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常都市主义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2021-01-03张倩王雅迪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更新

张倩 王雅迪

摘 要: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更新逐渐将设计重心转向微观更新,着眼于居民日常生活的旧城更新。通过研究日常都市主义的相关概念,对日常生活中的非正规空间进行分析,提出日常都市主义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策略,以推动城市空间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日常都市主义;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更新

一、关于城市公共空间

(一)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

中国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主要有两个方向,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由相关部门和城市开发商主导建设,这在过去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被大量采用,是城市初步建设的增量手段。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由普通群众自发营造建设,是城市维护和提升的存量手段,并成为自上而下发展模式的有力补充。

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是指在所有的城市空间中,任何建筑物实体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开放或半开放空间,以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交需求。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一种媒介能够尽可能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活跃程度。

(二)城市小尺度公共空间更新的必要性

在过去,许多城市依靠大型城市更新工程来打造城市的外部形象,大量建设集中的购物街、大型商场等商业性质的活动空间,大众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空间被不断割裂,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结构失衡,每座城市特有的市井文化被阻拦在固定的空间模式之外。因此,城市小尺度公共空间的更新对恢复中国特色地域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二、日常都市主义理论

日常都市主义、新城市主义与后都市主义是当代城市主义三大主流范式。日常都市主义主张从局部的、微观的视角来看待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观察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诸多空间异用、自主营造、自发性再设计等居民自主的空间实践活动,以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现实公共空间为基础,搜寻空间中异质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容性的、多元化的城市更新方式,以此来填补自上而下发展模式下的城市设计在居民日常生活方面的空缺,探索对现存事物进行渐进式更新的意义,对往后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案例分析

虽然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更新运动改变了城市风貌,創造出大量的公共空间,但在大众日常生活需求驱动下形成的非正规空间也逐渐发展出与城市融合的生存方式。如何正确看待非正规空间,承认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吸收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改造的有效经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广州番禺垃圾桶项目

广州番禺垃圾桶项目是在滨江步行道做的一次引导性设计实验。这条步行道只在傍晚时段人流量较大,为吸引居民在非高峰期时段使用它,设计师何志森将原有的300多个垃圾桶桶盖取下并摆放在步行道上,几天后这些桶盖已经被周边居民移到步行道上的不同位置,并给予它们不同的使用功能。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该空间的活力,以垃圾桶盖为媒介产生的公共生活和社会关系在逐渐成型。因此当居民发现垃圾桶被换成无法拆卸的类型后,便自发地把家里的旧家具搬到步行道上(图1),越来越多的公众积极参与空间再造,此时的滨江步行道已经成为周边居民最重要的日常公共空间。

番禺垃圾桶项目是通过对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及空间实践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进行调研,研究其活力来源,通过设计引导激发人们参与空间创造的兴趣与潜力,让居民利用垃圾桶盖做出各种非常有趣的空间占领行为。步行道从官方建设的公共空间变成民众可以参与创作的空间,人们利用手边的既有资源去建构属于他们的公共空间,使消极的公共空间转化成不同群体进行社会互动和交流的场所。

(二)广州农林肉菜市场项目

扉美术馆与农林肉菜市场只有一墙之隔,二者之间的区域几乎无人问津。设计师何志森邀请艺术家宋冬共同把这堵墙改造成无界之墙(图2),它是由许多旧房子中不同样式的窗户拼凑而成的玻璃墙,内部空间氛围的营造是通过收集周边居民提供的物件与回收的700多盏特色灯具共同实现的。有了无界之墙的存在,美术馆组织起一系列的娱乐活动并邀请居民参加,将艺术和生活联结起来,使得无论是去扉美术馆的居民还是去菜市场的居民都热衷于参与这里的活动,例如看电影、长街宴、广场舞等活动。无界之墙成为美术馆连接周边社区居民的桥梁,让买菜也成为获取艺术熏陶的一种途径。

广州农林肉菜市场项目是从小微尺度介入城市街巷空间,在营造多元化小尺度空间的同时,将低廉材料与场地现状完美融合,例如长街宴就是利用36张旧木床拼成的桌子作为基础设施来举办的。通过视觉体验激发人们探索和创造的兴趣,重新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并赋予它们全新的意义,使传统街巷生活得以复苏,实现空间功能的复合,激发社会性和多样化的交往活动。

四、日常都市主义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策略总结

(一)通过设计引导全民参与

通过居民参与的方式来重新建构大众对公共空间的主导意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居民为消解孤独,将家改造成不出门就可以社交、娱乐的“公共场所”,以一种自我建设的方式参与设计,私人和公共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在人们自力营造的“公共空间”中,可以看到他们对公共生活的渴望,以及人们在空间上的想象力和主体性,他们将成为今后城市更新和社区营造的重要力量。

(二)对非正规城市家具的认可与优化

目前,许多固定式城市家具由于缺少与周边环境、使用人群的有效互动,利用率低下。相反,可自由灵活使用的城市家具能提供自主创造的条件和可能性。观察人们如何使用空间并改造空间的行为,结合居民所总结的老旧家具实践经验,用最小的预算和创造性思维重新审视日常空间和既有物体。在环境空间、功能需求与行为活动的相互作用下,对非正规城市家具的认可与优化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价值来塑造高活跃度的公共空间。

(三)从小微尺度介入街巷空间

以小微尺度介入城市公共空间营造,必须从日常生活出发,致力于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再发现,并通过对既有的闲置或废弃事物的艺术化处理,赋予空间以更多可能性,增加人们的空间体验,完成对公共空间的艺术植入与场地活化,从而丰富场地周边环境,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对城市生活环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对城市原有肌理与文脉的尊重

目前的城市发展着重于旧城更新,但在其实践中过多地注重新潮、眩目的概念,忽略了城市的原有历史和空间肌理,仅仅保留原有的空间形态,无法让周边居民将生活记忆代入现有场地。正是因为居民赋予公共空间以时代意义,才让该地区的时代精神得以延续。因此,在公共空间的营造中应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空间肌理现状与地域生活景观,这样才能在保留城市原有肌理与文脉的同时促进城市多元化发展。

五、结语

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改造与建设活动在迅速转型,回到日常将成为往后城市建设与更新的重点要素,日常都市主义构想出一种可替代的、平民化的设计理念,将城市规划设计、大众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以城市居民及其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提供新的视角来描绘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图景。

参考文献:

[1]凯尔博,钱睿,王茵.论三种城市主义形态:新城市主义、日常都市主义与后都市主义[J].建筑学报,2014(1):74-81.

[2]陈煊,克劳福德.日常都市主义理论发展及其对当代中国城市设计的挑战[J].国际城市规划,2019(6):6-12.

[3]张杰,吕杰.从大尺度城市设计到“日常生活空间”[J].城市规划,2003(9):40-45.

[4]林雪莹.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研究:以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为例[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20.

[5]汤超.浅谈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塑造[J].中外建筑,2010(1):51-52.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更新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更新,时空“生长”
TOD/城市更新
“士—绅—商网络”与都市公共空间
城市生活性街道空间重要性探讨
城市公共空间游憩适宜性评价分析的必要性研究
楚河汉街的城市符号及公共景观设计研究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