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业主方角度探讨水利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

2021-01-06黎浩强

湖南水利水电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程量业主费用

黎浩强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水利所,广东 中山528415)

水利工程造价表现为水利工程开展期间消耗的成本。对于业主本身来讲,工程造价的概念是指工程预期开支以及实际开支的所有固定资产投资费用。水利工程建设有着长期性且复杂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业主将各环节的统筹协调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包括项目设计、投资预算编制、组织施工、竣工决(结)算、投产运行等环节,以此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尤其是对项目法人责任制来讲,业主既要做到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负责,又要将工程造价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出来。无论是哪一个环节,都应当将造价控制的动态性管理思想体现出来,完善各项对策。下面主要从业主方角度入手,详细探讨水利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控制情况。

1 制定造价管理的对标体系,实现工程造价目标的全过程动态性管理

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除了需要整合水利工程总造价和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等目标实施对标工作之外,还必须从单项工程的造价指标和工程招标、合同实施、施工建设、工程优化变更、竣工结算以及投产运行等环节实际情况入手,展开相关的对标工作。明确业主与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管理控制目标,在强化指标对标管理的基础上引进最佳的管理方式,增强水利工程造价动态性管理和控制的规范性。例如通过对工程项目研究,特别针对水利工程各个环节实施对标性管理,使整体工程造价处于控制的状态,避免项目工程建设投资大幅超出预算或运行维护管养费用大等问题。

2 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优化,注重设计环节中的造价管理

当水利工程项目通过决策立项后,设计成为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在该环节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表现为技术和经济相互结合的两个方面。根据统计资料显示,设计费用虽然在工程建设全部费用中,约占实际成本的2.5%,但对造价产生的影响极高,几乎达到75%以上。由此来看,设计决定了水利工程费用以及工期长短。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工作,能够减少水利工程造价输出。但是在水利工程设计环节,存在着过于注重技术而忽视经济合理性的现象,随意的提升安全系数以及相关设计标准,没有充分考虑经济与技术平衡结合。基于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要想提升设计的经济合理性,除了业主方尽可能提供完善的基础资料之外,设计人员也要从内部管理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增强职业素养。针对设计环节,可以通过以下做法提升工程项目造价控制:

1)推行设计招标

推行设计招标,通过竞争,提供质优价廉、安全适用的施工蓝图。另外应采用建设方案和经济方案相互结合的设计招标方式,以多家竞投为主,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综合性评判和比选,选出专业性强且有实力的设计单位,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2)实施限额设计

落实以业主为主导的设计审查体系,遵循总量管理和分项对标的设计理念,依照分类分项对比控制标准,明确基本的限额设计要求,优化设计方案。加强设计人员对水利工程预算定额和费用定额等方面的掌握,有效划分投资限额外负担,集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为一体;加强技术和经济的结合,控制设计变更,以此确保投资限额不被突破。

3)应用合同措施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控制

对于设计人员经济理念薄弱的现象,企业可以加大考核奖励力度,为后期工作构建良好的氛围。在合同经济条款中制定降低造价分成比例以及奖励标准,明确最佳、有效的奖励方案,全面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合同中还需要适当提升质量保证金的额度,将项目变更的工程量变化等落实于单位考核中,确保工程量得到全面控制,从而降低变更现象出现的概率。

3 实施招投标制度,降低工程造价

水利工程招投标涉及设备、材料采购和施工等多方面,通过招投标,业主选取合格的施工单位以及材料供应商,这在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业主在采购或施工招标环节的工程造价管理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委托有实力的中介预算单位做好工程标底的编制与审核

标底编制必须按照省市水利主管部门有关造价的制度办法来编制,材料价格也必须参照省市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信息指导价或市场价确定。特别在标底编制时应注意在套用定额子目时的清单特征描述是否完整齐全,注意工程量计算规则与清单子目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差异,在套用定额子目时要重新计算工程量。标底编制与审核时应根据项目的特点、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容易受到市场影响的人工、材料和设备等敏感因素来考虑整个项目施工所需要的费用,不得少计和高估。

2)重视施工单位选择

对施工单位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做好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工作,业主方的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合,分析和判断施工中实际情况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一系列因素,编制相应的招标文件。针对招标文件内包含的费用条款,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注意评标报价技巧

