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一题一课”教学策略探讨

2021-01-07浙江省泰顺县实验小学苏浙闽

天津教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一题一课一题小数

■浙江省泰顺县实验小学 苏浙闽

如何才能够提升课堂成效呢?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和学者一直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也因此提出了许多新方法。在此,笔者提出“一题一课”模式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以期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一点参考性建议。

一、改掉学生“小题大做”,以“一题一课”提升课堂成效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陶行知先生的这段话强调了对症下药。当前了解到小学生很容易出现算理的错误,“小题大做”,影响课堂教学成效。对此,教师可以采用“一题一课”形式,对一道题目从具体数字到换数字,再到推理和分析,最后形成一个模型,学生在说理的过程中经历整个思维过程,自主发现其中的道理,解决难点问题。

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因为学生屡做屡错,由此设计了一题:92÷30进行自主探究。要求学生先进行估算,估一估,看结果是多少。学生有的说3,有的说2。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态度予以肯定,并且继续引导:除了估算方式之外,还可以选择怎样的方式计算?如此让学生进行笔算,教师巡视指导,并且将代表性的答案整理收集。而后在师生交流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出各位学生的错误作业,让学生想一想,自主辨析探究错误的原因。正确答案是92÷30=3……2,并且师生一同总结出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需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只有前两位不够除的时候才需要看前三位。而商则是随着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才写在对应的那一位上。

所以,运用“一题一课”,让一道题目从具体数字到换数字,再到推理和分析,最后形成一个模型,学生在说理的过程中自主地从不完全归纳法到演绎推理,经历了整个思维过程,自主发现其中的道理,抓住了核心知识,解决了难点问题。

二、参透教材“有的放矢”,以“一题一课”提升课堂成效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需要教师做的是让教材真正有的放矢。教师在用教材时,总感觉教材中的例子不够多,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总感觉书上的例子都很简单,但是解决问题时却有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采取“一题一课”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增加一些教材中没办法详尽介绍的知识,同时又适合学生学情和教学需要,如此才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比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知识,对于这部分四则运算知识,教材在编制上主要会选择树形图的形式呈现,要求学生将正确答案填到方框之中。大部分教师仅仅只是搬运工,采取填空和列式的形式进行方法教学。比如习题根据下列算式列一个综合算式:240÷48=5,4+125=129,240-129=111。这三个算式分开学生都会算,但是要求其列成综合算式,对于小学生而言仍有难度。拼拼凑凑正确率不高。这时,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教材知识点要求,适当地以学生较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探究,即画图法在四则运算中的延伸——树状图。教师可以以树状图的形式将各个算式有机地融合在一个树状图之中,让学生能够清清楚楚地看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合带括号的四则运算法则,即不能按照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时,需要加上括号这一内容进行综合算式的罗列。这样以一个具体题目的融合展开知识点教学,能够具化内容,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画面,如此可以夯实学生知识点掌握的同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所以,教材中没有提到的知识,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需要适当补充,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上述的教学过程采取“一题一课”有效地填补了教材中的空白,学生在探究中通过不断地对比理解了道理,训练了思维,掌握了方法。

三、找准方法“无缝对接”,以“一题一课”提升课堂成效

面对大部分学生解题方法出现混乱和疑惑时,我们需要追本溯源,重组教材专门研究,以求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一题一课”形式,找准引导教学的方式,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和学生,如此才能够在助力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构建高效课堂。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小数点的移动”和“生活中的小数”这两课时内容后,对于下面的题目:CCTV歌手大赛中,赛事分成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种,7号选手的专业得分为8.5分,综合素质得分为0.88分;8号选手的专业分为8.0分,综合素质0.55分,比一比,究竟谁的表现更好。这种题目可以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小数的正确理解。针对这一题,学生答案各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讨论,说一说自己答案的思路,并且认真倾听同学的想法,讨论一下别人的答案是如何想的,并且判断一下究竟谁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且反馈。通过学生反馈,教师可以初步判断他们刚开始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和思路,其实他们不太清楚这么一件事情:题干中两位选手究竟如何比较谁更好?教师继续引导:“你们的答案填的不一样,思考过是什么原因吗?”有的学生表示题目中要解决的问题自己和别人抓的不一样,所以答案不一样。有的学生表示分别对专业分数、综合素养分数进行比较,没有切实理解小数的意义。所以,教师可以总结出学生对小数的应用仍有疑惑,通过小组讨论,细化对某一个关于小数解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让教学知识点和学生的疑惑点形成交叉,发生碰撞,从而在不断探究中逐渐形成对小数解决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应用。小数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个题目无缝对接了学生的疑惑点,厘清了概念和计算的不同。使学生有效掌握小数相关知识,也显著提升了教学成效,培养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采用“一题一课”方式能够让学生疑惑处和教师教学点有机融合,完成无缝对接,最终做到学有所获,教有成效的结果,让整个课堂教学成效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一题一课一题小数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在于活
重视数学问题教学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探研
初中数学复习课“一题一课”教学思路探微
一题一课复习:有效设问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