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线上音乐教育研究

2021-01-03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师资音乐课程

吴 蓉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9)

1 互联网音乐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网络教学发展周期虽然不长但是发展还是非常迅速的,互联网教育以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发展壮大并推动教育的发展。2012年是慕课井喷式发展的开端,2013年进入中国,这一年也被称为慕课元年,清华、北大、复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启动慕课建设。这时候的慕课亦属于网课的一种,慕课的存在最大的优势就是提高了学习者群体,一门慕课往往有几千或者几万人参加,而且没有任何门槛限制。其次就是慕课的开放性,慕课打破了学校的限制,所有人都可以参与慕课,不受限制的享受世界一流的师资与教育,甚至在欧美国家一些慕课在学习之后可以拿到该慕课研发大学所授予的文凭。慕课的精髓就是学习者为主,学习者可以主动选择自己想要接受的内容。但是慕课也有其局限性,那就是慕课所有的选择都是受平台资源的限制,内容倾向与大众,在广度上无可比拟,在专业深度上未免就不可兼顾。

与此相比,微课的产生就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另一形式,微课是专业性较强的线上课程,是对线下课程的提升与精简投放到网络的形式,以提高受众群体,扩大课程的影响力。微课更多是对线下课程的录制与复刻,虽然做了一定的变化,如时间更短(一节课一般不超过二十分钟),内容更凝练(一节课讲透一个知识点),再辅以一定的网络表现形式,其核心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更多是课堂的复刻,体现了名师效应。微课在专业性上相对较强,对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的指向性较为明显。但是微课受众较小,在人数规模上也不能和慕课相比。

2 当前音乐教育平台的形式

2.1 B2C模式

模式全名为Business to Customer,意为机构直面用户模式,指的是平台通过自己的师资或者联合其他高校,专业团体机构等打造研发的课程内容面向用户,为用户提供课程和指导服务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就是平台自身拥有专业的权威师资,有自己独特的很难被别人复制的优质教学资源,课程质量相当有保障,权威性极强,可以让用户信赖的专业性课程和服务。目前,这种资源只能被顶尖音乐学院掌控,毕竟音乐学院掌握着国内最优质的师资,这是任何机构学校都不能媲美的资源。目前办的比较好的音乐教育平台有2018年上线的“习音堂”,“央音在线”。“习音堂”在各大专业平台中独领风骚,影响力非常大。“习音堂”主要是推广民族音乐,里面囊括了琵琶、二胡、古筝、扬琴等民族乐器的乐器学习和指导服务。聘请的教师全部来自于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这两所国内顶尖音乐学院。讲师至少是顶尖音乐学院的硕士,其次还有部分副教授。顶尖的师资保证了课程的专业性和内容的质量。它的定位本身就是针对专业音乐教育。笔者一直在使用这个平台,讲课的教师亦是全国大赛的金奖获得者,课程每天一个章节,一对一训练,然后每周一次回课回馈,教师直接视频指导。这种形式使得学习者足不出户就享受了最优质的师资,避免了走弯路,同时由于视频可以多次放映,虽然对个人来说使一对一的形式,但是,由于学习者可以用自己的客户端随时随地的打开视频,也分摊了学习的成本。使专业学习者用相对低价的学费学到了高质量的内容。但是,专业的教育“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种平台弊端也非常明显,首先,为了保证学习质量,该平台学习周期非常长,每天都需要打卡,这就对用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用户不能做到全勤,但课程不会因为用户的停滞而延期,机动性较差。其次,即使是分摊了学费,想要享受顶级的师资依旧要付出高昂的学费,笔者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周期的学习按难度系数费用少则四五百,多则上千。这对很多用户来说无形中提高了门槛。这种模式之下,受众永远不可能普及化,只能体现出专业性。除此之外中央音乐学院的也面对社会推出了“央音在线”这一普及性平台,但是受课程数量和内容的限制,可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小。其后,其他音乐平台上线的“弦上韵”也算走出了自己的路,但是它更小众,在“专精”这个层面上去发展,是专门的琵琶线上学习平台。后来的这些平台在影响力和成熟度及客户群上远不能和前面的音乐平台相媲美。

