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当代中职生体能的策略

2021-01-07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

体育风尚 2021年4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体育运动身体素质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

一、中职生体能的现状

体能是指肌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它是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决定。一般来说,身体素质的构成要素是影响体能的最主要因素,身体素质良好,其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也会良好,因为在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柔韧和灵敏等训练时都会直接对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起促进作用。在对我市中职生体质测试的结果中得知,耐力加速度跑(即男生1000 米和女生的800 米)是一些学生达标的难题,其它项目相对来说较易达标,耐力加速度跑是反映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好坏的最主要项目;也最考验着学生的意志力和顽强拼搏精神。在以往体质测试中存在着少部分学生平时参与体育运动较少,但能凭着天赋的身体素质而达标的情况,这值得进一步思考。

二、影响中职生体能发展的因素

经过与部分学生的交谈及走访一些学校,得出以下几点影响中职生体能发展的因素:

(一)学生自身因素

目前大多数中职生处于安逸的环境中,负担和压力较小,对健康缺少危机感,平时虽有参加体育锻炼,但吃苦耐劳的精神欠缺,表现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碰到耐力性的运动就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而在互联网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今天,玩手机成为学生不参加其他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了解,部分学生玩手机上瘾成性,不按时休息或晚上休息的时间无视管理熬夜偷偷玩手机成为身体机能下降,影响体能正常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学校因素

环境会造就与环境相对应的产物,拥有丰富体育文化为背景的校园,学生的身体素质会受这样良好氛围的影响而得以提高。在国家体育总局大力发展学校体育的背景下,不断扩大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体育场地、器械等要配备齐全,体育工作者要善于学习和总结,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等要不断加强和提高并与时代同行,树立“人人心中有体育,人人从事体育锻炼”的理念,让体育文化进一步发展成学校的主流文化。

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不能只限于体育课堂的引导,也要注重业余的锻炼,业余时间的锻炼没有了课堂的约束,体现出自主性和自由选择性,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现,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学校除了做出相应的对策外,必要时投入适当的活动资金,对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既起到推动作用又达到鞭策效果。

(三)家庭因素

中职生中农村家庭的学生占的比例较大,当前农村缺少充足的体育运动设施和资源,缺少相关体育部门的引领等,对体育运动促进身体健康的知识了解甚少,基本没有形成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农村家庭成员从事运动一般是在其能带来经济收入的情况下或附带其它物质需求时进行,如干农活等,这种带着生计而迫于从事的运动方式占据着农村家庭成员从事运动的主导地位,所以农村家庭的学生在从事体育运动时不免会考虑是否与获利同行。在城镇家庭的学生中,生活的安逸和舒适是他们忽视体育运动的主要原因,其家庭成员是否从事体育相关行业的工作或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影响其是否从事体育运动。

(四)社会因素

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社交是否与相关热爱体育运动的人士或体育相关部门等相接触,或是否热心关注社会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等等;学生所处的社会中是否有着浓厚的社会体育氛围,相关部门在推动社会体育发展的时候是否宣传到位并在利民的方向上做出相关的条例等等。

三、提高中职生体能的措施

(一)思想认识的重视

早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就把身体健康放在了一切活动之首,可见,体能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和保障。针对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身体发展状况,国家体育总局加大力度,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当下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读懂参透并迎合体育总局的前沿性理念,让学生明白体能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锻造出良好的身体。在重视学生体能发展的前提下,可适当聘请相关体育专家与学者到学校大力普及相关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运动知识等,让学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体能与身体健康的内在联系,从而激发运动热情。

(二)以各种体育活动为载体,引导中职生参加体育锻炼

1.借助学生运动队的建立吸引学生参加身体锻炼

我市从小学到中学阶段各运动竞赛每年都会如期举行,有田径的、有球类的,这意味着各校都有机会建立自己的运动队。

青少年处于人生思维和参与活动较为活跃的时期,通过外在的活动来宣泄自己的个性已成为他们自我表现的一种形式,学生运动队的建立更是为他们提供自我展现的平台,体育工作者要广开门户,做到不拒绝任何学生参加,不随意开除任何一名参加训练的学生,抓住机会宣教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趁机传授给学生相关体能的训练方法及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以学生影响学生,以学生带动学生,不断扩大体能训练的影响力,让学生养成热爱锻炼的好习惯。

对学生来说参加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参赛的资格,但总会有部分学生是不能入选的,面对这部分学生要做好心理教育,首先,应在每位学生刚进入运动队训练时讲明参赛的资格条件等,而且在平时的训练中要经常强调比赛只是训练归宿之一,而懂得体能训练的方法,获得良好的身体素质并能够去指导更多人参加体育运动更为重要,这种提前的心理安慰会让学生不会因为不能入选参赛资格而感到对运动的失望;其次,想方设法让参加训练不入选参赛资格的学生参与到相关体育的活动中,例如我市每年的中小学生的各种比赛都会从我校中抽调一批学生来参与协助裁判员工作,而且会得到相应的报酬,在这方面让这部分学生享有优先参与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参与训练学生的认可,学生也非常积极去参与。

