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及鉴别病变性质的研究

2021-01-06马玉贤伍四春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肾囊肿征象预测值

马玉贤 伍四春

摘要:目的:研究CT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及鉴别病变性质,探讨 CT 对肾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肾占位性病变的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行 CT 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肾乳头状细胞癌6例,透明细胞癌26例,囊性肾细胞癌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5例,肾囊肿3例。恶性肿瘤CT值高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CT征象明显高于良性肿瘤。CT诊断良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是优异。结论: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典型的肾脏占位性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是指肾脏中的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但这两种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上难以鉴别诊断。B超是一种传统的检测肾脏占位病变的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成本低等优点。但仅对占低血供、小体积、出血性坏死病变的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有较好的检出效果,而良性肾脏占位性病变检出率较低。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不断推广,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率不断提高。临床上,CT成像可观察患者病变的位置、大小、界限、内部血供和灌注,并可分析病变的内部结构,为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分类提供准确的参数[1]。与B超相比,CT定位准确,分辨率高,病灶与邻近组织关系清晰。本文探讨了CT在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实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就诊的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54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32例、女性22例;年龄在36至70岁之间,病变直径 1. 5-11.9 cm。

1.2诊断标准

经临床病理学确诊患者为肾脏占位性病变;病人没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且是单一病灶;在我院接受CT检查;临床影像资料保存完整。患者是支持该实验的患者。病人没有精神疾病且可以顺利沟通。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病例

患者的影像图像质量不佳;患者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者;有肾脏手术史者。患者精神障碍和数据不完整。与患者沟通不畅。不同意研究方案的患者。

2.治疗

采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腹部平扫进行CT检查,然后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前,患者经肘静脉注射高压碘伏,剂量为80-100ml,注射速率为3.0ml/s。20s后进行皮质期扫描,45s后进行肾实质期扫描,5min后进行肾盂期扫描,患者在扫描期间屏住呼吸。扫描参数:电流120mA,电压130kV,间距1.0,层厚5mm。扫描结果导入处理站,由分析软件处理。

3.疗效观察

观察CT诊断患者的病理结果,良恶性肿瘤CT征象和CT值及CT诊断良恶性肿瘤的价值

3.1疗效评价方法

分析病变实性部位的CT值,并根据其增强值分析病变的增强程度。记录CT征象。所有检测和图像分析均由两名具有5年以上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完成。

3.2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CT值等采用表示,CT征象采用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使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结果

54例患者中,恶性肿瘤有36例,其中肾乳头状细胞癌6例,透明细胞癌26例和囊性肾细胞癌4例;良性肿瘤18例,其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5例和肾囊肿3例。

2.2良恶性肿瘤CT征象和CT值比较

恶性肿瘤CT值高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CT征象中,惡性肿瘤的比例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 05),特征性明显。见表1。

2.3CT诊断良恶性肿瘤的价值

CT诊断良恶性肿瘤的灵敏度90. 18%、特异度 83. 24%、准确性87. 96%、阳性预测值91. 56%和阴性预测值81. 10%。

3.讨论

透明癌细胞、肾血管平滑肌溶解症和肾囊肿是占据肾脏病变的常见良性和恶性肿瘤。清晰增强的CT扫描可以通过形态学、密度观察和区分这些病变的性质[2]。CT 技术可以更快、更好、更大范围地检查病人,扩大了 CT 的临床应用范围,CT 可以对全身组织器官进行检查,比如头、颈、胸、腹、盆腔、脊柱、血管等,其图像质量清晰,同时也可用于肌肉骨骼检查,多方位重建,CT 脊髓造影,CT 血管造影,心脏评估,脑灌注成像等方面[3]。本实验中通过CT平扫可以清晰的知道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良性或恶性病变,且其CT征象有其特点。CT诊断良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等都是优异的。临床上,可以通过CT平扫和增强扫描后,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他诊断参数,完成整个诊断和鉴别工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袁磊,魏来.CT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及鉴别病变性质的研究[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1,39(03):434-437.

[2]唐亮.探讨CT和MR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9):174+176.

[3]郭冰冰,李志军.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24):2729-2732.

猜你喜欢

肾囊肿征象预测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发现肾囊肿怎么办
体检查出肾囊肿, 一定要治疗吗?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肾囊肿,需要治疗吗
穿刺硬化术“赶走”肾囊肿
肺内孤立性磨玻璃结节MSCT征象观察
良、恶性甲状腺肿块的临床研究及超声及CT的征象分析
季节模型在某医院月门诊量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