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系统服务协同构建大运河的生态文明

2021-01-03宋晓梅曹向阳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协同效应大运河生态文明

宋晓梅 曹向阳

摘 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大运河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通过介绍淮扬运河扬州段地域概况,分析协同效应,提出实施策略——构建运河文化廊道的协同效应系统,为大运河生态规划提供一种可行的途径,通过调节生态服务系统的协同效应使古运河遗产廊道重新焕发活力,赋予生态文明理念新的内涵。

关键词:大运河;生态服务系统;协同效应;生态文明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江苏省高校哲社基金项目(2018SJA1180)研究成果。

生态规划是一个横跨生态学、社会学和规划学等多个学科的领域。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于1969年出版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标志着现代生态规划的创立,他结合生态规划的理念提出了实用的规划和设计技术,对今天的大运河生态文明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应用价值。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的应用是生态规划的前沿,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可以识别由生态系统服务损害和削弱所导致的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问题,维持和改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是定量评估生态保护成效的有效途径。2018 年 4 月,生态环境部又审议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人民群众是环境的参与者,要承担起改善生态环境的主体责任。科学的生态规划将使大运河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并为改善人类的生存大环境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旨在应用ES框架,通过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效应,阐述生态系统的多重功能、保护与发展的平衡关系以及与促进运河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淮扬运河扬州段地域分析

淮扬运河扬州段北起里排河与大运河连接处,南至长江边的瓜洲镇,全长151.3千米,东以里下河水网地区为界,西与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4个湖泊毗邻,北接淮安楚州,南至扬州邗江区瓜洲镇入江口,连接了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和宝射河、大潼河、北澄子河、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仪扬运河等主要河流。

大运河扬州段是漕运及漕粮转输重地,长江流域及南方漕粮都必須经过扬州北上。明清时利用大运河堤作为驿道,大运河边水陆驿站并举,保障了国家通信体系的有效运作。大运河扬州段同时是盐的流通要道与集散中心,隋唐与明清时期大运河扬州段也在国家专卖商品盐的流通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协同效应分析

可以通过科学的资源使用和分配来增强协同效应,促进生态系统的弹性和可持续利用。协同效应是指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生态系统产生的双赢或双输效应,因为不同类别的ES表现出复杂的、动态的和非线性的关系。通过加强基础供应服务、生态调控服务和生态文化服务,提升运河景观长廊文化服务水平。本研究将ES应用于生态规划框架,通过操纵系统来减少权衡并增强协同效应。

三、实施策略——构建运河文化廊道的协同效应系统

基于协同效应的生态规划措施,重新设计生态农业和滨水景观,建立湿地系统,以提高基础供应服务和生态调控服务质量,如图1所示。同时,要增加运河廊道的美学、娱乐、旅游、教育、遗产等方面的价值。例如,生态廊道对中小学生构建生态环保意识意义重大,建设运河文化展馆可以让运河的历史文化“活”起来。生态廊道通过提升运河景观的视觉质量,增加景观的审美价值,有效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一)基础供应服务

当下,生态农业和美丽乡村游越来越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项目。淮扬运河扬州段目前的生态农业数量偏少,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营,后期需要在规模化打造的同时加强运河文化与农业生态系统的互动,加强旅游农业和参与式农业的营建,增加运河沿岸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生态调控服务

1.垃圾分类处理

运河沿岸垃圾的无序堆放在影响整体景观美观的同时,也会严重影响运河的生态系统,因此需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例如餐厨垃圾通过厌氧消化处理后,可以获得清洁能源及对消化产物的综合利用。

2.生活污水处理

在扬州段运河的上游地区要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使进入运河的污水得到严格控制。为了确保污染物在进入水道之前得到妥善处理,还需修建一个污水管网,收集沿运河段居民产生的所有生活污水。通过对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达到运河两岸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3.湿地

运河沿岸的湿地具有园林绿化和水质净化的双重功能。扬州段运河的上游和下游可以分别建设湿地1000万平方米和800万平方米。上游湿地出水达到V级,下游湿地出水达到IV级。水处理能力不低于8.6万平方米,满足扬州城镇居民的水循环再利用标准。

4.绿色植物屏障

通过培育本地物种构建生态廊道,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与此同时,需要对林木区进行适度的干预,例如控制燃烧或伐木,农作物和景观植物的多样性也应该考虑在内。应在耕地、森林、水体和陆水过渡带建立可持续的陆水生物群落。根据当地环境的特点,选用荷花、芦苇、睡莲、垂柳等观赏性植物来表现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概念。绿色植物屏障也可以调节路边的交通噪声,高大的乔木林将形成隔音屏障降低交通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生态文化服务

1.滨水景观设计

运河两边现存的植被都得到了保护,逐步形成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原生植物生态景观。为了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和净化,建立由森林和湿地组成的复合净化系统,提升滨水区的审美功能和生态功能。可以建立观鸟系统和湿地自然学校,加强自然科学教育。

2.运河文化展馆

大运河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组成,其遗产包括该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人文景观。大运河扬州段对沿线城镇的兴起与繁荣起了很大的作用,创造出独特的运河文化与生活,扬州在经济与文化方面更是中国历史城市的典范。大运河对沿线城镇聚落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影响至今仍清晰可见。展馆可以将运河文化遗产整合为更大的战略资源,将古运河文化与当代生态美学联系起来,增加文物廊道的文化服务。

实施生态规划后,规划区的生态系统价值将得到大幅增加。生态文化服务和生态调控服务成为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增强,运河文物廊道的功能也得到了加强。在同一时期,由于湿地面积的增加,水自净能力和废物处理功能的改善,调节服务功能将增加65%以上。随着预期游客数量和水文化价值增加,基础供应服务将增加25%,生态文化服务将增长180%,文化价值的增长将大大抵消基础供应服务的减少。

四、结语

本课题的研究基于生态规划理论,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贯穿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统筹考虑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要求,提出科学规划布局大运河流域内旅游资源和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利用ES的协同效应来增加生态文化服务和调节服务的功能。该规划重新设计滨水景观,建立湿地系统,以提高环境质量和优化生态格局。从土地生态学的角度看,这些措施对人们的心理感知都有重要的影响。遗产走廊增添了新的生态文化价值。环境物联网将公共审美体验与生态旅游连接起来,增强生态更新及景观管理。美学、娱乐、旅游、教育、遗产和生态价值被嵌入到文化服务和土地感官生态的框架中。本文为大运河生态系统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通过调节生态服务系统的协同效应古运河遗产廊道可以重新焕发活力,赋予生态文明理念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高月明,吴文俊,蒋洪强,等.基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1(8):1-14.

[2]姜师立.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

作者单位:

宋晓梅,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曹向阳,同方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协同效应大运河生态文明
中国整体与区域居民收入周期的协同效应分析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放歌大运河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矿区老年群体健身方式的协同效应分析
共同配送协同效应评价体系构建
火山岩气藏体积压裂多裂缝协同效应及控制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