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方案设计

2021-01-05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17期
关键词:甘肃矿山监测

刘 雷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酒泉 735000)

甘肃玉门市带位于河西走廊,因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于世。由于甘肃玉门市矿山属多金属矿产出地段,以其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成为我国矿床的典型代表。甘肃玉门市矿山一带地形条件十分复杂,且岩浆活动剧烈,属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17℃。每年七、八月最热,最高气温达40℃以上。12月至次年2月气温最低,最低气温达-5℃。日照时间长,冬短夏长。年降水量53.4毫米,年蒸发量2184.68mm以上,降水多集中于6~8月,多为阵雨,时间较短。春秋两季多风,风力3~4级,最高可达12级,风向以西北风为主。由于大量的矿山开采,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已经成为事关国家发展和建设的大事。考虑到矿山开采活动会对地质结构造成破坏,打破原有的地质生态平衡,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灾害一旦发生,会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矿山地质灾害有分布范围广、危害性大、可控性较低、连续性等特点,因此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已经成为甘肃玉门市矿产行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1]。此外,矿山开采活动还会造成矿山土地的退化,会对矿区今后植被与动物的生长和生存造成不良影响,所以矿山土地复垦也是矿产行业发展需要应对的又一难题。针对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方案的设计能够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全、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影响,为此进行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方案设计,为地质灾害高发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推动甘肃玉门市工业经济稳定发展。

1 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方案设计

对于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而言,必须围绕以下5点进行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方案设计。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方案设计整体框架图,如图1所示。

结合图1所示,为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方案中的5点主要内容,并加大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重视程度,颁布相关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降低发生矿山地质灾害的可能。

图1 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方案框架图

1.1 实施分区防治

在对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进行预防之前,要明确矿山地质灾害种类、等级,以此才能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2]。首先,应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分区域调查,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重点、次重点、一般点三个等级划分,其划分的标准主要是依据矿山地质灾害点的危害程度、稳定性两项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矿山分区防治等级划分表,如表1所示。

表1 矿山分区防治等级划分表

结合表1所示,再对于不同等级的地质灾害防治区域,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重点防治区一般稳定性较差,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属于重大级别到较大级别,在该区域内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对于矿山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国土部门需要与甘肃玉门市矿山当地的水利、交通等部门建立责任制。次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一般稳定系数偏低,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超越了可以人为控制的级别。对于次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主要以监督防治为主,将部分防治责任到相关的政府部门。在易发生地质灾害时期,要对该区域进行及时巡视,同时在每年汛期设置警示标志,消除可以威胁到周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控制中小规模灾害点的发展趋势。一般地质灾害防治区稳定性较好,危害程度属于一般级别,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的威胁系数较低。地质灾害防治区主要以区域周围村委会为主体,定期安排人员对其进行巡查和记录,并且将记录信息备份到对应的管理机构,开通紧急预警渠道,将一般点的地质灾害危害系数降到最低,消除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威胁。

1.2 引入全液压动态矿区工程技术

在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必须结合先进的技术,以此为指导进行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3]。本文通过引入全液压动态矿区工程技术,在甘肃玉门市矿山中加设勘察点,通过全液压动态矿区工程技术对勘察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分析。在此过程中,结合大数据的数据集成功能,对甘肃玉门市矿山整体矿产资源的赋存状况进行统计,为日后甘肃玉门市矿山的合理开采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引入全液压动态矿区工程技术,最大限度提高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勘查数据的精准性,进而避免由于数据与实际误差大造成的地质灾害。依照液压技术在勘察中的应用,实施有效的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方案。

1.3 调整矿山坡底排水管线排布

在引入全液压动态矿区工程技术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调整矿山坡底排水管线排布的方式,提高甘肃玉门市矿山边坡的稳定性,尽可能的降低大范围降水或山洪造成的地质灾害。通过二次调整坡底排水管线,针对凹槽部分加设排水管线,使大范围降水或山洪带来的大量底部积水能够通过径流、节流排出,从根本上对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进行防治。

1.4 增设矿山边坡连接梁

以排水为主的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目前常用的防护措施包括:截断水流工程、支护工程、边坡防护工程等[4]。其中,工程的防治措施时降低水文地质危害发生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滑坡情况较为严重的情况应当根据岩土工程勘查的详细报告内容,利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高对水文地质整体的防治效果,从而保证边坡的稳定。主要表现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严格遵循开采规范。

1.5 建立科学矿山地质灾害监测体系

完整的矿山地质灾害监测体系是保证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无论在矿山的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还是一般防治区内,都要对其进行及时巡查和监测。在整个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建立科学的矿山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完善矿山地质灾害预警机制。矿山地质灾害监测方式分为设桩监测和目视监测,监测的划分和矿山地质环境灾害点预防区的原理基本一致,同样也分为三个,分别是: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监测点,矿山重点防治区的监测工作要有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并组织实施监测,每天安排人员对其进行时时监测,采用轮班换岗监测方式;次重点防治区的监测工作由乡级部门领导带领,每天对其进行监测至少三次;一般防治区的地质灾害监测工作则由村委会组织相关人员监测,每周对其进行监测一次即可。矿山地质灾害监测内容包括:矿山斜坡的位移变形情况、矿山地质环境灾害整体变形情况、矿山地质结构变形结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汛期降水量上涨情况等,在监测过程中要做好记录,一旦发现异样需要上报给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及时了解矿山地质灾害的动态趋势。

2 实例分析

2.1 实验准备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对设计的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方案进行检验,实验对象选取甘肃玉门市某矿山。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选取地震、泥石流、地裂缝3种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分别防治,以环保部提出的具体防治要求为标准,测试两种防治工程方案下的防治程度。设置传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对照组,设置本文设计的防治方案为实验组进行实验,根据得出的具体数据,并记录实验结果。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将实验数据绘制成表格,如下表2所示。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结果对比

由表3中数据可知,无论是针对地震、泥石流还是地裂缝,实验组的防治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以此证明本文设计的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方案在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可行性。

3 结束语

通过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方案设计,在甘肃玉门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工程的水文地质情况,提前对甘肃玉门市矿山区内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将风险降到最低。同时防治工程的质量决定着后续各个环节能否顺利的进行,因此矿山企业要加强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监督力度,并不断提高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技术,从而保证甘肃玉门市矿山工作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甘肃矿山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