2.2 O2O模式

这种模式是Online to Offline,典型的线上线下模式,当平台吸引到足够的客户,再通过优质服务等方式和手段将客户引流到线下的一种模式。这种形式本质是把互联网当成了一种工具或者载体,面向大众推广传统教育为自己的教育积累名气和客户,并能实现变现价值的一种模式,实际上这种模式本质是传统教育的一种推广。互联网起到媒介和桥梁的作用。在这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高频词汇——“引流”。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网络大时代下利用新媒体工具实现对客户的吸纳和引流毫无疑问是最便捷有效的手段。这种模式要求平台要有强大的引流能力,同时后续的线下教育服务也要求是配套的。这种线上可以给服务对象提供优秀出色的产品或者课程,线下同时可以辅以优质师资的指导和内容设计,才能共同完成一整套的运作,形成完整的闭环效应。而此种方式也是目前很多教育机构采用的主要方式。但是,此种模式在前期属于“全面撒网”的形式,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研发产品才能在同品竞争中杀出重围。目前在音乐教育的领域中,“iArtschool”是中国第一个音乐教育类的视频网站,做为一个典型的O2O音乐教育平台,它在线上提供数以千计的课程视频,由上百名艺术家担任执导,在线下也提供了配套的服务设置,如艺术体验中心、大师班等。而这种模式也是一种较为完备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教育模式。

2.3 C2C模式

这种模式全名为Costomer to Costomer模式。指得是用户面对用户相互输出的形式。借助于互联网平台相互输出输入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平台只是起到搭建平台的作用,本身没有研发课程输出课程的功能,只是让使用该平台的用户进行资源交换和对接,没有限制,基本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完全没有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实现对他人的输出。所以必定会导致平台的资源量大、涉及面广、种类多样化。平台的客户也可以做到选择面大,机动灵活。这种模式下的平台完全脱离了师资的限制,不用考虑专业性和权威性。只需要做好平台的维护和技术处理就可以运营。同时由于没有门槛,这种平台受众必定远超前两种平台。可以聚拢大部分的低端客户,从而以数量取胜。庞大的基数是这种平台最大的优势,但是正是由于平台的无限制性,平台的资源必定是良莠不齐,并且监管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质量低下、内容空洞甚至是错误导向的一些低质资源也会损害平台的公信力,甚至会给平台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这种平台目前的发展更倾向于娱乐性,在专业性和教学性上无法和别的平台相比。在对它以后的发展升级也有很大的制约性。目前做的比较好最具影响力的此类平台应该是哔哩哔哩视频网站。它有些音乐类视频但是未能在此平台上占据主流地位。

3 网络音乐教育的优势

3.1 创建课程新模式

在网络音乐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应用发展辅助专业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灵活运用、删繁就简方法,以兴趣为动力,积极发展学生特长的原则来确定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对教学内容做了重大的改革。同时,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课程进行综合化与模块化改革。以音乐情绪感受为主线,将声乐、器乐、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精选,优化组合,并和丰富的视频资源、艺术实践配合使用使其成为一门相对完整和系统的综合化课程。

3.2 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

与线下音乐教育相比,网络课程在教学手段上最重要的一项变革就是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生对网络的熟悉度很高,在这个基础上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优化教学内容,解决重点、破解难点。可以改变以往将文本、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电影、电视等与学习内容进行简单整合的模式,运用信息化的标准来矫正学生,把一些感性的无法统一的标准课可视化。把传统音乐教学中单一、直线展开的学习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并用,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心理情感状态中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掌握音乐技能,自然地实现了感官与想象力的相互结合,并有利于自觉地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在共同参与学习的多维动态进程中,由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接受型变为“学生为中心”主动学习的需要型。在作品欣赏的具体细节上,发达的网络技术有利于学生对各种风格流派的把握,提高处理音乐作品的能力。演奏(唱)或欣赏音乐作品,学生不仅需要了解作品的不同版本以及各种风格流派的不同演绎,还需要对作曲家和作品产生的时代、社会、人文等一系列复杂背景有相当的了解,才能完整地表现作品的内涵。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是通过教师的简单讲解或介绍,学生仅获得一个较朦胧模糊的印象。利用互联网+的巨大的信息储存处理功能、查阅资料方便的特点和一些APP的针对性,平台的各种多样性,可以随时将世界各地从古到今各种音乐的声、图、文资料及中外著名音乐家不同时期、流派、风格的代表作和各种音乐资料,制作成适合自己的有针对性的资料综合重构展示。运用互联网技术创设悦耳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催生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审美情趣。逐步达到能鉴赏与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加强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处理音乐作品的技巧和各种音乐的表现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同时,互联网技术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障碍,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扣住主题,多体裁、多视角、多形式、多方位地传递音乐信息,并且可以分解复杂的信息,能够化繁锁为简单,化零散为系统。在信息传递上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迅速、便捷、丰富、有效,较好地缓解了线下音乐教育教学学生数量多,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大大提高了音乐教学效率。并使音乐资料存储于交互使用,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更大的自由。网上交流由于没有师生之间面对面的压力,学生更愿意、容易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种立体化的交流使得音乐课堂教学得到了有效地延伸。从而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互动,延展教学课堂。

综上所述,网络音乐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使音乐受众的覆盖面远远超过过去,在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全民音乐素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师资音乐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