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2021-01-03吕丽

中国新通信 2021年20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融合信息化

吕丽

【摘要】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战场,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新时代信息化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思政课与信息化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能,增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故提高思政课效用至关重要,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改革创新发展迫在眉睫。本文认为思政课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信息化背景下明确思政课的定位;以课本为王;从形式上进行思政课信息化建设;从精神系列推进思政课信息化建设;从动力上促进思政课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信息化    融合    建设    发展    教师

引言:

随着信息化的步伐加快,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化巨大。打开互联网,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侵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言论,甚至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反社会主义言论。这些思想言论利用一些摸棱两可的言语,似是而非的观点掩饰其反动的本质,特别狡猾和善于伪装。给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一些困惑:

第一,学生方面。大学时期是人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及判断能力,但是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学生很容易被表面的现象迷惑,误入歧途。

第二,教师方面。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适用于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大胆创新的新一代大学生,要讲好讲活思政课绝非易事,于是教师纷纷加强思政课与信息化融合。由于信息筛选不严,理解不透彻,有些老师有偏颇或者错误的言论。

第三,高校方面。信息化时代的快节奏高压力生活,问题学生增多,各种问题层出不断,所以思政教育尤为重要。学校一方面重视思政教育,另一方面加强对思政教育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强化信息化管理力度。无形中也加强了思政教师应对信息化的压力。

一、思政课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信息化时代下,不能盲目的进行思政课与信息化的融合。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中体现出信息化时代思政课建设发展。李敏、刘李雅指出从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高思政课育人效果[1]。

本文认为思政课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信息化背景下明确思政课的定位;以课本为王;从形式上进行思政课信息化建设;从精神系列推进思政课信息化建设;从动力上促进思政课信息化建设。

二、信息化背景下明确思政课的定位

第一,重视思政课。

学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输送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无论是传统时代还是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思政课一直是大学意识形态教育最坚实的最直接的阵地。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在信息化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历史任务将更加繁重,不仅不能削弱思政课的地位,还要加强对思政课的建设与发展。

第二,课本为王。

在新时代下,利用信息化将丰富的素材引入教学并辅之以情感为基础的表达方式,对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有帮助。课程的亲和力不能仅靠素材的堆砌、娱乐的制造来提升,实效性也不能简单用抬头率、到课率、掌声高低来衡量。高校常见的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特点不一样,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统一的是尊重教材,课本说话,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无论是过去还是信息化时代,思政课的课本内容永远是第一的,辅助材料是其次的,并且是为课本服务的。教师对课本理论理解透彻尤为重要,在给学生解读教材才不至于有偏颇的观点。

要讲好讲活思政课绝非易事,思政教师要运用好高度的政治意识,清晰的辨别筛选能力,认真筛选正规网站的相关材料运用到思政课中,不能有错误的言论。

三、从形式上进行思政课信息化建设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讲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做到“八个统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黄亮、康卫平在“八个统一”视阈下,从形式、载体、机制等方面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2]。

为了能保证思政课内容为基础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思政课教师费劲了心思,想尽了办法进行改革创新。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本为王,夯实基础的原则下,从形式上进行的创新。比如充分利用中国大学慕课,云课堂,课堂派等媒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练习及测试。

教师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教材相关热点视频,严格筛选后在课堂中穿插播放辅助与丰富课本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应用,信息化的推广普及,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机,基本上通过手机可以了解到整个世界,通过手机获取大量前沿信息。

在思政课中可以充分利用手机的功能,让同学们在课前预习课文,通过手机搜索正规网站的相关信息或者新闻,在上课时候分享讨论,加深理论的学习掌握。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可以用手机搜索相关内容形成答案并总结成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问题。

通过思政课与信息化的融合,增加了思政课的吸引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学校举办的大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展示活动已经进行两届比赛,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微电影”、“大学生讲思政课”、“实践报告”三种形式参与活动,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呈现。学生通過参与这样的活动,扩展了思政课的视野,提升了对思政课的理解,锻炼了学习应用能力,进一步深化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认识。这样的活动比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在信息化发展壮大的时代,思政教师结合新媒体教学越来越普遍。

四、从精神系列上推进思政课信息化建设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系列精神,是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坚持和发扬光大的宝贵精神,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宝贵指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指引。

为了进一步领会及坚守百年精神,可以利用VR技术,通过相关书籍、影视材料的观看,参与相关活动比赛,到革命老区参观学习,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去体验感受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环境中的昂扬斗志,不怕艰辛淬炼出的百年精神;通过缅怀革命烈士,参观纪念馆,重走长征路的体验,更加切实感受革命前辈的伟大,认识到当今社会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大学美好的时光努力学习。通过深度领会,加深课本知识的理解,从而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指引。

五、从动力上促进思政课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有些人认为思政课和信息化关联不大,其实是对思政课的误解。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这门思政课与当今政治新闻关系密切,所以必须与信息化时代相融合发展。为了鼓励教师思政课教学的信息化,提高教师思政课信息化的动力,学校及教育部门通过各种方式鼓励教师运用信息化的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比如组织教师进行信息化培训学习,举办思政课比赛活动,在中国大学慕课建设国家精品课程,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展示思政课等多种方式进行。

随着信息化时代发展,各种鼓励政策出台及学校督导听课评课等方式,越来越多的教师不再禁锢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始重视思政课与信息化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把信息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越来越多的思政课信息化文章及信息化课题出现。

例如林仁琅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3]。思政课信息化是越来越受重视了,同时给传统的不注重改革创新的教师带来了危机感,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尝试着进行思政课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这也进一步促进思政课信息化发展。例如刘灵、黄杜认为坚持政治站位与人文价值,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推进新媒体技术与思政课的融合等是推进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必然路径[4]。

六、结束语

思政课信息化提高学生思政课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关心国家大政方针,了解国际政治动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又或者是未来,国家及学校要重视思政教育,思政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成长,致力于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三观及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大爱情怀才是重点所在。同时,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政教育的中心环节,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参  考  文  献

[1]李敏,刘李雅.高职院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实证研究——以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2(02):115-119.

[2]黄亮,康卫平.“八个统一”视阈下高职思政课教学“专题·信息”双元驱动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1,30(03):74-81.

[3]林仁琅.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研究——以《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教学设计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1):86-88.

[4]刘灵,黄杜.论高校思政课教学与新媒体新技術融合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02):99-104.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融合信息化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刚柔并济
破次元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融椅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