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创新方法探析

2021-01-03苏婷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基础计算机

苏婷婷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西宁 810016)

0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互联网大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人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互联网平台上就可以实现跨国交流和沟通,极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时代,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成为当代人的必修课。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因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更要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和发展,在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重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计算机专业对待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较为重视,但是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一方面是因为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目标存在错误,认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不需要精通计算机基础课程,只需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即可,这是一种错误的教学观。另一方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自身的要求不高,认为只会一些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方法即可,不用深入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这就导致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计算机软件与教学内容不匹配

当前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使用的课本多以Windows7系统为主,但是学校所配置的计算机设备大多是Windows10系统,由于这两种系统之间的差距较大,在很多应用方面都不同,这就使得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疑惑。假如以Windows7为考核要求,那么学生在平时的上机练习过程中就没有相匹配的操作设备;假如以Windows10系统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标准,那么学生就没有相适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除此之外,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还需要掌握基本的办公软件,例如,Word软件、Excel软件和PowerPoint软件,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使用这些软件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教材指导和配套的计算机设备,导致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并不熟练。

1.2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落后于科技更新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所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内容相对落后,教材内容跟不上技术更新的速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很多内容已经过时甚至被推翻,这就容易导致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仍然学习过时的知识。忽略当前计算机产业的新发展,是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优质技术人才的。当前部分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最新兴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了解不深。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将无法应用最新的智能设备,他们不了解新兴智能产品的计算机原理和构造,这就使得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处于竞争劣势,不利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

1.3 计算机基础课堂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表现的最为明显的是,男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普遍比女生好。受到城乡地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各有不同。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限制,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较少,甚至有些农村课堂上并没有设置独立的计算机课程,这就使得来自农村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表现差强人意。而来自城市的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相对了解。在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一定要考虑到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素质,争取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从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和创新中受益,真正提高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综合素养和社会竞争力。

2 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措施与方法

2.1 政府要加大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资金投入

为保证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任务的顺利进行,需要政府根据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展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改革方向。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到高职院校进行调研,保证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资金。资金是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政府要发挥好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投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资金,推动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做好监督工作,确保每一项资金都落到实处,保证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真正学习到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最后,政府与高职院校要加强合作,深入了解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革新的进展状况,确保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的顺利完成。

2.2 高职院校要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体系

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敏锐度,则需要高职院校革新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采用最新版本的计算机材料,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向学生传输最新的计算机信息动态,开阔学生学习的视野,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高职院校还要考虑到学生层次的参差,在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每一组都指派一名对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掌握较为熟练的同学担任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掌握好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最后,高职院校在非计算机专业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革新教学模式,不仅要重视线上教学还要重视线下应用,只有将课堂上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发展。

2.3 授课教师要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革新教学方法

教师是连接学生与课堂的重要桥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在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一定要重视授课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授课教师的教学模式也要与时俱进。例如,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师要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善于利用互联网+教学的平台进行授课。在新冠疫情爆发以后,正常的教学秩序遭到了破坏,为了进一步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互联网+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互联网+教学的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与此同时,互联网+教学也丰富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形式,利用互联网+教学的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例如,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可以利用网络将问题发布于学校的微信公众号、计算机论坛等平台上,这样有利于计算机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症下药,从而真正帮助学生解决计算机基础课程难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4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在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革新的过程中,决不能止步于计算机教材和课程模式的改革,更要丰富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外的实践形式,引导更多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计算机课程的魅力,在实践中体会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对社会的重要意义。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发放传单、绘制主题黑板报、开展计算机知识竞赛等活动来引导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课程,感受计算机技术在当代社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现代社会是一个互联网社会,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每一个人生存的武器,高职院校适当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有助于扭转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错误意识,引导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自觉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真正提高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3 结语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成为各大院校的必修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计算机软件和教材的不匹配、教材内容陈旧、学生计算机能力参差不齐等都成为影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除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课程相关知识,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与能力。为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革新的速度,一是政府要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保证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工作的资金。二是高职院校要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体系,实时更新教材,保证学生学习最新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三是计算机教师要善于借助互联网+平台,革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四是高职院校要适当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将课堂上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从而最终实现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革新,培养出更多专业的高职人才。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基础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