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传统村落形态类型研究

2021-01-03何佑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徽州

何佑

摘 要:徽州传统村落的演化,是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及文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三个环境缺一不可。通过研究徽州传统村落空间的选址和布局,分析徽州传统村落形态布局的形成与特征,归纳总结徽州传统村落形态类型,借鉴其他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的经验,整合资源,使传统村落重获新生。

关键词:徽州;传统村落;乡村聚落;聚落形态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艺术规划课题“新旧共生理念下的婺源乡村民宿设计研究”(YG2020001)研究成果。

一、传统村落形态的文化认识

自20世纪末以来,人们对于文化越发重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

中国传统村落建筑空间构造深受文化的影响,我们不能只追求其物质演化,更需要注重在村落保护过程中挖掘历史文化,传承特色文化。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历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因此,传统村落的原真性文化保护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村落保护中对于空间的格局与肌理的改造不仅是对物质表面进行整改,也是对这些要素承载的文化信息进行分析和提取,并加以传承与发扬,避免演化的过程中破坏空间的特色,并发挥文化的吸引力,通过文化活动改造基础设施、公共空间等,使传统村落获得新的活力。

二、徽州传统村落事例研究范围

徽州古称歙州,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之处。今徽州分属安徽省与江西省,并被分隔为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与上饶市婺源县。在选取实例分析的时候,主要以徽州地区文化底蕴较丰厚的传统村落为主。

三、徽州传统村落形态布局的形成与特征

徽州传统村落的演化,是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及文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徽州传统村落空间的选址和布局,我们会借鉴其他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的经验进行研究。传统村落空间不像现代城市空间需经过系统规划,是随着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渐渐发展和扩大而形成的,且形成时间周期较长。传统村落空间的演化方式,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意象形态具有参考性价值。

徽州传统村落的发展历经一千多年物换星移与世事变迁,在自然发展过程中受地理环境、宗法制度、村民自发选址、风水文化四个基本因素影响。而这四个因素在村落递进演化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生态内容(图1)。

第一,整体地理环境占主要因素。人工空间依附于地理地形,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工空间,同时在人工空间形成过程中,二者不断相互作用。徽州传统村落的形成受人口迁徙的影响。在历史上人口迁徙过程中,为了躲避战争与荒灾,人们希望寻找山高林密与人烟稀少的理想居所。徽州地区山水多阻隔,地形易守难攻,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地。地理环境形态至关重要,影响着传统村落空间的布局与形态,且村落往往与地形相协调,丰富多样的地形类型也使得村落与村落之间存在文化可识别性(图2)。徽州传统村落与徽州整体文化特征相一致,在之后的演化过程中,依照原有布局发展,这对当代徽州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的规划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第二,宗法制度關系是空间结构的中心。在徽州传统村落自然演化的过程中,宗法制度作为特定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代表封建宗法关系的祠堂为中心,村落建筑蔓延开来,在周边呈环绕型布置。村落空间结构也成为宗族血缘关系的反映。宗法制度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村落结构的演化还受地形、风水文化等影响。如有些建筑沿水系两侧分布,呈线形发展。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共同作用,对于传统村落在当代进化的模式和选择也具有启示意义。

第三,村民自发选址决定空间主体结构。村落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些区域由于地形的限制所以在形成的过程中自发远离村落中心建筑(图3)。此外,当土地容量与村级规模达到了饱和状态或者想要扩大村落空间规模时,一些村落的部分村民将迁出原村落,自发性地建立新村落。新村落与原村落形成系统和子系统的包含关系。这也是村落形成自发择地的另一种表述形态。因此,村落组群形态会随着人的主观思想与自发行动不断演化。

第四,风水文化决定空间模式的多层级构成(图4)。传统村落注重选址,其中,风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决定本文叙述的地理环境因素的选择。最初,村落布局结构受地理环境制约,但最终村落结构的形成、发展成熟,由村落宗法制度与风水文化等来决定。在村落的选址上,徽州人异常谨慎,格外注重地势、布局与自然环境,注重房屋的朝向、树木种类与位置的选择等等。村落选址中既要考虑建筑、道路、广场、水口、池塘、溪流等现实因素,又要靠人为修建与环境结合慢慢完善与适应,最终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一点,对于徽州聚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现代条件下村落及区域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启发意义。

四、徽州传统村落形态类型分析

徽州传统村落讲究“天人合一”的选址理论,希望通过道路、景观、山、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营造理想环境。在村落选址和布局中最先考虑山体,它既是形成村落雏形的必要因素,也是村落环境的载体,是区别本村落与其他村落的突出特征,一定程度限制了村落的空间尺寸。徽州传统村落一般选址在两山之间,与众山围合。聚落大都沿水系发展,有些村落较好地改造水系并与水系融合,使水系成为村落的主干线。村落道路是连接村落与外界的出口,又需要具有适当的隐藏和私密性。景观有利于增添村落生气,为村落打造优良环境(图5)。

(一)聚拢状村落

这类村落是徽州传统村落的主要表现形式,一般位于水系两侧,沿水系发展。其特点是水系旁有较为宽敞的平地,村落布局呈方格子状。为避免洪涝灾害,居民往往选择高于水系的位置建房。在道路成熟发展后,村落布局逐渐与水系垂直发展,呈聚拢状。祠堂是村子的中心建筑,民居围绕祠堂来建设。

(二)带状村落

这类村落虽也是围绕水系两侧发展,但特征是狭长曲折,地形较为复杂,村落形状如带状向两端发展。

(三)自由错落状村落

古徽州地形错综复杂,山地较多,有些村子在山间选址,在山林里呈自由错落状分布。这类村落一般有两种形态类型。一种是与山地等高线互相平行,还有一种是与山地等高线互相垂直。与山地等高线互相平行的村落建筑高度较为统一,与山地等高线互相垂直的村落建筑高度随山体高度逐步递减。

(四)结合状村落

这类村落较为特别,为以上两种或几种村落的结合,没有特定的形态。

(五)散点状村落

散点状村落为小型村落,大多只有几户甚至一两户人家,这是村落最原始的形态,后来渐渐演化成小型村落。散点状村落一般由外姓外迁住户组成,村落面积相对其他村落较小,呈散点状分布。

由此上图例得出结论,徽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基本为聚居型,包括聚拢状、带状、自由错落状、结合状和散点状,以聚拢状和带状为主。聚拢状村落主体结构呈半圆网状,沿水系向内部中心挤压靠拢;带状村落主体结构呈长条鱼骨状,沿水系向边缘均匀扩散(图6)。

作者单位:

上饶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金色徽州
徽州绿荫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