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视野下艺术介入沿海乡村振兴策略研究

2021-01-03冯大康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乡村振兴生态

摘 要:基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从生态视角出发,探悉公共艺术介入沿海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的机制和对策,挖掘和重塑沿海乡村经典,突破沿海乡村发展的瓶颈,寻求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生态;公共艺术;乡村振兴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视野下艺术介入沿海乡村振兴策略研究”(2019SJA1577)研究成果。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一些偏远沿海地区乡村的发展难度相对较大。积极探索公共艺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和策略,可实现广大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使面临困境的地区能够突破局限,重获发展机会。

一、关于艺术乡村公共空间建设

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以下简称“乡建”)在村庄治理上具有显著作用:组织型乡村公共空间对村民所占有的社会资本影响最大,政策型乡村公共空间有利于乡村整合与社会信息流通,原生型乡村公共空间需要从空间规划角度寻找出路。推行城乡融合解决城乡环境问题,创立城乡融合体,将生态学引入城乡发展问题的研究中。乡村文化作为人地关系的复合体,需将乡村文化生态建立在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上。本文中的艺术特指公共艺术,它需在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才能建设完成。公共艺术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相遇的空间和交流的机会,与人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连,具有开放、共享等特质。

国外不乏艺术乡建的成功实践案例,如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荷兰“农地整理”、20世紀70年代日本的“一村一品”和法国的“生态博物馆”等。艺术介入乡建需“量体裁衣”。欧美艺术乡建的实践证明城市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乡村,但仍有些国家的相关实践值得参考,如英国学者主张用流行文化等因素来理解艺术介入乡建的实践,澳大利亚乡村地区欲以艺术介入间接加强乡村社区的凝聚力和地方认同感,加拿大则要依靠艺术和创意振兴乡村,以艺术为媒介挖掘乡村的核心价值。

我国乡建运动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和晏阳初的乡建实验。之后,费孝通提出构建乡村伦理体系,从此使乡村摆脱了失语状态。十六届五中全会后,中国公共空间研究开始由城市转向乡村,贺雪峰、曹海林、王伟、冯健等大批学者在对乡建做出大量的探索研究后,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公共空间对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从艺术乡建实践上看,山西许村国际艺术节、安徽碧山共同体计划、深圳大芬油画村基地等实践案例均能证明,艺术介入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都能够促进乡村振兴。到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我国艺术乡建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始大量出现。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呈现出“两多两少”的现象:大众性研究多,针对性研究少;宏观论述性多,操作对策性少。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建设的推进难度相对较大,这主要是由于乡村自身封闭、资金匮乏、经济落后、人口流失等现象比较严重。笔者和课题组成员希望通过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视角展开的调查研究,寻求公共艺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可能性。

二、艺术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基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本文着重研究艺术介入沿海地区乡村振兴建设的实现机制和策略。首先,通过解读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研究我国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主要问题与特点;其次,从理论上围绕公共艺术学、景观生态学、社会学、地域文化学等分析艺术乡建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国内外优秀艺术乡建实践的案例分析和具体的艺术乡建改造项目的实践经验,全面探究艺术介入乡建的多方协调策略、推进路线、运行保障机制以及补偿机制等重要内容,构建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建设的综合应对策略集合,以解决当前沿海地区乡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沿海地区的乡村振兴。

课题组以分析欧洲等发达国家艺术乡建先进经验入手,系统探究我国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建设的补偿机制、推进路线、多方协调策略以及运行保障机制等重要内容,结合艺术乡建具体项目实践,构建我国艺术乡建理论和务实体系。具体研究内容可分为如下三方面。

第一,艺术乡建的生态视角。本文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公共艺术介入沿海地区乡村建设来创造优质的乡村环境,并从艺术乡建的核心——乡建研究入手,将乡建的补偿机制、推进路线、多方协调策略以及运行保障机制等纳入生态视角进行整体考量,以生态视角研究艺术乡建,从而使我国的艺术乡建更具可持续性与务实性。

第二,艺术乡建的作用机制。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政策依据,探索生态理念下沿海地区艺术乡建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公共艺术介入沿海地区乡村建设的机制和途径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系统性地提出艺术乡建的综合应对策略集合;分析生态视角下艺术助力乡建必须坚持公共艺术介入手段的深层原因,探索如何采集历史文化、地缘文脉、风俗传承等内容,深入探究构建乡村公共艺术介入的补偿机制、艺术介入乡村的推进路线、乡村公共艺术实施的多方协调策略和设计艺术乡建的实施保障机制等综合应对策略集合的方法,从而构建起我国沿海地区艺术乡建的理论体系。

