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平台下湖湘文化词汇英译研究

2021-01-03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湖湘英译文化产业

谭 彬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人类已经快速步入信息化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同时,在互联网广为覆盖、宽带费用逐步下降、智能手机质优价廉等因素的驱动下,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更加高效及时准确,已经实现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了。以此为契机,各类新媒体平台异军突起,如抖音、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以及新浪微博等,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并涌现出众多网络热词、新词,如后浪、打工人等。

新媒体的发展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为快捷简便的传播方式,湖湘文化对外传播就是典型的例子,凭借“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的称号,湖湘文化传播及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面对新媒体平台的新颖、灵活等特点,传统的湖湘文化及其文化负载词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的英译等问题需要引以重视。

1 湖湘文化与新媒体

湖湘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现如今已经形成独具湖湘地域特色的内容体系,并具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等数十个民族融合的丰富内涵,也被称为“潇湘文化”。湖湘文化覆盖面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既包括政治伦理、文学艺术等精神层面,也涵盖风俗习惯、服装建筑等特色文化。随着国内文化产业的崛起,湖湘文化在原有基础上经过挖掘创新又被赋予了新媒体时代更多新的内容,以此为基础,驱动了湖湘文化在影视、动漫等文化产业领域取得新突破。具体而言,湖湘文化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一是历史传承性,湖湘文化最早可追溯到炎黄时期,深受儒家思想和楚汉文化的影响,历经数千年的沉淀与积累,同时始终保持与时代共进步、同发展,在传承弘扬中创新发展,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弘扬;二是风土民俗性,文化的形成与传承发展离不开人,湖湘文化正是在霸得蛮、耐得烦、吃得苦的湖南人民工作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充分体现着湖南地区数十个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人文艺术等;三是开放包容性,湖湘文化在传承发展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促进自身的优化完善,同时积极走出去,与其他民族文化、世界先进文化碰撞火花,提高湖湘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立足于新媒体时代,湖湘文化传播有了新的传播载体,并展现出新的传播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高效实时,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语音视频等形式的湖湘文化传播内容,都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快速传播至全国乃至全世界,且受众不仅可以实时观看信息内容,还能够随时随地地发布湖湘文化最新信息;二是互动共享,新媒体时代,凭借智能终端的简便易携带等优势,受众可以自由浏览他人所发布的信息,对湖湘文化中感兴趣的内容还能够进行点赞、关注收藏或者转发分享等操作,进一步提高了湖湘文化对外传播速度;三是广泛覆盖,随着国内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互联网络的大范围覆盖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从城市到农村,只要有网络和终端设备的地方就可以搜索或收看湖湘文化的各类信息内容;四是多元化交流,在新媒体平台上,各类地域文化、各项文化形式、各种文化产业精彩纷呈、相互交融,湖湘文化通过新媒体平台能够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取其他文化之所长促进自身文化及文化产业不断丰富完善。

2 新媒体平台下湖湘文化负载词及其英译

文化负载词指的是具有某一文化特征的词或者词组,它被深深地烙上了某个地域文化或者时代特色的印记,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因而也常常成为被用来研究某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湖湘文化中,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湖湘文化负载词有很多,例如有代表湖南特色小吃的糖油粑粑、臭豆腐和口味虾等,代表湖南著名景点的橘子洲、爱晚亭、岳麓书院和凤凰古城等,以及代表湖湘文学艺术的花鼓戏等。本文通过运用不同的英译方法,对这些具有典型湖湘文化特色的文化负载词展开英译研究,为新媒体平台下的湖湘文化对外传播提供借鉴。

第一,以音译方式对湖湘文化词汇进行翻译。音译指的是在保持原词汇发音特点和语言风格的基础上,对原词汇进行翻译的方式。随着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词和热词涌现出来,其中为克服部分因文化或者语言问题而产生沟通障碍,很多词汇被直接音译,例如将“外国人”直接译为“歪果仁”,即是取谐音进行翻译的结果,并在网络上广受欢迎。在湖湘文化词汇翻译过程中也不乏此类音译方式,例如著名景点橘子洲,即可运用音译方式翻译为“Juzizhou”,便于国外游客理解,促进湖湘文化产业发展。此外,也有采用音译加注释方式进行翻译,有助于更好地传达和理解原湖湘文化词汇的含义,例如湖南著名小吃口味虾,可以翻译为“KouWei Xia(Stir-fry Spicy Shrimp)”。

