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发展趋势促进国际商贸沟通

2021-01-05孙习谨

今日财富 2021年35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

孙习谨

随着世界经济开放性的提高,国际经济往来日渐频繁,为了消除在全球贸易往来中的语言障碍,企业会计准则作为商业的通用语言必然要向国际化趋同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趨同发展的历程,从增加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企业吸引外资能力等方面介绍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意义,阐述了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立足国情、加强企业合作、强化会计教育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际市场开放度提高,全球资本市场中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由于各国的经济水平、法律制度、文化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所采用的会计准则也有所不同,为了更方便的进行国际经济合作,各国会计准则日渐国际化趋同。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自改革开放以来,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向国际化趋同发展。会计准则是指对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做出的具体规定,针对具体的交易事项,以确认和计量为重点,对相关业务予以规范。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就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各个国家寻求会计准则的共性,尽量减少国际经济交流中的会计准则差异,形成相对统一的国际通行会计惯例,从而提高国际间商业贸易的沟通交流效率,增加企业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促进国际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

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发展的历程

(一)形式趋同发展阶段(1978-2000年)

为了满足国际资本市场的商业需求,1973年,英、日、法、美等16个国家的职业会计师团体,在英国联合成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并且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IAS)。

1978年,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也开始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步伐;1979年,我国财政部制定并颁布了《关于中外合资工业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若干规定》,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引入并学习国际会计准则;由于当时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正处在经济转型的起步阶段,对外市场也在探索性、尝试性地开放,所以,对国际会计准则也只是形式上的引入借鉴,并没有大范围、深层次地趋同;1992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两则”、“两制”方针,“两则”是指《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两制”是指13个具体行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和10个具体行业的财务制度,并且在1993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两则”、“两制”方针结合了当时中国的国情,将基本会计准则作为定位,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将我国会计准则的基本概念框架确定下来,但是这时候只是基本准则,还没有规范到具体准则,所以这时我国的会计准则处于“光杆司令”状态,“两则”、“两制”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形式上的趋同发展;从1994年至1996年,我国财政部陆陆续续地发布了30项具体的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1997年至2000年,发布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建造合同等在内的9项具体的会计准则,这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形式上国际趋同发展的具体表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国际贸易一体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我国融入世界市场的体现。

(二)实质性趋同发展阶段(2001-2005年)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世界贸易、促进国际贸易和谐稳定发展,也进行了全面改组,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更名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其发布的准则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为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发展提供了依据。

此时,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稳定发展,现有的记账方法与会计准则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2001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一员,国际贸易往来更加频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发展的步伐。我国紧跟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脚步,及时对会计准则作出了修改和更新,仅在2001年,中国财政部就发布了6条会计准则,主要包括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中期财务报告、存货、固定资产;2001年,我国又实施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制度》,在原有的会计准则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具体包括“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计量属性、会计要素定义等;2004年,我国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这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入实质性趋同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一直到2005年,我国依然采用以上具体会计准则,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改革开放取得良好成效;这一时期,我国的会计体系以《会计法》为顶层设计,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参考,采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指导发展;此时,我国会计准则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等方面基本上和国际惯例保持一致,实现了会计准则与世界接轨的目标,完成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实质性趋同发展。

(三)等效性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21世纪以来,国际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更多的国家选择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高度协调一致。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并使用会计准则的国家,在进行一系列的试错之后主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200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出了“路线图计划”,用以支持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同年,欧盟国家也发布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公告;2009年,日本也走上了将会计准则向国际化趋同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通行的国际惯例。

我国为了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交流与合作、提高在国际经济市场中的地位,从2006年以后,逐渐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化趋同发展的速度,持续性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靠拢,开始进入与国际惯例等效性研究的阶段。2006年,我国又新发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的会计准则,并且在2007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2007年,我国财政部分别与欧盟、香港签订了会计等效联合声明;2014年,我国财政部又新颁布了包括合营安排在内的3项具体的会计准则,紧接着又发布了《政府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会计体系;2017年至2019年,我国又相继修订了收入准则、政府补助、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租赁准则、债务重组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2020年12月19日,为了能进一步适应国际资本市场的开放性发展,我国修订并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2021年1月11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租赁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体现了中国深入参与国际惯例的制定,推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等效性发展。

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发展的意义

(一)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我国会计准则不断向国际准则靠拢,有利于提高我国在世界贸易大發展中的地位,使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更加密切,从而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影响力。一方面,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也是我国深入世界资本市场发展的过程,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惯例趋同,使我国与其他国家在会计领域的交流更加深入,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随之增加,更加巩固了我国在世界经济体中的地位,从而占据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另一方面,会计准则向国际化趋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时也是改革开放的具体表现,从改革开放至今,对外贸易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以前的线下交易到现在电商平台走向海外的线上交易,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化趋同发展可以为国际贸易合作减小阻力,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从而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采纳中国意见,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提高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也是我国会计准则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形式上趋同到实质性趋同,再到等效性趋同发展,使得会计数据的可靠性进一步增强,更好地满足了投资者的财务信息需求,有利于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财务数据,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了贸易合作的效率。