第三,艺术乡建的实践研发。将艺术乡建理论研究与具体沿海地区乡村公共艺术实践案例相结合,将国内外尤其是美、日、韩等的优秀公共艺术案例与我国具体艺术乡建改造实践项目相结合,凸显研究的实践应用性。在研究过程中,要始终关注相关实践是否能全面改善沿海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是否可以解决当前沿海地区乡村存在的文化衰落、资金匮乏、活力缺失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对乡村文化价值的再塑造培养村民的乡土意识,从而打造促使人们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激励机制,是否可以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实现稳定就业和优质就业,从而实现乡村经济复苏,达成美丽乡村愿景。将问题意识放在研究的核心地位,有利于构建我国沿海地区艺术乡建的实践体系。

三、开展艺术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研究

项目采取“三段式”的研究路线有序展开。

首先,在前期实地调研考察与文献采集分析阶段,一方面通过走访,调查江苏苏北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地区,了解当地乡村文化建设现状,收集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等途径,收集整理国内外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文献、图片、手稿等资料,并结合连云港当地乡村建设现状进行归类、比较与分析。通过考察,了解连云港当地乡村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现状,了解近年来连云港市周边的乡村公共空间艺术作品的数量、受欢迎度等信息,详细调研分析地方特色文化在乡村公共空间中的作用和表现,获取较为翔实的考察资料。

其次,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典型案例和相关研究文献与资料,分析整理其理论经验与实践经验,实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乡村公共艺术概念的梳理。

最后,通过解读乡村振兴背景下艺术介入美丽乡村的内涵、特色,探索江苏地域特色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格局的切入点,从多视角探寻艺术介入乡村的未来趋势和发展策略。

四、艺术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的研究要点

当前,艺术助力沿海地区乡建必须坚持生态性前提。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乡村同质化严重,使乡村出现了日趋严重的文脉断裂现象。艺术助力沿海乡村振兴,简单地讲就是将非视觉化的地域文化经典转化为视觉化的元素,将视觉艺术语言表达方式活化运用到沿海鄉村公共空间载体上的过程,从而达到改造、提升乡村公共空间的目的。生态视角下艺术助力乡建必须要充分重视采集历史文化、地缘文脉、风俗传承等资料。

课题组认为,艺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必须要找准乡村文化发展定位。从本土特色入手,将深厚的传统地域文化内涵融入新的乡村特色建构、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生态建设,进而带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二是要深入思考乡村公共空间艺术化建构的思路与方法,一方面注意挖掘地方文脉内涵,另一方面要注重分析乡村特性,要因地制宜,遵循原创性、整体性和主题性原则,严格避免“千村一面”的同质化现象,注重村落布局设计中整体传递出来的风貌和气质。三是要注意乡村文化空间的一体化建构。乡村公共艺术设计与创作不能生搬硬套,要因地制宜并突出本土特色,要将中国的文化风格、美和科学性三者有机结合进行整体推进。在乡村公共艺术设计中,艺术家、村民、管理者都必须具备开放包容的心态,突出统筹兼顾、特色突出、整体化、系统化的理念,体现以乡村核心地带为中心、以乡村重点人文景点为主体、以乡村周边为补充、乡村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一体化建构的现代乡村视觉创意开发的总思路,打造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系统化、生态化的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观形象,彰显乡村文化个性和地域特色,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提升村民的审美感受和生活质量。生态视角下的艺术助力乡建,既可以丰富艺术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途径,更新艺术助力为乡村创造优质乡村公共空间的策略和手段,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又有利于新农村实现乡土文化复兴,通过艺术介入促进乡村产业转型,通过对乡村文化价值的塑造培养村民的乡土意识,打造促使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实现稳定就业和优质就业,进而实现农村生态宜人的美丽乡村愿景。

五、结语

在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挖掘和重塑乡村经典、凸显文化特质是很多农村建设发展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苏北沿海乡村品牌建构需要解决的问题。内容决定形式,公共艺术介入沿海地区乡村建设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紧迫且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翁剑青.景观中的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格鲁.艺术介入空间[M].姚孟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冯大康,硕士,江苏海洋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乡村振兴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