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地共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

2021-01-06王丽丹张其武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22期
关键词:模式研究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王丽丹 张其武

摘要:新形态背景下,高校不断深入推进“校地共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人才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加强“校地共建”模式的发展,一方面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人才力量、科研平台,另一方面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高校提供实践平台、科研实践基地、就业机会;因此“校地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新形态背景下“校地共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本文首先对“校地共建”的基本内涵等基本概念进行具体阐释,基于此对“校地共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具体探讨,然后结合当前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新形态下“校地共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最后在对现状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校地共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探析,旨在有针对性的提出切合实际的、具有操作性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校地共建;区域经济;现状分析;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22-0124-03

1“校地共建”的基本内涵

1.1“校地共建”的概念

“校地共建”是在区域经济需要高质量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人才建设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高校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地方区域经济为高校提供实践基地和就业机会;高校人才培养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互惠互利、相得益彰、合作互赢的良好局面。

1.2新形态下“校地共建”的基本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因此在新形态背景下,“校地共建”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形态背景下,“校地共建”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征[1]:

(1)互助互利性。新形态背景下“校地共建”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互助互利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高校在人才培育及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双方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人才支撑、学习平台等,地方经济组织为高校提供实践基地、就业机会;因此,可以说在新形态背景下高校和地方经济组织之间存在着资源共享、效益共收的紧密关系,双方具有较强的互助互利性。

(2)高度的契合性。高校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在人才培育模式、人才发展策略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契合性,高校的人才培育需要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育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導性和决定性;高校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才订单”需求制定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可以说新形态背景下“校地共建”在人才培养和需求方面呈现出高度的契合性。

(3)发展性与前瞻性。“校地共建”是未来高校及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设计上要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及未来应用需求,坚持发展性与前瞻性的原则。

1.3“校地共建”相关概念的发展概论

1.3.1国外“校地共建”相关概念发展概论

有关高校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职能在理论及实践上最早起源于美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发展和演变传至西欧(主要是英国)及亚洲国家。

19世纪80年代,美国《莫里尔法案》正式提出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中应起到的主要作用;该时期,高校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中主要涉及农业领域、农业机械领域,范围有限。在《莫里尔法案》的坚强后盾的推动下,部分高校在农业领域、机械领域开展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地方文化发展为主要宗旨的教育教学活动,并将应用科学研究等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

1.3.2国内“校地共建”相关概念发展概论

我国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及理论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先是由文育林在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文章中首次使用“人才培养模式”,但是文玉林老师并未对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1998年我国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的会议文件中就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向、学生培育素质构成的教育教学目的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在文件中有所体现和阐述。“校地共建”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10年前后,我国许多学者纷纷从商务英语专业、海洋管理专业等专业为研究视角,提出高校专业设置应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契合,并针对高校本科同质化发展的倾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于创新提出建设性意见[2]。

2“校地共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新形态背景下“校地共建”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肩负重要的人才培养使命;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高校提供科研平台和智力保障,同时也为高校人才培育提供实践平台,肩负着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的使命。因此,“校地共建”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

2.1高校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多元化、普及化、规模化的特征,但是当前我国生源人数受20世纪9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在人员数量呈现出适龄大学生人数降低的现象,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因此,只有加强高校人才培育、专业设置、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大力助力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高校逐步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现实需要[3]。

2.2地方经济发展根本需要

新形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经济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伴随而来的是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日趋明显。因此,为缓解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相关经济、文化、教育问题,加强“校地共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应用功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功能、强化教育转化生产力的动力功能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

2.3高校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的内在要求

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性功能,因此高校在人才培育政策、培育方案、学科设计等方面都兼顾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因此,“校地共建”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的内在需求。

3新形态下“校地共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3.1新形态下“校地共建”服务地方经历发展的现状

(1)高校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区域經济发展的意识不强。当前,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仍定位于办学规模、办学层次方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方面远远得不到满足。而且高校教师教学模式相对封闭、单一,教学内容偏向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应用性;教师科研的目的主要是用于职称评定、工作晋升,但是科研方向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发生偏离。因此,高校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缺乏政策性引导和深度思考。

