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有文字终不负

2021-01-06董鹏磊

河南电力 2021年1期
关键词:烧饼国网稿子

文_董鹏磊

如果把2020年以“周”为单位进行分割,此刻,2020年12月14日正是50周的第一天,我站在岁末的网格里,回想3年的写作生涯,有过艰辛,有过挫折,但带给我更多的是感动和收获。

还记得2019年8月份,我的一篇文章《薪火相传的两代电力人》第一次在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网站发表,看着文末自己的署名,激动万分的我无以言表,把自己的文章默读了两遍,感觉还意犹未尽。

想想稿子的“成名”经历:两天两夜,我几乎都“嵌”在电脑旁,文字一遍又一遍地从键盘上输出,然后又因不尽如人意而被一遍遍地抹掉,到了晚上索性把笔记本电脑搬到家,写到深夜,灵感退去,睡意袭来,整个人都是昏昏沉沉的,“挤”不出一个字,着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无助过后,继续爬格,直到一点点灵感再次闪现。

我不是一个有天赋的人,但浑身却有使不完的轴劲儿,我一直相信,我的努力和冬日的雪一样,或早或晚,总会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

更让我喜出望外的是,这次我听到一位同事在《河南电力》杂志看完我的文章《原阳的烧饼》后,居然“馋”了起来,找到他当地的烧饼店买了一个“同款”。

随后,同事问我是怎样把人写“馋”的?我说,当时忙完手头的工作,已经下午1点多了,来回路程又怕耽搁了下午的采访,决定在单位门口买个烧饼当午饭。走到半路,就闻到平铺在烧饼炉上各种烤串的香味,孜然粉和辣椒油的天然组合,一下子把我肚子里的“馋虫”勾住了。循着香气,忍着饥饿,写作灵感就来了。于是我又折回单位,坐在电脑旁,一个个字词跃然纸上,不到半个小时,一篇《原阳的烧饼》趁着热气儿“新鲜出炉”。

现在想想,唯有文字与情感“同频共振”,才会让读者有呼之欲出的共鸣。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大家以最小的代价居家隔离。作为一名电力新闻工作者,又是一线抗疫医生的家属,我更能感同身受到忐忑、担心、鼓励的各种心境,当我听到网络视频中“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声声呐喊,看到钟南山院士在说完那句“武汉本来就是个英雄城市”后的热泪盈眶,深夜,我再也无法入眠,于是爬起来,连夜写下《疫情下的我们》。

我一直认为,灵感创作是“机缘”的点拨,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所以,我总喜欢在背包里备着笔和纸,有感而发时便要写写画画,既锻炼了文字功底,又不放过用心、用眼感知的小细节。在写《王星启的七年之痒》时,全得力于“心眼合一”这个“法宝”。

刚开始,采访国网原阳县供电公司福宁集供电所营配班班长王星启时,我尽量不打扰他的工作节奏,在一旁观察、拍照。当我看到一位腿脚不好的大爷,拄着拐杖一出来就握住王星启的手时,便知道我要的故事来了,端起相机赶忙抓拍,掏出笔纸,不落下他们的每句对话,动人的电力服务故事跃然纸上。

直到晚上7点多采访结束,我正准备收拾相机时,王星启妻子的一通电话改变了我的想法。为让稿子更具可读性,我决定采访一下她,听听她的“画外音”“碎碎念”,这篇稿子才算“圆满” 。

2020年,我一直奔波在写作的路上。曾几何时,我也发问自己:累吗?苦吗?想过放弃吗?但在下一秒,闭眼回想:文字,当我爱上它的那一刻,便拼尽全力、无法自拔了。

猜你喜欢

烧饼国网稿子
100分烧饼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圆满完成春节长假保电任务
国网浙江电力 多措并举抓好电力保供和能耗双控“头等大事”
烧饼崔
小猪吃烧饼
红袄漫画
国网今年投资27亿元 新建7.8万个充电桩
当我收到稿子时,我在干什么
放胆情结
拖稿的各种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