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面纯羊毛绒面织物布边毡化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2021-01-06王文志张淑梅徐霞红王西凤

毛纺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经纱单面纱线

王文志,张淑梅,徐霞红,王西凤

(1.烟台南山学院,山东 烟台 265700; 2.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5700)

单面纯羊毛绒面织物经过后整理,易出现折边、卷边、转边、布边毡化问题,严重影响织物的外观质量、销售量和客户的满意度。人工熨烫的方式可克服卷边的问题,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人工熨烫会大幅度提高成本,且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并且当熨烫温度控制不当时,会影响布边的外观。叶昌照等[1]研究了一种废边经纱控制机构,可以保持经纱张力的稳定性,王桂洲[2]研究了一种在纺织品印染加工过程中防止皱条和卷边发生的方法,即通过将热塑性的防皱片材置于织物预处理部分并加压,并用高频热合机热合于织物上。但这2种方法都需要额外的装置,不仅提高了加工成本,而且会使生产过程更加复杂。因此研究解决单面纯羊毛绒面织物的卷边、折边、转边、布边毡化问题迫在眉睫。

本文从布边设计入手,分析单面纯羊毛绒面织物出现布边卷边、折边、转边、毡化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通过选用较粗的边纱、改变布边组织、增加布边紧度、加大布边宽度、改变布边原料等措施来改善织物的手感、身骨,改善折边、卷边、转边、布边毡化问题,达到了织物有身骨、不松不软、布边平整不毡缩的目的,生产出让客户满意的高质量单面纯羊毛绒面织物。

1 布边毡化影响因素分析

1.1 材料性能

因为羊毛纤维具有毡缩性,羊毛纤维在有水及其他溶液存在的情况下受到机械作用会互相穿插纠缠最终毡并,不能再回复松散的纤维状[3]。单面纯羊毛绒面织物需经拉毛、起绒处理,与光面织物相比,织物表面的羊毛纤维多,故单面纯羊毛绒面织物在洗呢、蒸呢之后更易出现布边毡化现象。

1.2 织物结构

织物正反面由于收缩力不同,极易导致织物产生卷边。织物正反面的浮点数差异越大,即浮长线的长度差异越大,织物就越容易向浮长线较长的一面翻卷[4]。

织物中纱线的屈曲状态对织物的卷边影响很大,织物倾向于沿着较弯曲的纱线系统卷边[5]。纱线的屈曲状态与织物组织、经纬向密度、纱线线密度等有关[6],在经纱较粗、纬纱较细的情况下,织物趋向于沿着纬向翻转,反之则织物沿着经向卷起。

无梭织机纬纱是自由端,对纬纱头的握持主要靠少量的锁边经纱和废边经纱, 该握持力比较小,所以边部纬纱张力远小于布身处纬纱张力,纬纱松弛就易造成边纬缩,在与经纱交织时,纬纱的屈曲必然增大,相应的经纱屈曲必然减小,因此布边经向织缩率小于布身[7]。布身与布边经纱织缩率有差异易造成卷边、折边、转边,经过洗呢、蒸呢后布边被碾压在一起,易出现布边毡化现象。

1.3 布边设计

布边组织应较紧密结实,以保证织物外观平整,松紧、厚薄适中,有身骨,且需保证布边织缩率与布身织缩率基本一致。织物正反面浮长线的长短差异越大,织物越易向浮长线较长的一面翻卷[8],例如采用3/1斜纹组织的布边卷边倾向比2/1斜纹组织的布边卷边倾向大。

布边紧度和布身紧度有差异易造成卷边,故解决卷边问题的关键是逐渐缩小布边与布身的紧度差异,使整个布面平整、均匀一致[9]。布边的紧度大一些,织物有身骨,织物不易卷边,有助于解决布边毡化问题。

布边的宽度一般在6~20 mm的范围内[10]。布边设计与坯布种类有关,匹染布的布边宽度应设计得比色织布宽。

羊毛纤维易毡缩,纯毛纱的内应力使织物有向松弛应力大的一面翻卷的趋势,从而造成卷边[11],再经过洗呢、蒸呢布边易毡在一起,所以采用纯毛纱线的布边易毡化。毛/涤混纺纱结实耐磨、手感柔软、吸湿性好,与纯毛纱相比不易毡缩,故用毛/涤纱做边纱可以改善布边毡化问题。