第二,以直译方式对湖湘文化词汇进行翻译。直译指的是在保持原词汇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的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当推动文化输出或文化产业发展时,诸如部分地名或景点名称经常采用此种翻译方式,例如黄果树瀑布可以直译为Huangguoshu Falls。在湖湘文化词汇中,需要通过直译方式进行翻译的文化负载词占着重要比例,例如湖南著名小吃糖油粑粑可以直译为 Sugar Oil Cake以及臭豆腐 Stinky Tofu,又如岳麓书院可以直译为Yuelu Academy、花鼓戏直译为Flower Drum Opera。相比较于音译方式,直译保留了更多原湖湘文化词汇的特色与内涵,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英语国家的表达方式与习惯,有助于湖湘文化对外传播时的通俗易懂性。

第三,以意译方式对湖湘文化词汇进行翻译。意译指的是原词汇在译语文化中容易产生较大差异时,对原词汇在翻译时进行适当调整的一种翻译方式。特别是当存在文化差异大时,湖湘文化中的词汇很难在译语文化中找到对应的词与之契合,因而对翻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掌握湖湘文化词汇的内涵,还要精通译语文化,并作出适当的调整与补偿进行翻译,例如著名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中所描述的爱晚亭,可以将其直译为Ai Wan Pavilion,但细细品味后又会感到缺少了诗中描绘的那种意境,进一步地可以将其译为 the Autumn-admiring Pavilion。尽管经过意译后的湖湘文化词汇与原词汇差异较大,但在词汇内涵上更贴近译语文化,有利于实现文化适应。

3 新媒体平台下提升湖湘文化词汇英译水平对策

为更好地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优势,提升湖湘文化词汇英译水平,促进湖湘文化对外传播及其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对策:

第一,加强湖湘文化内涵研究,增强湖湘文化词汇挖掘与创新。首先,在现有湖湘文化研究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帮扶力度,传承和保护好传统湖湘文化,同时联合地方高校,深化湖湘文化研究,进一步丰富湖湘文化内容体系。其次,相关部门要积极牵头,加大对湖湘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载词的挖掘与研究,继续深入探讨湖湘文化词汇的更深层次的含义。最后,立足于在新媒体时代,要与时俱进、加大创新,进一步拓展并赋予湖湘文化词汇更多内涵,在传统湖湘文化的基础上,烙上鲜明的时代发展色彩,与时代同频共振。

第二,积极拓展英译策略应用,促进湖湘文化词汇英译更加精准。首先,要进一步拓展音译、直译以及意译等传统英译方式在湖湘文化词汇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应用,通过以更加简单、更加直白的方式将湖湘文化词汇呈现在外国友人面前,以便促进对湖湘文化的理解,加深对湖湘文化的印象。其次,在新媒体异常火热的当下,更多简单新奇的英译方式在新媒体圈受到热捧,例如不作死就不会死No Zuo No Die,对于在快餐式消费、碎片化时间的今天来说,越简单、越清晰明了的英译结果更易于被接受,湖湘文化借助于新媒体平台对外传播亦是如此。

第三,加快各类人才培养步伐,巩固湖湘文化对外传播人才基础。促进湖湘文化对外传播、推进湖湘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重要支撑。首先,要转变观念,积极拥抱新媒体,重视新媒体等各方面人才培养,树立起科学的人才观念。其次,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在新媒体平台下对湖湘文化词汇进行英译,需要新媒体类人才、湖湘文化词汇研究类人才以及英语翻译类专业人才等,因而要求政府相关部门、高校和社会团体组织共同行动,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与环境。最后,要加大人才培养的资金支持,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吸引并留住人才从事湖湘文化词汇英译研究工作,同时不断优化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促进优秀人才为湖湘文化词汇英译作出更大贡献。

第四,拓宽文化交流合作渠道,促进湖湘文化交流互鉴开放包容。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故步自封不可取,只有在不断交流中取长补短,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容纳其他文化才能发展进步,湖湘文化亦是如此。首先,湖湘文化及其词汇要积极走出去,进行对外传播,借助相互交流的契机,提升湖湘文化词汇英译的准确性、适应性,同时也要积极引进来,深入了解掌握其他文化中的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形成文化交融格局,以促进互联互通。其次,要积极对外开展交流合作,以举办文化展览、联合召开文化研讨会等形式,加深不同文化间的合作交流,从而促进湖湘文化产业发展,带动湖湘地区经济腾飞。

猜你喜欢

湖湘英译文化产业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