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包装中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播、传承与保护
——《中式元素:视觉传达——包装设计》评述

2021-01-06金白颖,宋睿斐

食品与机械 2020年12期
关键词:食品包装中式戏曲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传承的意识不断增强,除了吃饱穿暖,人类开始关注食品外在的美好。如何让生产出来的食品受到大众的青睐?除了食品本身的口味与质量,包装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柯胜海编著的《中式元素:视觉传达——包装设计》一书从中式元素视觉传达出发,不仅详细论述了实物包装设计中中式元素视觉传达,还对食品包装中中式传统文化进行了解读。这不仅让更多现代的人们了解中式元素,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书主要有以下3个特征最为突出,也值得学习。

1 研究内容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该书在内容安排上从最基本的知识到深层的专业知识逐步深入,并结合大量的案例联系实际,有很强的实践运用价值。作者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对中国文化的解读,设计师以实例布局全文,介绍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于包装设计。根据各板块内容共收录了92件采用中式元素进行创作的包装设计作品,以包装为媒介弘扬中国文化。如“毫桑红”的设计作品,以中国历史人物花木兰的京剧脸谱形象作为东方印象符号,加入京剧与花纹楼的组合式表现,这一运用中国戏曲元素进行外包装设计的手法很有创意。众所周知,中国的戏曲、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被称为世界古老的三大剧种,但目前尚存的就只剩中国的戏曲。中国的戏曲是包含文化、音乐、舞蹈、表演、故事等各种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的,对这一古老的剧种进行更好地传播和传承,不仅是演员们的职责,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听戏、看戏,不仅仅是在看戏亦或是听戏,更是在追寻先贤留给我们的生活足迹。将这些戏曲元素融进食品包装中,不仅能够还原人们“以食为先”的生活本质,还起到了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进行传播与传承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商品包装的地方特色和艺术价值,对商品的流通和销售有很大的助力。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许多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如京剧中的杨贵妃、苏三;黄梅戏中的董永、七仙女等,如果在食品包装设计中融进这些元素,更能增加产品在观众心中的亲切度。

辉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遗产与灵感源泉,将历经千年积累的中国戏曲文化与设计融合创新,能触动用户内心对设计的认可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该书就遵循了这一编写理念,注重对设计中采用的中国文化的解读,期待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上的使用,让更多中国人以及国际友人了解中国文化。书中作品诸事如意礼盒 、二○一八中秋诗赋月饼、雨林中国、一出好戏、斗转星移等,这些融进中式元素的包装的经典案例,不仅给了我们更大的知识储备量,更能让我们从中学习到中国戏曲、中国书法等中式元素融进食品包装的发展,激起我们文化自信的自豪感。

2 研究方法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纵观该书的具体内容,不难发现作者采用了多种论述方法,其目的是确保分析思路的严谨性,以及案例表达的可行性。书中采用的案例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很好地对中式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和价值进行了阐释,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该书作者以祥源茶祁红博物馆系列为案例的作品,主要体现了产品的地域特色——徽派建筑。徽派建筑是具有典型中国建筑特点的代表之一,马头墙又是徽派建筑的典型特征,将写意的山水墨画融入外包装设计,正是中式大自然的意境,其中云纹和山采用了更为现代化的设计表达,这些食品包装中融入中式元素,充分地说明了包装设计中中式元素的重要性和价值。文中案例对博物馆陈列、食品年画等方面具体体现了包装中融进的戏曲、中国文字等中式元素,图样千变万化,将古典和现代完美地结合,展现了中国戏曲、绘画、书法等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更展示了食品包装的文化价值。

民族文化是伟大的,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就需要将中式元素和现代元素很好地结合,且融入到设计领域,使得实物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例如:在实际生活中将有特色的安徽剧种黄梅戏中的人物形象引入黄山有名的茶油包装中,能很好地传承黄梅戏的文化艺术,也能给茶油赋予艺术气息和文化内涵,更能将地域特色凸显出来,有利于食品知名度的扩张。

该书中每个主题中都带有案例,这些作品更具主题特色以丰富多姿的形态展示出来,让我们看到中式元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传承。该书内容丰富深刻、影响全面。有基本的知识,更有经典的案例。从以上针对内容的具体分析中可以看到,该书全面呈现了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层次结构也较为合理,一步一步引导读者探寻核心问题,整体思路较为清晰。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3 研究价值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

该书所进行的论述包括活字印刷皮影、中国古天文、传统技艺、地域风物、民族风情、中国文学、传统建筑、中医药等一系列包装设计和中式元素融合的案例,重点对文化创意产品中实物包装中中式元素的结合发展趋势进行了具有前瞻性的深入分析。全文采取相关案例进行插画和文字的详细描述,弥补了当前仅以文字阐述从而缺乏佐证的不足,为中国食品包装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组织架构研究取得了较高的价值。该书最为出彩的部分在于全文的几十件作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中式元素在包装设计中得到应用和传承。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流传下来的都是精粹,随着中国乃至国外民众对中国戏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关注度的提升,未来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文化创意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前景非常乐观。

该书受众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思路,一改以往笼统分析的方式,整体文献对包装设计中中式元素融入的探讨更为细化,有利于针对当前实际情况开展改进工作,有助于食品包装中中国戏曲元素的使用与传承。在当代快节奏发展的时期,如何将京剧、黄梅戏等戏曲元素融进文化创意产品中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在戏曲演变的历史遗痕中寻找历史文化,是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也是实现文化传统的创作性转变。

该书的内容丰富深刻、影响全面。结合经典的案例设计作品介绍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作者更以作品展示的形式将中式传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和传承很好地展现给大众,让更多的现代人对戏曲等传统文化有新的认识并学习和传承。对于“民以食为天”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是食品是每个人日常都需要的食物,是延续生命的需要;第二是精神食粮,包括戏曲、建筑、书画、文学等艺术形式等,这些则是丰富生命的需要。戏曲、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吸收地域文化的养分,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将二者结合起来,既是包装外在推广的需要,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传承、保护和创新。让二者以别样的美融合在一起,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食品包装中式戏曲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中华老字号食品包装设计
戏曲从哪里来
改性复合聚乙烯醇食品包装膜研究进展
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技术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口语提升:和中式英语说再见
蓝光·雍锦湾中式雅奢样板房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