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S管理措施对外科手术患者感染控制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2021-01-05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5期
关键词:感染率手术室物品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300)

手术室是医院进行救治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最容易发生感染的科室之一[1],医院感染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延长住院时间,还会引起医疗纠纷,降低患者满意度,影响医院形象,所以积极控制手术室感染具有重要意义[2]。6S管理最早起源于日本,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简称,广泛运用于企业操作管理和内部管理中[3],近些年逐渐向医疗领域发展,且大量研究显示效果显著[4]。本研究就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例116例外科手术患者,分组探讨6S管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感染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表2 两组医护人员操作流程评分合格率对比[n(%)]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s)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例116例外科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n=58)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护理,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18~72岁,平均(38.54±3.68)岁;手术类型:5例妇科手术,6例肝脏手术,16例胃肠道手术,14例胆道手术,17例阑尾切除术;观察组(n=58)接受6S管理干预,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18~73岁,平均(38.55±3.67)岁;手术类型:5例妇科手术,7例肝脏手术,15例胃肠道手术,14例胆道手术,17例阑尾切除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未合并内科疾病者;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③无严重感染者。

1.2 方法:两组患者根据不同疾病进行腰麻或全麻,并给予预防性抗炎处理,然后进行手术,对照组再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则接受6S管理干预:组织患者对应的医护人员进行6S管理干预的培训,包括其理念、方法、管理制度等,从整体理念出发,消除错误思想,严格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流程,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治疗和护理:①整理(Sort):根据手术是否为必需品整理手术室区域物品,并设立无菌物品放置区,根据有效期、数量、种类等方式进行分类整理[5]。②整顿(Straighten):确定各种物品的放置位置和场所,通过记号笔、标签等方式标志物品,上面注明各种物品的使用期限、容量、名称等,便于查找[6]。③清扫(Sweep):严格划分手术室各区域,并规定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清扫、消毒,确保其所负责管理的区域整洁卫生、无脏污、无污染。④清洁(Sanitary):由护士长担任卫生考核人员,定期检查手术室各区域卫生,并对各物品的整顿、整理情况进行考核,通过制度化管理对清扫效果和整理整顿进行巩固[7]。⑤素养(Sentiment):建立奖惩机制,严格要求各医护人员遵守6S管理方法,安装相关制度标准做事,养成良好的业务素养。可将科室绩效管理于考核结果挂钩,不合理则给予警告,督促其及时改正。⑥安全(Safety):严格重视全员安全教育,时刻将安全作为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确保工作环境安全[8]。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医疗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以及两组医护人员操作流程评分合格率[9]。

1.4 统计学处理:选用CS14.0统计学软件,计数、计量资料以n(%)、(±s),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58)、1.72%(1/58),对照组分别为6.90%(4/58)、8.62%(5/58),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χ2=7.1466、4.8555,P<0.05)。见表1。

2.2 两组医护人员操作流程评分合格率对比:观察组共65名医护人员,物品放置规范、物品取放流程分别为64(98.46%)、63(96.92%),对照组共68名医护人员物品放置规范、物品取放流程分别为56(82.35%)、57(83.82%),两组医护人员物品放置规范和物品取放流程合理率对比差异明显(χ2=14.9597、9.6649,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观察组患者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物管理、护理监控、消毒隔离、护理安全、环境管理评分分别为(90.25±4.03)、(90.54±4.12)、(91.30±1.54)、(94.22±2.01)、(95.21±2.17)、(96.47±2.14),对照组分别为(82.54±1.56)、(81.72±2.51)、(80.35±3.59)、(80.67±3.91)、(80.57±3.58)、(81.53±3.57),对比差异明显(t=13.5876、13.9233、21.3479、23.4724、26.6331、27.3360,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0%(0/58)、94.83%(55/58),对照组分别为5.17%(3/58)、74.14%(43/58),对比差异明显(χ2=5.3072、16.3290,P<0.05)。见表4。

3 讨 论

手术室是医院进行救治工作的重要场所,因为在救治患者时需要切口,将患者内部组织暴露在外,因此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医院感染[10]。医院感染与手术仪器、手术室空和环境、医务人员、术前准备不足等有关,所以想要避免术后患者发生感染,应加强对手术室消毒、卫生、清洁等工作的管理,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做好术前准备,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11]。6S最早简称为5S,我国引进后加入了安全,故称6S,目前我国68.7%的港资企业和88.2%日资企业都在使用该管理法[12]。

表4 两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n(%)]

6S管理方法是指通过规范制度对工作环境进行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个方面进行管理,有序排放工作环境各类物品,确保环境卫生,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业务素养,促进工作效率提升[13]。近些年我国众多医院的科室均采取了6S管理方法进行工作管理,并取得了明显效果,说明6S管理方法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而降低医疗意外事件,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14]。根据手术室在医院的特殊性,并从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出发,结合6S管理相关理念,合理规划手术室的无菌区域和物品的摆放、整理以及环境卫生、护理人员职责等,并组建考核小组,定期考核手术室环境卫生,严格要求各护理人员遵守相关管理规章,按制度办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5]。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6S管理可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医护人员物品放置规范和物品取放流程合理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通过6S管理对手术室物品进行严格的规划整理,可程序化、标准化手术室各项工作,确保其有序进行,有效的缩短了手术准备时间,并促进了工作效率。同时,6S管理下,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也会让狐狸人员意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性,避免破窗效应,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16]。两组患者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物管理、护理监控、消毒隔离、护理安全、环境管理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6S管理可有效降低手术室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分析是随着医护人员的整体素养提高,更有利于管理制度的推进,降低了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也会更加满意医护人员的服务,从而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实力。综上所述,手术室运用6S管理,可从护理人员素养、设备、物品、环境等方面完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转变医护人员的工作和思想观念,有效调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感染率手术室物品
称物品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某地区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