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

2021-01-04陈克昱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技术人员裂缝人类

陈克昱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二大队,江西 鹰潭 335001)

地质灾害的出现不仅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生活环境,且对人类带来的灾难难以预计,若无积极应对措施,不仅会出现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也会严重阻碍国家发展。而一般情况下,地质灾害的出现都与地质环境存在一定的关系,想要防治地质灾害,必须要深入探究地质环境的应用,做好双重防护,这样才能真正取得防治效果。

1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关系的阐述

(1)地质灾害以地质作用的形式将灾害呈现在人类面前,它富有一定的规律性,受时间、空间的影响,也同样受板块运动、人类开发以及自然地质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因而一旦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灾难。深入了解人类以及自然活动的规律,考察地质环境,收集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以科技手段进行分析处理,能够及时预防并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不过,地质灾害不可控制,只能通过预测、治理手段来未雨绸缪,降低损失。

(2)地质环境的形成因素包含岩石、水、大气等,它会随着地球的运动变化而不断变化,是人类无法控制与改变的自然因素。如今人类所接触的地质环境都是大气、岩石团等相互作用、交换能量形成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会引发地质灾害,给人类造成不可预测的灾难[1]。

2 地质灾害的常见类型特征

2.1 崩塌

崩塌大部分是因为山体陡坡岩体中存在裂缝,在自然或人为作用下被分割发生局部滑移,脱离母体并向下翻滚的现象。该现象表现为小型崩塌、新增裂缝以及掉块、植物生长异常等,有这些表现的地方都非常容易出现崩塌的现象。

2.2 滑坡

滑坡发生的地方都是地下水或地表水比较活跃的地方,这些地方在暴雨冲刷下会导致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继而形成滑坡。滑坡的特点是有放射性裂缝前缘隆起,中后缘有相同裂缝或者是裂缝宽度比较宽,在新裂缝都产生和作用下,出现小坍塌或者是错落台阶等。

2.3 泥石流

泥石流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它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水文、地质地貌、气象、人为活动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其造成不同的影响,形成地质灾害。泥石流多发生在沟谷两侧,这个地方的土质中含有松散物质且伴有强烈坍塌现象。

2.4 裂缝与塌陷

这两种灾害也是地质灾害中非常常见的,其多为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地面陷落、裂缝,若发生在人类活动或聚集区域,极容易造成人身财产损失,对人类生活与工作会产生不利影响。

3 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策略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理方案

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隐蔽性非常强,破坏范围也非常广,因而在预防地质灾害方面必须要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案,这样才能在灾害发生之时以最快速度最佳方式解决灾害,减轻其带来的危害。首先,作为学校和企业方面,因为具有比较宽阔的场地,应当及时主动承担集中灾民的责任和义务,防灾减灾部门要对应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并按照相关流程优化防治流程,减少灾难来临时的不知所措和慌乱。同时在灾后人员安抚方面也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避免出现灾后后遗症等现象。另外,当地群众若发现有地质灾害的隐患,必须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由该部门到群众汇报地点进行勘察,确保没有问题才能离开。对于有隐患的地方,相关部门要做好应急预案,根据轻重程度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案,做好分级管理工作,强化防治效果。在工程治理与发展方面,相关企业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国土资源部门则需要提供治理方案,做好立项管理,以可行性治理方案来确保工程在环境、技术以及经济等各个方面能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因为操作不当带来地质灾害。在搬迁作业方面,当地相关部门需要向搬迁住户群众说明搬迁的缘由并妥善安置,监督其及时搬迁,完成后续搬迁完善工作。在天气预测方面,要做好日常监测工作,明确掌握当地地质环境变化的动态和趋势,收集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遇到大到暴雨天气需要在避让的同时做好监测、巡查以及预防工作。其具体流程如下图1(地质灾害防治流程图)所示。

3.2 全面评估当地地质环境

对当地地质环境进行全面评价,利用区域环境,考虑其功能性,对防治地质灾害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当区域环境为公共服务用地之时,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在不打扰居民正常生活、工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调研、探究,明确了解地质状况,合理利用土地,做好功能规划。在构建工程地质环境之时,必须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以发展目标为参考对当地情况进行预测,收集整合、分析相关数据,为防治工作打好基础,降低人力、物力损失。同时,还要确保当地地质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避免工程建设对环境对地质带来灾害。

图1 地质灾害防治流程图

3.3 完善工作方案,确保调查精准度

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当地地质环境以及地貌等做详细勘察和了解,掌握地质灾害频发地区与原因,有针对性采取策略完成预防。技术人员在收集地质环境危害性资料的同时还需要对其严重程度、位置以及破坏范围等进行确定,以此为参考制定应急预案,为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精准参考。

3.4 利用高科技优化预警机制

如今,计算机、信息技术、检测仪器等都非常先进,能够帮助人类更好的勘测与侦查,了解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类型,提高预警系统水平,保证精准度,确保当地居民人身与财产安全。技术人员在使用检测仪器和系统监管过程中若发生地质环境变化要在第一时间处理并及时预警,切不可马虎大意,放松警惕[2]。

4 地质环境应用的探讨

4.1 合理利用区域地质环境

不同区域之间的地质环境相差非常大,技术人员在分析地质环境特点之时不能凭经验做事,必须要深入勘测、了解,以切实数据来验证结果,保证综合评价与利用的可靠性。举个例子,在开展城市规划之前,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当地区域地质环境做全面了解和规划,明确灾害频发点以及危害程度,以此为基础在规划工作中避开这些对人民生存与活动不利的地方,保证人民安全。

4.2 安全评价地质环境

实施项目过程中,必须要由专业勘察人员来完成,且需要提供对应的评估报告,以此来作为上级了解和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对于不是地质灾害易发场所,但不合理施工会导致地质环境变化诱发地质灾害的,相关人员也要重点提出并加强对其重点勘测,提出全面评价方案和防治措施,以此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保护生态环境。

4.3 创建综合评估体系,完善地质环境利用

在地质环境评价中,完善的地质环境利用综合评价系统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依据效果,能避免评价过程中出现疏漏,帮助技术人员解决相关问题,促进技术革新和发展,为地质环境利用、防治地质灾害创造有利条件。相关技术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去分析区域地质环境,根据其范围和变化趋势绘制年报并对其进行分析,以作为城市建设、农村发展的重要地质参考资料。

4.4 建立监测网,保证监测效果

想要确保地质灾害预防的有效性,必须要对其进行实时监督与监测,及时掌握地质变化动态,做好预警与应对,而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对地质环境的完美监测。技术人员设置监测地质环境变化的网络,能够为其研究地质资料提供参考,帮助其分析地质变化,研究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在选取监测点方面,技术人员必须要确保其针对性和全面性,尽可能的对地质灾害易发点、频发点进行检测和监控,并以覆盖整个监测区域范围为标准,完成项目的全面性,保证不遗漏任何一处。通过这样的监测方式能够很好的了解地质环境变化趋势、特征、经济环境变化、人类活动等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有效预防地质灾害[3]。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当前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应用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却并未达到最佳状态。为确保我国经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要借助先进科技力量,以更多的手段和方法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全面了解地质环境,因地制宜开展防治防护工作,保护当地生态,为当地经济、环境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技术人员裂缝人类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与应用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地球的裂缝
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