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大背景下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途径探究

2021-01-06张艳艳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22期
关键词:双循环提升途径

摘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逐渐成为提升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双循环”背景下,国际贸易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博弈的主要手段,因此,只有不断提升我国国际贸易的竞争力,才能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此,文章以我国当前国际贸易现状为切入点,认为资源性或消耗性对国外贸易产品、技术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是当前制约国际贸易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契机,从走“双循环”贸易发展道路、全面优化营商生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途径,旨在为推动我国贸易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有益思路。

关键词:“双循环”;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22-0118-02

0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开放、合作、竞争是当前时代经济发展的主题词。5月14日,党中央首次提出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强调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1],即“双循环格局”。当前随着国家贸易产业发展极为迅速,为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密切交流带来了创新驱动力。在此形势下,我国对外国际贸易的特点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表现为一系列新的特点[2]。尤其是“双循环”格局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日渐频繁,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影响力愈发凸显。此外,我国地域辽阔,地域经济发展差距显著,城乡发展不均衡,对外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健全,跨境电子商务体系还未捋顺,国际商贸流通效率和业态模式有待健全,内外循环还存在瓶颈[3]。因此,围绕着未来国际贸易发展战略高地,中国参与国际贸易循环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形势。本文以“双循环”为视角,系统分析当前我国国际贸易现状,以此为契机,从多重角度提出提升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具体途径。

1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现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资源性或消耗性产品日渐弱化,传统国际贸易产业优势在消亡,进出口产品长期处于国际贸易价值链的中下流,加之国际贸易公司应对全球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不足,导致对外贸易出现很多风险因素,从而使得国际贸易不均衡问题日渐凸显[4]。其次,技术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无法打破。目前我国很多国际贸易行业或产品标准往往要比国际标准高,无形中出现了贸易壁垒。同时,国内很多贸易产业主要集中在服装、服务、农产品、电子产品等附加值产品,导致国际竞争力日渐降低,未能形成体系化的国际贸易标准,促使很多贸易公司的经济发展态势受阻,归根结底在于熟知本行业的国际贸易产业标准和技术标准。同时,很多国际贸易行业协会无法很好起到引导作用,导致无法从容应对技术壁垒,大部分国际贸易行业只是“名副其实”,长期处于分散状态,无法发挥行业标准和提供信息平台的作用,很多国际贸易产品根本不满足国际标准,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国际贸易业态进入全球经济。

2“双循环”大背景下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途径

2.1坚定不移地走“双循环”贸易发展道路

一方面,在“双循环”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产业应切实降低能源性和消耗性产品的出口量,减少农产品、电子商品等附加值产品的进口依赖度,从宏观角度事实调控贸易顺差。很多学者认为走“双循环”贸易发展之路就是降低国际贸易的进口经济体量,同时对出口贸易加以约束。其实不然,必须要做到国际贸易进口和出口的均衡发展,动态调整国际贸易进出口顺差。此外,要积极转变国际贸易产业布局,加速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程度,加速培育新兴产业模式,提升我国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以东部沿海地区为指引,加速高端制造业、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型过渡,动态调整国际贸易布局,积极推动中部、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国际贸易产业衔接度,进一步缩减东、中及西部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只有构建内部循环机制才能切实提升我国国际贸易的对外开放程度。

另一方面,以“双循环”新格局为导向,深化国际贸易产业开放发展程度。首先,重点聚焦国内先进地区国际贸易产业化资源或者国际化产业资源,深化国际贸易新旧动能转化机制。切实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制造业等低端产业的转型升级,由“中国”过渡到“国际智造”。与此同时,立足于我国国际贸易实际现状,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最大程度上摒弃传统的国际贸易产业模式,大力发展战略性技术产业,在此基础上,打造国内外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尽可能保证“双循环”新格局战略能够切实指导实践。其次,全面提升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对外开放力度,进行创新改革,扩大开放范畴,有效促进开放资源的整合力度,促进国际贸易不同要素的联动效应,从而找到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和“双循环”新格局战略的平衡点。

2.2全面优化营商生态,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营商生态环境,需要对标国内先进标准和国外典型做法,大力提升国际贸易产業的政策化、开放化,从而引进来贸易公司提供更为优质的开放、公平及生态化的营商环境。其次,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制度创新角度出发,要对国际贸易产业给予大力支持,对传统的密集型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定点政策突破和营商生态环境的营造,最大程度上摒弃国际贸易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同时,切实提升营商环境的制度保证,提出一站式投资服务,全过程、全方位、全角度进行国际贸易投资服务模式的创新。根据我国国际发展现状,进行人力资源保证、知识产权支持、金融服务等整合,为国际贸易产业发展创造有利契机,从而与“双循环”新格局战略的有机契合。此外,大力开展国际贸易产业资源要素有效配置,拓展国际贸易空间布局,切实推进国际贸易产业的创新进程,最大程度上消除国内、国外的对外贸易壁垒,进行国际贸易资源要素的合理化配置,促进对外贸易产品的高效流通,构建科学的产业空间布局。以此为契机,积极引导企业与外资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方面的经济合作,健全完善常态化国际贸易经济机制,促进国际贸易的不同资源要素的协同发展。健全完善国际贸易经济市场治理的基础性制度,加强国际贸易新经济业态的制度完善。

2.3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不合理现象长期存在,表现为低附加值产品、源头产品或初级产品的占比过大,高附加值产品或高新技术产品的对外贸易数量有待提高。在此形势下,需要以“双循环”格局为导向,大力开展自主创新战略,切实推动传统国际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积极扶持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促使传统密集型国际贸易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或产品过渡,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在推动国际贸易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国际和国内贸易需求,实现贸易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最终形成优势互补的经济共同体,积极参与到全球经济调整的格局中,科学调整内部现有存量与增量。此外,要结合当前国家贸易整体形式,实施新兴产业优先发展的制度,重点聚焦战略性自主创新出口产品的比重和竞争力,主要集中在先进装备制造、绿色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产业的扶持力度。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外资企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我国国际贸易自主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市场进行技术交互,需要创造有利的政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资源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

3结语

综上所述,自从“双循环”格局提出以来,我国进一步奠定了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基础,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为国际贸易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性和机遇。无论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数量、经济体量及外汇储备总量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放眼国际,我国国际贸易地位愈发凸显,成为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领跑者,对提升国际贸易经济良性循环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全球经济显然已进入全面变革的大时代,我国对外和对内的“双循环”格局和环境均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传统的粗放式国际贸易经济发展模式显然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双循环”贸易发展道路、全面优化营商生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我国国际贸易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关伟,翟丽芳,吴晶妹.信用要素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机制研究:基于中国1995-201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21(4):31-38.

[2]徐美娟,许礼刚,袁梦洁.“双循环”格局下中国关键有色金属资源贸易格局和竞争力分析:以钴为例[J/OL].世界地理研究:1-19[2021-10-1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1.1626.P.20210820.1408.002.html.

[3]王厚双,盛新宇,赵鲁南.长江经济带对外贸易竞争力水平测度及比较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1,41(8): 96-112.

[4]王钦池,李沛霖.人口变迁、国际贸易与国际循环[J].人口与健康,2021(3):26-28.

(责编:陈静姝)

作者简介:张艳艳(1979—),女,黑龙江伊春人,本科,講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双循环提升途径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双循环”备课是创新备课途径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