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覆盆子产销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1-01-04姜娟萍徐丹彬王松琳卢红讯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磐安覆盆子中药材

姜娟萍,徐丹彬,王松琳,卢红讯

(1.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2.磐安天地网贸易有限公司,浙江 磐安 322305)

覆盆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又叫悬钩子、树莓等,《中国药典》规定的药用覆盆子为华东覆盆子(RubuschingiiHu)(下文均指此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浙江、广西、江西、贵州、福建等地[1]。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而得。覆盆子属药食两用品种,其味甘、酸,性温。归肝、肾、膀胱经,具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等功效[2]。常用于治疗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近几年来,浙江省覆盆子从野生发展为大规模栽培,种植面积接近0.867万hm2。药材价格也经历了一趟“过山车”,从2014年1月的90元·kg-1涨至2017年5月的300元·kg-1,然后又跌至2020年上半年的40元·kg-1。为此,本文分析浙江省覆盆子的产销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 产销现状

1.1 生产

浙江省是华东覆盆子传统道地产区,主产于淳安、临安、建德、桐庐、莲都、江山等山区。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对其有了相当的认识,在《尔雅·释草》一书中就有记载:茥,蒛葐。覆盆子入药,始载于南北朝时期的医书《名医别录》,其曰覆盆子“主益气轻身,令发不白”[3]。 2015年覆盆子正式列入《中国药典》,2018年覆盆子被列为浙江省新“浙八味”培育品种之一,《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明确覆盆子为华东道地药材产区主要品种之一。2018年“淳安覆盆子”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

2014年前,浙江省基本以采摘野生覆盆子销售为主[4],近几年覆盆子产业发展迅速,不断壮大,浙江一带的覆盆子因药理含量达到了《中国药典》标准,出现供不应求现象,覆盆子价格一路上涨,大大刺激了产区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纷纷把覆盆子从野外山上移栽到田地、山坡,把野生变为家种栽培,使得种植面积成倍增加。而覆盆子种植过程中对土壤、技术要求不高,种植15个月后就可结果[5],因此,近两年产量增长较快。据统计结果(表1),2019年浙江省种植面积达0.860万hm2,投产面积约0.4万hm2,产量4 000 t(干品),药材产值2.5亿元。

表1 浙江省2015—2019年覆盆子的生产和需求情况

1.2 销售

2020年覆盆子产新于5月基本结束,据淳安、丽水、江山、宁海等覆盆子主产区反映,目前,各市场新货整体销售不佳。临岐中药材交易市场交易量不大,收购商均持观望态度,部分药农也采收不积极,产新的也以囤货为主。磐安“浙八味”药材交易市场近期进入药市淡季,走货量减少,每集(每3天1次集市)成交量在5~10 t,价格40元·kg-1(表2)。

表2 磐安“浙八味”药材交易市场2015—2019年覆盆子的价格变化情况

业内人士推测,这几年覆盆子的药用需求增加不明显,目前,国内的年药用需求量约800 t(不包括鲜果),而浙江省2019年年产量高达4 000 t,已远远超出需求。产能的过剩,导致覆盆子价格从2017年5月的300元·kg-1,急剧下跌到2020年产新的40元·kg-1,可谓是悬崖式下跌。目前,覆盆子药材价格偏低,农户收益微薄,采摘期劳动力紧张,使得有些种植大户放弃采摘,甚至出现砍伐改种其他作物的现象。浙江省部分县如丽水、淳安等地的基地转变思路,通过成熟红果采摘、网上销售等方式,将覆盆子卖出100元·kg-1的好价格。淳安县临岐镇为了打开销路,每年举办覆盆子节等系列活动,吸引大量省内外客商前来采购。

2 存在问题

2.1 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浙江省中药材生产主体以小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为主,药农年纪普遍偏大,在生产过程中,喜欢跟风种植,盲目引进,不注重订单生产;后期市场信息不对称,缺乏对市场行情足够的了解与判断,导致市场价格稍有波动就无法承受,易出现药材“烂地头”现象,缺少创新意识。

2.2 药材质量不稳定

《中国药典》(2015)采用鞣花酸及山柰酚-3-O-芸香糖苷(KOR)含量作为覆盆子的质量控制指标[6],但由于目前对覆盆子有效成分集聚过程研究较薄弱,种植户难以掌握覆盆子药理作用,采收时间的差异以及加工设施、设备、工艺不同,都直接影响药材质量,不乏出现有效成分不达标的情况。

2.3 机械化程度低

覆盆子属于浆果,果实较为柔软,达到药用指标果实成熟的时间有差异,市面上缺少合适的采摘机械,只能靠人工采摘,企业规模化生产难度大,效益明显低于农户分散种植。而药材在采收时往往劳动力紧张,劳动力价格逐年上涨,直接增加了药材成本。

3 对策建议

3.1 引导产业升级

由产业协会牵头,成立产业联盟,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从种植、加工、科研、制药到销售进行产业升级,并从源头到终端控制产品质量。产业协会应联合当地农业部门发布每年种植面积、产量和库存量的权威信息数据,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扶持政策。正确引导农民适时适度地开展中药材生产,鼓励在道地产区和主产区优先发展道地优质药材,避免中药材盲目引种。

3.2 加快科技成果集成转化

依托省中药材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专家团队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快覆盆子新品种选育、生态种植模式、绿色防控技术与产地绿色初加工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确保覆盆子绿色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3.3 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

作为具有保健功能、药食同源的覆盆子,除了药用需求之外,在保健食品和特色水果上也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未成熟的干果用于入药,成熟后的红果除了采摘、鲜食以外,还可以加工成果酱、果汁、果酒、蜜饯等衍生产品。

3.4 倡导农旅融合

借鉴临岐举办覆盆子节等系列活动,把特色产业、乡村旅游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覆盆子采摘游项目,打造乡村休闲游基地,不仅为丰富城乡居民的休闲旅游增加了新亮点,又可预防干青果行情大跌的不测,为产业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猜你喜欢

磐安覆盆子中药材
磐安工业园区
覆盆子酮油析结晶过程研究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浙江磐安:“交旅融合”,服务“两山”经济
平均落差300多米 杭绍台高速磐安大盘山路段即将完工
MIPs-HPLC法同时测定覆盆子中4种黄酮
“超级果实”覆盆子
童年的覆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