除此之外,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诸如体能训练的相关机构,让所有参与运动队训练的学生都聚集成一个团体,一来可以协助体育老师完成各项课外体育活动等;二来可以对全校的师生进行体能训练相关内容的指导。总之,就是让参加训练的学生学有所用。

2.利用体质测试的作用和校运会的影响

体质测试相当于测体能,学生体质测试的项目与身体素质所包含的内容密切相关,因此,要提高体能当以锻造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主。

学生参与体质测试的心态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达标目标的驱动,即平时不爱运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测试成绩的达标,这属于被动方式;为了改变这部分学生的观念,在实际中可把每年的体质测试定为学校体育活动中层次最高的体育考核,强调其重要性,让学生的评优评先、奖学金的评比以及学年的综合评价等与体质测试的达标相联系,并形成制度严格执行,让学生充分认识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促使其加强身体的锻炼。另一种是兴趣和习惯的驱动,即让体质测试的各个项目成为学生选择体育运动项目锻炼身体的参照,以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为快乐,这属于主动方式,在实际中可根据体质测试项目的特点针对身体素质的内容搭配专门的体育运动(如杠铃的卧推可提高肌肉力量),让学生懂得通过何种体育运动来提高相应的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体能。

校运会作为校园中最大的体育盛会,是推广学校体育功能的好机会,利用校运会的影响给学生讲解各专项运动的体能特点及练习方法,让学生懂得合理安排专项体能,从而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同时让终身体育的理念深入内心。

(三)合理利用网络健身软件的功能

健身软件包含许多辅助运动的便捷功能,这些功能有指导和参考等价值,在手机中安装健身软件督促学生业余参加体育运动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在软件中建立相关运动群与学生互动,定时定量地设置可监测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完成,如设置快走,一旦学生参与,运动软件就会显示出运动的距离、路径和用时等,为了更好贯彻运动促进健康的思想,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也可将业余参加体育锻炼的相关活动纳入体育总评成绩及学生的评优评先等的条件中。

但是,事物有利与弊结合的两面性,在使用相关健身软件的功能时,要尽可能地化弊为利,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体育。

(四)体育课的安排

1.根据天气及气候条件安排课程内容

天气和气候响着体育课的上课效果,是学生选择体育运动项目的重要条件,针对这些问题,要懂得分析不同地域的不同季节的天气和气候情况,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地安排体育课的体能训练内容,让学生的体能训练在体育课中得以高效地开展。

2.将体能训练与游戏和竞赛同行

在中职生中,不管是一般学生还是运动队的运动员,都存在着谈体能色变的情况,虽然学生心里明白体能的提高可促进身心发展、利于健康,但同时对体能训练又存在着恐惧和排斥,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学生犹豫不前、欲逃不能。将相关的体能训练融到游戏或体育竞赛中并冠以游戏或竞赛的名称取代“体能训练”几个字,无形中会让学生忘却恐惧和焦虑,所以应使学生的体能在游戏或竞赛的氛围中得到提高。

3.男女生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争取相同

目前我市中职学生在身体素质训练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如在力量、速度的练习上呈男生化发展;而柔韧的练习呈女生化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象,由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观念而产生,有的女生害怕体育运动会让自己四肢变粗,影响自身形象,从而打消力量和速度的练习;有的男生喜欢从事速度与暴发性运动,但在练习中常忽略柔韧的作用,这些问题需要体育教师运用专业的知识加以讲解。在同一种身体素质的练习中,男女生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应争取相同,但要注重个体性的差异和男女生身体条件的差异,在训练量、训练密度和训练强度上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并制定合适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以达到训练效果。

(五)对学生的考核侧重于体能

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一般主要从学生体能状况、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课的态度与参与度以及体育课所表现出的情意与合作来做出评价;体能、知识与技能方面大都可以数据的方式来体现,属定量评价;而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方面大都是学生通过外在的表现让老师感知的活动,存在模糊性,用数据不能体现,属定性评价。在对学生评价的这些条件中,把学生的体能状况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设置分值比例时,体能状况的分值比例要高于其它评价条件的分值比例之和,这样就突显体能的重要性,以此让学生重视自身体能的发展。

四、结语

中职生是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其体能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引导中职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刻不容缓,提高当代中职学生的体能意义重大,是当前学校体育中一项艰巨的任务。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体育运动身体素质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体育运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