(2)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虽然高校成立了专业项目研究中心,但是研究中心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量较大,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数量和质量有限,且学院特色的学科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其次,高校学科设置多为教学型或研究型,在科研转化生产力方面能力较职业类院校低。再次,许多高校虽然设置“双创学院”、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孵化园等,但是这些项目的实际利用率、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上原因导致高校学科科研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较低;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在科研转化为生产率仅为15%,而西方发达国家在科研成果转化率方面已经达到61%。

3.2新形态下“校地共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新形态背景下“校地共建”在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地域、经济、科研文化等方面因素,“校地共建”模式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4]。

(1)高度的地域优势。一般高校是地方政府成立,旨在为地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等服务,因此“校地共建”模式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地域优势。一方面,高校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研基地、智力支撑、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地方经济组织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及就业岗位,为高校科研转化为成果、学生实习等方面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从时间、科研信息反馈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地域优势。

(2)高度的科研文化优势。高校是人才培养学习的重要场所,高校校内成立了特色专业研究中心、实验室,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经验丰富的科研团队;而且高校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活动中心,引领地方文化的发展方向,肩负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一方面,高校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但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研、文化支撑,同时也可以促进高校自身科研、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地方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受到高校先进科研理论研究、学术思想等方面理论知识的指导和引领。

4“校地共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探析

新形态背景下进一步深化推进“校地共建”在服务和发展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加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促进地方经济、教育、文化有机协调发展。基于当前情况下,“校地共建”的发展现状及现实制约因素,进一步探究“校地共建”的发展模式,是地方政府、高校、社会组织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4.1完善“校企共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相关机制

进一步优化、完善“校企共建”新模式应从以下三点着手实施:第一,政府层面要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比如,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经济制度五年发展规划、年度经济发展计划等方案时应将高校纳入规划制度中,充分考虑高校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从政策倾斜、专项扶持、财政补贴、科研支持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发挥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科研优势。政府可以逐步推进构建和完善高校与地方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等资源信息交流、互通平台,加大各方交流与融合。第二,高校内部建立考核奖励机制。比如,高校可以尝试根据高校师生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过程中在社会实践、科研贡献等方面的参与度、贡献率等,给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激励师生参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动。第三,教育部门推动高校人才评估考核。比如,当前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评估、考核主要针对的是高校办学条件、教育教学水平、图书资源、科研平台、师资力量等方面的考核,缺少对高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方面的考核。若教育主管部门改革考核内容,可以引导高校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发展策略。

4.2构建“校企合作联盟”

构建“校企合作联盟”可以从两个思路推动:一方面,政府鼓励、支持和引导高校加大产学研合作项目比例,积极结合校企合作情况建立校企合作联盟;支持高校科研工作者参与地方经济组织科研产品研发工作。另一方面,对地方经济组织在高校设立科研平台、研发中心等合作平台的企事业单位给予一定的财税支持,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4.3搭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新形态背景下深入推进“校地共建”,加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高校与地方经济组织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置“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根据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用人需求(用人目标及用人计划),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专业的“定制化”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培育专业性更强、实操性更强、针对性更强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率,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做到“毕业即就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4.4引企入校,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新形态背景下,推动“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前提是引企入校,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可以通过假期组织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科研转化率;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考取相关执业资格证书。同样,企业技术人员也可以到校担任实践教师,在担任实践课教师的同时提高专业理论素养。进一步加快“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实现高校应用型学校转型的重要举措。

5结语

新形态背景下,进一步推进“校地合作”,一方面有利于高校应用型教学转型,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另一方可以提高高校在人才培养、教师自身发展,提高就业率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样,“校地合作”模式下,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相结合,建立研发中心、产学研联盟、实训中心等,推动高校人才培育与地方经济发展深入对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地方区域经济优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秦锦文,要春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究[J].船舶职业教育,2021,9(3):3.

[2]王淑冬,王伟.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12):39-41.

[3]王小,徐力,王春莲,等.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提升研究:以吉林工商学院为例[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0(2):119-121.

[4]朱会东.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以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9(11): 30-33.

(责编:陈静姝)

课题来源:[广亚专项]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校级课题资助(SDK-2021-YB015)

作者简介:王丽丹(1989—),女,河南郑州人,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

猜你喜欢

模式研究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沈阳市乡村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位与模式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