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探微

2021-01-07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实验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工作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实验小学 孙 辰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内容

班级管理是一种微观的、具体的学校管理形式。围绕素质教育育人目标,现代中小学学校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即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范围表现如下。

(一)班级教学管理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心,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小学阶段的知识学习是基础,深刻影响着学生日后更深入的学习和发展。班主任必须要重视班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展现班主任的能动性和协调作用,积极推动课堂教学的革新,努力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班级德育管理

素质教育强调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塑造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精神是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确保学生终身发展的条件。德育管理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班级管理工作优化中起着引导和保障作用。

(三)学生安全管理

保证学生身心安全是一切班级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学生除了参与课堂学习,还会进行课外活动、体育锻炼,班主任及其他学科教师在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必然要关注到学生的安全和卫生问题,而安全问题又涉及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所以班主任需要以全面的管理视角实施管理工作。

(四)班级生活指导

学校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主阵地,能够为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做铺垫。学生在校园内也要了解一些有关社会生活的经验,学生只有能够对社会生活建立初步认知,才可以学会如何生活、学会怎样做人。班主任自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活指导,实行生活基础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性的策略

(一)把握教改要求,优化教学管理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所有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也体现在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之上,因此班主任需要对新课改的要求有明确的解读和切实的把握。首先,班主任可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方案,明晰教学管理目标,优化自身以及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设计,致力于提高整体教学效率。优化课程教学设计的同时,班主任还要在各学科教师之间起到协调控制的作用,调节各个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计划冲突,控制教学进度和学生课业的负担量;其次,班主任要建立并维护良好的班级教学秩序,确保所有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再次,班主任要起好带头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前提,兼顾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管理。班主任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养成,驱动学生乐学、好学;最后,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各项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构建教学管理指挥系统,负责指挥系统的主体是以班主任为中心的任课教师群体,沟通系统是以班长为首的班级干部,执行系统为各个学习小组的组长。

(二)加强师生互动,推行民主管理

班主任需要明白,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虽然是学生,但学生才是决定管理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因此,班主任只有倾听学生需求,尊重学生想法,才可以就学生真正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稳定的班集体。部分班主任因为自身事务繁忙而难以挤出时间和学生互动,即便和学生对话也不会顾及全班同学,因此多数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参与感较弱。对此,班主任可以加强班干部队伍的建设,适当“放权”,让班干部来分担班主任的管理压力,传达给班干部一些管理方法和技巧,使其可以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成为连接班集体的纽带。同时,这样的方法还可以让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工作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

(三)渗透德育,重视学生安全

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需要班主任全面理解并充分发挥德育目标的作用,把握德育工作的要求,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班主任可以将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设计班级德育活动,使德育工作有层次、有计划,且极富趣味、活泼生动,吸引学生主动投身于其中,受到感染和熏陶,真正成为践行德育管理的主人。比如班主任可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实施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自信。班主任要认真执行教育部门对学生安全和卫生颁布的政策法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建立班级卫生常规,协助体育教师抓好体育锻炼,协助校医讲解卫生知识。另外,班主任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入心理健康相关课程或知识讲座,让学生可以调节心理问题。

(四)开展实践活动,落实生活指导

班级管理工作离不开实践活动的支持。比如对于班级管理规范条例的制定、德育活动的设计,班主任都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参与进来,整合学生的想法并对这些活动进行全面的考虑,给予学生更多参与班级工作管理的机会,让学生得到足够的锻炼。班会是常见的班级管理活动之一,在会上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为学生安排一些具体的任务。班主任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对全体学生的诉求有清楚的了解,结合学生的意见完善班级管理。师生共同参与到活动规划的过程中,相比于教师主导的班会,效果会截然不同。如有学生认为主题班会可以讨论更多学习以外的内容,解决自己在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如控制情绪、危险处理、同学友谊、习惯培养等。对此,班主任就可以将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归纳,推广生活基础教育,指导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总之,小学班主任在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统筹兼顾的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寻找最优的班级管理形式,注重管理技巧的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科学灵活的管理体系。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是高效管理班级的基础,班主任只有掌握学生需求,才可以对管理方法进行不断改进与创新,逐步形成管理艺术。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工作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