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2021-01-07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青阳港学校陆俊逸

天津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笔者教学法情境

■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青阳港学校 陆俊逸

情境教学法是当下较为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即教师发挥自身素养,结合实际创设一些充满感情色彩、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引发其思考,降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难度,提升其综合素养。因为情境教学法需要结合实际开展教学,因此对教师要求较高。此外,情境教学法能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不知不觉学到知识,建构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教材到生活的桥梁;认识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因此情境教学法受到了教师同仁们的青睐,也被广泛用于其他教学工作中。笔者作为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也研读了该教学方法的理论。下面,笔者将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学生对文章“读不下去,不愿意读,没有认真读”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阅读的效率。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如学生缺少自控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教师挤占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阅读功利性明显,学生压力大;缺少良好的阅读大环境;学生面临诸多诱惑,阅读注意力被分散等,问题的出现也催生出了解决的途径,那就是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众所周知,优秀的导入环节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前提,因为借助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彰显教学理念。此外,导入环节还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帮助其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笔者在课堂中十分重视情境导入的应用。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这一篇阅读时,笔者设想了两种导入方式,一种就是“开门见山式”,直接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大自然的声音》这篇文章,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另一种就是情境导入式,即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自然中的各种声音,让学生猜测声音的来源,提高大家参与课堂的热情。对比两种导入方式,笔者认为第二种更加有效,实践证明,笔者的猜想是正确的,因为它很快就燃起了大家阅读的热情,顺利地引出了本课的教学主题——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阅读中。

二、强化情境,驱动情感

激情导入过后,师生开始阅读文本,但此时的教师仍需不断强化情境,监督学生保持高度注意力,让情境贯穿整个课堂。这是由阅读本质决定的,它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还要具备理解句子、捕捉主旨的阅读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其要求学生要透过文字与作者达成共识,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感受阅读文本中隐藏的情感。为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建议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驱动学生情感产生变化,在教学情境中获得更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缜密的逻辑思维,也离不开真挚的情感表达,这是因为情感是人内心的展露,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凸显个性的一种方式。但很多时候,作者并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将情感隐藏于字里行间,等待着“知己”的发现,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发现、观察、体悟的能力,能跟随作者的笔触发生情感变化,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为了达到这一教学效果,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情感体验活动,目的是强化阅读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认清作者的内心。

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时,笔者搭建了情境支架,引领学生从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击退敌人——将敌人引上绝路——在顶峰歼敌——跳崖”这五个场景展开阅读,重点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壮烈豪迈以及坚强不屈的精神。在此过程中,笔者还播放了相关的音乐来熏染气氛,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来感染学生,尤其是最后与学生一同喊出的爱国主义口号,更是将师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激发了大家对英雄的敬佩之情,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促使他们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

三、渲染情境,升华主题

教学是一个过程,还是一个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过程,教师要遵循先易后难的教学原则。有时候因为教师的课前铺垫过长,可能会在大家情绪高涨,进入佳境的时候戛然而止,被迫停止教学,不但让人索然无味,阅读效果还大打折扣。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调配好教学资源,控制好教学时间,有充足的时间推动课堂进入高潮,深化教学主题,让学生回味无穷。

在使用情境教学法的初始阶段,笔者因为沉迷于创造各种教学情境,导致课堂高潮刚刚出现的时候下课铃就响起了,只好草草收场,不但没有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还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得不偿失。因此笔者吸取了这一教训,做好了课前准备工作,在预设教学过程时预留了一定的教学时间,在师生渐入佳境的时候还有足够的时间渲染情境,再掀波澜,让学生沉浸在或喜悦或悲伤的情感中,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

如,在教学《穷人》这一课内容时,笔者用语言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打开课本探寻“穷人的生活条件如何”这一问题的答案。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了解到全家靠男主人打鱼为生,但收入没有保证,勉强生活。如果大家只能发现这些问题,对穷人的生活表示同情后就结束了问题的探究,那么他们将无法感受“穷人物质贫穷但道德高尚”的这一主题,为此笔者进行了对比教学,要求学生对比物质贫穷与精神富裕,从而渲染情境,深化主题。

四、结语

综上,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期间产生的问题重重,亟须改善。为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使用新的教学手段,为教育教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基于此,笔者尝试将情境教学法引进课堂,发挥其价值,协助教学工作实施,具体如上所示,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笔者教学法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老师,别走……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