、探究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小班幼儿在情境中进行“随机式探究”;培养中班幼儿的问题意识;着力于促进大班幼儿思维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教师要在把握不同阶段的幼儿探究特点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探究教学方法。

三、结语

总之,幼儿教师在开展科学区活动时,要立足于STEM 视角,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科学区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过筛绿豆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一种防凝固的ABS塑料改性用切粒冷却过筛一体装置
小绿豆变身记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焦糖布丁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牛粒
清热解毒绿豆香
曲线拟合方法测定土工布有效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