在评标环节,在综合性评审投标单位的总报价和单项报价两个方面时,当总价和标准要求相符合时,也并不能说明单项报价符合要求;对于总报价较低的,也不能说明单项报价最低。一般情况下,投标单位是在保持总造价不发生改变的基础上应用不平衡报价方式降低可能变小的项目单价,然后提升工程量可能变大的项目单价,以此达到竣工结算期间追加工程款的实质性目的。评标期间,应综合评审单价和相应的工程量,重点分析工程量比较大的单价,从而选择出报价最优的施工单位。如某项水利工程施工招标,施工企业在投标期间,虽然将投标总价控制在了招标控制价范围内,可是单项投标报价远远超过了正常的施工单位,这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合同变更单价审核的难度,不利于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4 实施阶段造价控制,健全管理监督体系

引进多方协作的管理模式,制定完善的监督体系,控制实施成本支出,减少施工企业不必要的浪费和避免因质量不合格修补或返工现象。对于业主方来讲,必须要将监理制度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全面体现出来;注意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索赔,在实施阶段设计变更索赔增加的费用往往是工程造价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业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不能轻易变更与提高赔偿标准,要减少合同外费用支出,并定期审核每笔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记录。

5 加强结算管理,严格控制审核关卡

竣工结算是业主与施工单位合同管理和投资控制的重要环节。从这方面探究,也是体现业主方和承包方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能力的高低。为了有效实施工程竣工结算工作,应当对竣工结算资料进行整理,其中涉及到工程竣工图、各项签证等材料,要注重材料收集和取证的有效性,现场监理必须与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员一起签证,并且获得设计人员的认可。这个环节,业主方不但要落实考核体系,全面注重工程结算,控制好时间,而且要督促施工方与监理方依照我国各项规定、规程、规范的要求开展编制工作。业主选派的审核人员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始终坚持按照合同约定条款处理事情,将工程预算外的费用严格控制,既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分析,改进工作,又要对没按照图纸施工的工程量或者是没按规定执行的签证,一律减除费用,以此维护业主自己的利益。

6 重视运行造价管理,提前谋划分析控制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工程项目前期成本占整个工程寿命周期成本10%,建设生产成本约占30%,运营维护成本为60%左右。由此可见,在整个项目策划建设中,要重视运行阶段的造价控制,减少日后产生巨大的经济与社会管理成本。水利工程建设后投入运营,需要人员管理与日常维护。运营维护成本与日常运行中发生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产生的费用有着较大的关系。业主要针对整个项目,从策划立项、设计施工和施工结算等环节重新了解,找出项目前后的差距,并通过分析控制,为该工程管理提前谋划优化方案,减少运行管理中出现各样问题。

7 改革创新造价控制与管理

水利工程项目造价管理除了制定具体控制方案和策略以外,还要及时修订相关法规制度。水利主管部门必须充分听取参建各方的意见,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改革创新,促进水利行业建设更加健康向前发展。

1)重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

业主方及时对水利工程作出完整的项目后评价,为避免自建自管自评价现象,可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独立完成,找出项目立项到投入营运的实际成本造价与预算的差距,并对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作出评价,为日后同类工程项目的开展,特别是设计方案与项目预算编制工作积累经验,提供参考。

2)及时调整行业专项标准

针对具体项目设定相应资金管理标准,按标准核算造价和预算成本。采用实物量法方式计价,通过实物计价来统一预算技术和控制管理,使项目工程资金成本控制更准确。

3)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

提升参建各方人员对设计优化、预算编制、施工管理和结算(预算)相关工作的执行审核能力。配合市场环境状况,资助大专院校与企业建立培训制度、整体提升技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4)积极更新与市场相适应的造价管理体系

市场信息舜间万变,影响工程造价敏感因素众多,包括造价计税政策、定额标准、人工、材料以及风电水的价格等因素,要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联动机制,为项目业主以及施工单位等各参建方搭建平台及时更新信息,提升政府财政投资效益。

5)创新管理模式和技术应用

尝试推动BIM模式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技术应用,探索在建立互信基础下应用合作集成IPD建设模式,将BIM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管理,让设计施工与造价控制协同管理,使方案更精准,避免不合理设计出现,减少工程变更、拆除返工、运营费过高的问题。

猜你喜欢

工程量业主费用
探讨业主方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DRG病例分组错误与费用结算申诉探讨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预算审核技巧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一条鱼滑入下水道
石油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研究与应用实践
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物业出租小区广场牟利,业主能否要求折抵物管费
英国养老费用贵过伊顿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