(三)提高了企业吸引外资的能力

首先,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可以简化跨国企业合作的财务信息,使交易的两国或者多国可以更顺利地对业务处理规则达成一致,有利于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拓宽海外市场。其次,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有利于提高跨国企业的管理效率,减少企业合并报表折算的成本,避免了因使用的会计准则不同而产生的误解或纠纷,减少了会计工作者的会计差错,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从而增加了国外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另外,通过借鉴和引用国际惯例,可以充分让企业认识到我国会计准则的不足之处,找出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的差距,更加有效地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分析,有利于投资者的投资融资决定,帮助企业吸引到更多的外资,从而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优化企业管理,促进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健康发展。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执行效力有待继续提升

1.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处市场环境差异大

国际惯例的使用依赖于国际经济大环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主要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基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条件所制定的,所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生存背景是高度发达的国际市场,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难免站在他们的利益角度去思考,难以顾及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企业利益,这就造成了国际经济贸易的两极分化;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国家所采用的经济制度不同,再加上国情、经济的发展状况、法律制度、文化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化趋同发展的过程中,会计准则应用环境差异巨大,而且我国会计准则本来就起步较晚,会计体系在不断完善的进程中,不仅要向国际趋同,还要顾及自身的发展,虽然我国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是由于国情及市场环境的不同,会计准则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有效性依然有待提高。

2.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发展过程处于被动地位

我国的会计体系建立比较晚,从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大力展开对会计准则的探索与创新,而国际会计准则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在不断地发展、革新,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过程中主要以国际惯例为参考,并且随着国际准则的变化而修正相应会计准则;另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建立独立性较强,而我国会计准则是由政府主导所建立的,并且交由相关的财务部门专门负责,虽然在颁布细则之前先向广大群众征集意见,但是独立性依然较差。即使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的意见对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越来越重要,并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也愈发成熟,甚至进入了等效性趋同发展,但是总的来说,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依然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在趋同过程中的主动性还需加强。

(二)企业对会计准则的变化难以适应

在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化趋同发展的过程中,国内企业跟不上国际经济发展的脚步,对新制定的会计准则不适应,甚至关系到利益相关者,这就给企业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是根据我国的市场环境和会计环境所制定的,国际惯例不一定适用于我国所有的企业经营发展行情,二者容易产生冲突,难以协调发展,阻碍企业的经济活动,甚至产生贸易摩擦。

其次,我国会计准则是随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而不断更新的,在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翻译时,很多专业术语不符合我国的语言习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和把握,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会增加企业相关费用,增加不必要的开支。

另外,我国企业依然存在会计信息披露不透明、不规范、不全面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投资活动和资本运动的效率,虽然我国会计准则一直在向国际化趋同发展,但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具体会计项目、会计报表和会计目的等仍然具有较大差异,企业如果对这些信息了解不全面,就难以长远发展下去。

(三)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会计准则不断向国际化发展,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大大提高,虽然我国的会计人员对企业的日常业务处理比较熟练,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处理国际合作贸易相关业务时,经验明显不足,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次,会计人员的会计习惯不适应国际会计准则,对新的会计准则比较生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翻译和理解,对会计准则运用的不熟练会导致会计成本增加;另外,有些会计师不去主动学习和研读国际新准则,只等着将来需要时公司的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发展的进程,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会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甚至影响国际贸易合作的关系。

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发展的建议

(一)立足国情,加大执行效力

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应立足于我国的国情,选择适合我国市场发展环境的准则趋同路径,对国际准则深入分析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构建“中国特色会计准则”的新概念,并深入进行与国际惯例的等效性研究,不断完善和优化我国会计体系;其次,要主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建立相关沟通机制,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有效联系,确保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能够有效、顺利地进行,减小与国际惯例的差距,在趋同中有所改进,积极主动参与到有关国际准则的讨论,并及时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反馈我国的意见,变被动为主动。

(二)加强企业合作,增强准则变化适应能力

企业首先要正确认识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主动加强与他国优秀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强化企业合同意识,积累对国际惯例的使用经验,从而更好地适应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化趋同发展;其次,企业应该规范经营行为,优化内部结构,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时刻做好充足的发展准备,利用好时代大环境,紧跟市场经济发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更好地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信息,以便做出合理决策,在会计准则有所更新时不至于手足无措;另外,企业应该加强信息披露,正确使用会计准则,规范企业内部会计核算机制和财务管理方式,从而增强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发展的适应能力。

(三)加强会计教育,培养国际化、专业化人才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及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应该加强对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教育,让中国的会计师走向国际,增加国际实务工作经验,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与考核标准,不断规范会计师考试程序,严格筛选有实力的会计人员,培养出能够参与国际准则制定的专业会计师;其次,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业务培训的力度,不定期对其进行抽查和考核,时刻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动态变化和国际贸易中国际惯例的运用,并定期让企业相关人员参与国际交流、积累经验,为企业发展储备专业的会计人才。另外,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会计师应该深入领会和理解国际惯例,并加入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主动向专业人员学习请教,积极参加会计知识相关的培训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等效性趋同发展做贡献。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本质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布2017袖珍指南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控评价问题与对策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探析夹逼准则在求极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