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复述教学语境创设策略分析

2021-01-07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新天学区太平小学杨兴瑛

天津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语境创设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新天学区太平小学 杨兴瑛

小学语文教学要善于利用复述教学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总结课文内容、大意、整体结构;让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记忆力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能让学生在对文章内容的复述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小学生年龄较小,记忆力和抽象思维都发展不足,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需要教师创设合适的语境来引导学生进行完整的故事复述。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语境创设并加以分析,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利用角色扮演进行语境创设

素质教育倡导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具体的语境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让学生在充满代入感的氛围中将自己有效地代入到故事中,感受故事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通过这种具体语境的创设和代入式的学习体验,能够确保学生将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并且在对知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故事的独特记忆,进而有效对故事进行复述。要真正做到对语境的有效创设,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顺利激发学生的代入感与体验感,让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来身临其境地揣摩故事人物内心,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唤起学生对故事内容的记忆,也能让学生学会站在旁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会共情与换位思考,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开展复述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对故事的内容是通过理解之后再进行转述的,这个过程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而非学生对故事的机械记忆,这种方法也就有效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以《狮子和鹿》为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别扮演狮子和鹿的角色,按照故事内容中的场景和角色的心理特点,把自己代入到狮子和鹿的角色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认真思考故事角色的心理和语气,顺利理解课文,进而有效将故事内容复述出来。

二、通过教学情境进行语境创设

小学生正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年纪,而兴趣是人学习的源动力,要有效开展语文复述教学,教师就要善于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对课文内容展开探索。小学生还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有效的外部环境刺激,会对学生的情绪波动产生强烈的影响,促使学生对知识展开深入探究。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这一性格特点,在复述教学过程中强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让学生在对知识的自主思考和分析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独特的理解,进而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有效复述。

以《秋天的雨》为例,教师可以现为学生播放这篇课文的音频朗读,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陷入秋天的氛围中,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够被作者的描述和情感所感染,带着对秋天的美好向往投入到课文的阅读和学习中,学生带着强烈的兴趣对课文进行学习,就能顺利理解课文内容,进而增强对课文场景的体验和感受,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始终都在脑海中想象作者所描述的各种秋天的画面,结合画面对知识进行学习,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的效果就能大大提升。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语境创设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生动活泼的故事内容以及性格鲜明的故事形象,这些文章都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艺驾驭能力和丰富的思想感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轻易激发学生的各种想象力,这些丰富的语言素材为语境的创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打造多元化的动态语境,让学生通过声音、图形和动画的多重结合,对课文知识形成更加立体直观的认识,学生在视听结合的双重感官刺激下,能够更加的生动形象地对课本知识进行理解,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复述效率。

以《孔子拜师》为例,课文中使用了大量成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来理解这些词语呢?教师可以将孔子历尽艰辛的求学之路做成小动画的形式,结合动画内容来理解以上成语,学生通过动态画面能够顺利理解成语意思,进而深入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记忆起来就更容易,复述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利用关键词进行语境创设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故事情节的发展经常会通过一些关键词或提示语进行衔接,在进行复述语境创设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关键词来进行语境创设,因为小学生记忆力有限,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完整地将整个故事情节记忆下来,在学生进行复述时,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关键词来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将内容复述进行下去,这种利用关键词进行复述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语言的记忆与存储能力,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确保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有效发挥自身的发散思维,对知识展开联想,并顺利提升学生的复述质量。

以《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为例,教师在进行复述教学时,通过“早先、变成、一天天、一年年、不断”这些关键词来引导学生对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有效梳理,学生也能在教师利用关键词创设的语境中,回忆起人们一步一步摧毁小村庄的过程,依靠教师对语境的创设,学生的情感和记忆都得到了有效激发,对故事的复述也能更加清晰流畅,这种语境创设的方式降低了学生复述的难度,调动了学生的复述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

五、借助插图进行语境创设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内容通常都配有精美的插图,插图是语文课文内容的重要构成之一,通过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插图,学生能够对文字语言的描述进行更加具体的理解,教师在进行复述教学语境创设时,应当充分借助这些课文配图来进行语境创设,引导学生对插图中的细节和元素进行仔细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找到对复述有帮助的内容,利用这些元素来辅助自己记忆。尤其是在学习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时,教师应当充分借助插图来帮助学生降低复述难度,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信、从容地对故事内容进行复述,促进学生复述效率的有效提升。

以《女娲补天》为例,讲述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陷于水深火热的人,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为了让学生完整地将这个故事复述下来,教师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记忆故事角色名字以及女娲补天的过程,本文配图是女娲手举五彩石,站在滚滚波涛中,周围满是熊熊大火的场景,学生在对插图进行仔细观察和解读后,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在复述时也能更加准确和生动,保证了复述的效率和质量。

六、利用提问引导进行语境创设

语境的创设一般来说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教师在进行复述语境创设时,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教学人物以及教学对象,来挑选合适的语境创设方式,在小学生的语文复述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对故事情节的走向进行思考,利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促使学生顺利融入作者的创作情感中,对故事内容加以感受和理解,并对故事情节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在想象的过程中顺利回忆起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并深刻体会到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对故事内容记忆清晰,对故事情感把握准确,在进行复述时,就能充分调动自身的情绪,讲故事描述的绘声绘色,促使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复述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发展。

以《荷花》为例,教师首先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课文朗读,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这个故事。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讲解,之后教师请学生进行复述,在复述过程中,教师利用作者写一池荷花的哪些颜色、白荷花有哪三种姿态等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回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顺利记起接下来的故事内容,复述也能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语境创设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