布边纱线越粗,其抗弯刚度越大,布边不易卷边,趋于平直[12],故选用较粗的纱线可有效改善布边卷边、折边、转边及毡化现象。

绘制地籍图时,需把外业调查成果在对应的宗地和房屋上填写权属信息,通过地籍和房屋权属信息导出功能实现导出地籍图每宗地及其房屋的权属信息,直接在ArcGIS平台上挂接,不用一一手动填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2 布边毡化解决的措施

采用布身组织为2/1斜纹组织、布边组织为2/1经重平组织、经纱为线密度12.8 tex×2的纯羊毛绒面花呢进行实验。改进前织物的上机图如图1所示。符号X代表经组织点,横向数字代表综框数,纵向数字代表纬纱数(下同)。布边穿综方法为第7、8页综框穿22次加第7页综框穿1次。

图1 改进前织物上机图

改进前边经纱根数为48×2根,布边左右各穿筘 3×16根。改进前织物整理后的效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绒面花呢的卷边现象严重,布边向纬浮长线多的一面卷曲,且出现布边毡化现象。为了解决布边毡化问题,需采取相应措施。

图2 改进前织物整理后的效果

2.1 改变布边组织

实验1是将布边组织由2/1经重平组织改为2/2方平组织,因为该组织织物正反面的经纬组织点数相同,织物不易卷边,而2/1经重平组织是经面组织,织物易向有浮长线的一面翻卷,经洗呢、蒸呢后更易出现布边毡化。

改变布边组织后的织物上机图如图3所示。改变布边组织之后,布边的穿综方法由原来的第7、8页综框穿22次加第7页综框穿1次,改为第7、7、8、8页综框穿13次。形成新的边组织,该边组织一个组织循环内经纬组织点数相等。

图3 实验1织物上机图

实验1织物整理后的效果如图4所示。可见,改变布边组织后,布边更加均匀平整,不易卷边、折边、转边,织物的身骨有所改善,但布边毡化现象仍较严重。

图4 实验1织物整理后的效果

2.2 选用较粗纱线

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将布边经纱线密度改为14.3 tex×2,纱线越粗,抗弯刚度越大,强力较好,织物不易起褶皱,布边不易卷边、折边、转边,布边毡化现象有所改善。

2.3 加大布边紧度

图5 实验3织物整理后的效果

由图5可见,将布边组织改为2/2方平组织,且加大布边紧度后,织物卷边、折边、转边现象大大改善,布边毡化现象也有所改善。

2.4 加大布边宽度

实验4是在实验3的基础上通过减小边纱筘号增大布边宽度,将边纱筘号由90齿/(10 cm)改为78齿/(10 cm)。实验4织物整理后的效果如图6所示。可见,布边组织为2/2方平组织,加大布边宽度、紧度后的织物身骨变好,卷边、折边、转边问题几乎消失,但仍有毡化现象。

图6 实验4织物整理后的效果

2.5 改变布边经纱纤维原料

实验5是在实验4的基础上改变布边经纱纤维原料,将布边经纱由纯毛纱改为毛/涤(50/50)混纺纱,则织物拉毛后布边毛绒减少,折边、卷边、转边及布边毡化现象大大改善,布边有身骨,不松不软。实验5织物整理后的效果如图7所示。

图7 实验5织物整理后的效果

由图7可见,通过采用改变布边组织,加大布边宽度与紧度,改变布边经纱纤维原料,选用较粗的布边经纱等技术措施后,织物布边平直均匀,不易出现卷边、折边、转边现象,布边毡化现象大大减少。

3 结束语

通过分析单面纯羊毛绒面织物产生卷边、折边、转边及布边毡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了解决布边毡化的措施。将布边组织由2/1经重平改为2/2方平组织;增加布边宽度及布边紧度;布边经纱由纯毛纱改为毛/涤(50/50)混纺纱;布边经纱线密度由12.8 tex×2改为14.3 tex×2;经工厂生产实践证明可有效改善布边毡化问题。

猜你喜欢

经纱单面纱线
宽幅家纺面料中缝疵点的解决措施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2年5月)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2年4月)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1年12月)
摩擦电纱线耐磨性能大步提升
基于激光三角法测量经纱管振程的研究
针织与纱线
提高小样整经机效率的一项改造
玻纤织机光电感应经停装置的研制和应用
HPLC-Q-TOF/MS法鉴定两面针和单面针中的生物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