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与探究

2021-01-07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蒋集镇中心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学情游戏探究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蒋集镇中心小学 田 冲

数学是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建设、逻辑分析、实践探索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小学是学生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素质发展的“黄金期”。因此,本文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效教学的概念及教育意义、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具体策略三个方面出发并对此进行探究。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的研究,笔者发现当前数学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过于注重对课堂知识的讲授,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课堂环境的创设,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足。第二,教学方法单一。在当前的教学发展中,部分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法,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不足,影响其整体水平的提升。第三,课堂环节组织不力。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主体学情的有效把握,导致课堂环节在组织和开展上存在偏差,影响课堂活动的有序实施。

二、有效教学的概念及教育意义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合理、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得到实质性发展的一种教学理念。教师将有效教学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体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科学的发展。此外,教师将有效教学作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能够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驱使学生由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激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探索欲,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三、开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活动的具体策略

(一)引入生活场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和数学现象,教师将这些生活现象与课堂活动相结合,以生动的生活场景为导引,将有助于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灵活运用信息化工具,引入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例如:在“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的教学中,本单元主要讲述三角形的意义、三角形的特性以及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方面内容。为了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笔者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将生活中有关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方面的图片呈现给学生,如空调机支架、墙壁的衣架、篮球支架、警示牌、瓷砖等,以直观的图像展示引导学生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知识点进行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知识架构。学生从图片中发现多边形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后,纷纷展开联想与探究,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奥秘。教师通过生活场景的应用,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还能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二)把握问题内容,巩固学生知识基础

教师对课堂问题的有效设置,不仅能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能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灵活设计课堂问题,把握问题的内容,正确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避免提出的问题超纲、低效,实现有效设问的目的。例如:在“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了小数的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理解了其计算的顺序。为了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效果,笔者结合学生的学情变化,设置以下课堂问题:1.计算:1.5- 0.5;1- 0.9;2.3+ 0.6;0.9+ 0.8;1.9- 0.8;3.5- 2.4;0.26 + 0.65。2.竖式计算 : 20.87- 3.65; 18.77+ 3.14; 3.25+ 1.73;23.5- 2.8。3.用简便方法计算:16.45- 3.87- 6.13;21.39-(11.36 + 6.8);14.23- 7.57- 4.23。4.解决问题:小红买文具,买钢笔用去6.7 元,买文具盒用去9.8 元,一共用去多少钱?;小明的妈妈第一天买了3.2千克苹果,第二天买了6.4千克香蕉,第三天买了5.4千克橙子,三天一共买了多少千克水果?教师通过对问题内容的灵活把握,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基础。

(三)开展游戏环节,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兴趣活动,教师将游戏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兴趣,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情发展和认知特点,科学开展游戏环节,调动学生对游戏活动的主体参与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课堂质量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例如:在“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初步掌握小数的乘法运算法则,为了巩固学生对法则的运用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结合学生的学情变化,组织以“快乐对对碰”为主题的游戏互动,让学生根据游戏问题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和游戏屏幕上的数字进行“碰撞”,从而消除“小麻烦”获取胜利。如2.88× 5= 1.44/14.4/15.4,最终答案是14.4。学生听完游戏规则后,纷纷举手表示参与,迫不及待地想要消除更多“小麻烦”。教师通过游戏环节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还能使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加深对课堂知识点的理解。

(四)注重主体培养,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主体的发展变化,时刻关注学生的学情,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组织形式,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的共同发展。例如:在“我锻炼 我健康——平均数”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笔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相互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同时,在小组成员的搭配上,笔者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性和学习性。此外,笔者还结合各组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的探究问题,如“服装厂甲、乙两个车间赶制一批校服,甲车间3 天做了345 套,乙车间3天做了330 套,平均每天甲车间比乙车间多做多少套?”等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开展,不仅能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还能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对生活场景的引入、问题内容的把握、游戏环节的开展、主体培养的渗透,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探究兴趣,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基础起到提升、巩固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学情游戏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