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心二意”当好继任班主任

2021-01-03徐建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三心二意班委班级

徐建明

(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 广东·广州 510530)

开学伊始,刚带完一届毕业班的我正准备着走马上任迎接初一新入学的小伙伴。开学前几天我却接到临时工作调整通知,需要接手新一届初三毕业班,担任班主任工作。因情况特殊,我带着一丝忐忑和犹豫,担任起了“后妈”班主任的工作。

当过教师的都知道,中途接班难,中途接班主任更难,而中途接毕业班班主任工作则难上加难。首先学生经历了两年的学习和相处,班级性格、班级行为习惯以及班风均已形成,其次原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风格已经对学生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学生倾向于将两者进行相互对比或者挑刺。无论你有多大的能耐,作为一个空降的司令员,都要经历一个被各方质疑,相互试探与磨合的过程。为了当好这个“后妈”,我尝试实行“三心二意”管理方法,最终平稳而顺利地过渡了班级管理工作并使班级成绩始终稳定在年级前列。所谓“二意”即意志和创意,“三心”即爱心、细心和耐心。

1 严明纪律,意志先行

班级中途更换班主任,学生会经历一个心理的躁动期,接下来就会出现各种懈怠行为。此时,需要重新规范班级管理机制,一方面与原来的班级管理机制对接,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收心,减少班级的不稳定因素,尽快进入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在新接手班级的第一周,我默默观察原班班委的管理模式以及班级同学们的行为习惯。很快我就发现了班级的主要问题:一、纪律性差,行为散漫。自习课总有学生讲话,慢慢地就扩大为大范围的聊天。课堂纪律也差强人意。凡是离开教室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即使是体育课同学们也不听指挥。二、缺乏时间观念,早读和晚自习踩点到班的情况和迟到的情况从未间断,晚上熄灯后聊天,不准时入寝的情况时有发生。三、生活和卫生习惯较差。班级的卫生情况堪忧,值日生似乎不知道劳动的标准是什么,每天值日都会被扣分,逃值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男生宿舍的垃圾成堆。最艰难的是开学第一周劳动委员就向我提出辞职,原因是每次班级值日生都不愿意倒垃圾,劳动委员经常做着收尾工作而产生了厌倦心理。在从多方汇总了班级问题后,我认为重新建立严明的班级纪律和明确的班规非常紧迫。

在第二周班会课之前,我先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让班级所有学生写下班级的三个缺点和三个优点,以及对班集体的期待。搜集统计完问卷后,发现同学们的共识出奇一致,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都认为班级的纪律性较差,希望可以改进班级的纪律。既然班级达成了共识,我就开始顺水推舟召开了“新学期、新目标、新征程”的主题班会,通过分析中考的情形势,如何实现目标,最后将矛头指向班级的不足。通过公布民意调查的数据,提出要求——严明的纪律是成功的保证!并借机推动班委的改选,通过民意调查——民主推荐——公众投票评选出班委核心成员,再以核心班委推荐和目标学生谈话的方式确定其他班委成员,同时实行班级结构化自主管理,每个小组成员都担任班级的相应职务,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接下来通过班委的力量逐步细化班级管理条例,实行小组量化考核管理和捆绑式评价(小组整体得分靠前的评选为优秀小组有集体奖励,同时拥有优先选择座位的权利),并执行相应的惩罚机制(书面检讨,批评教育,体育加练,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家长协助教育等等层层上升)。最后讨论并制定班级一日常规和承诺书,全班查阅签名后承诺执行。因为班委的成立和班规的制定是同学们共同参与的,因此在执行时也有了群众的基础。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应从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等多方面入手。班委成立以及班规执行的前几周,我采取班级集体教育+抓典型+树榜样+个别教育+思想引领+落实监督执行的方法,通过获得道德行为的榜样,激发意志锻炼的自觉性。明确并严格执行学习和生活的行为规范,通过主题班会,集体活动,班干部反馈,小组量化等让班级学生意识到遵守班级纪律要求和规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有意识地练习自己的行为。监督体制非常重要,在班级中我们试行网状管理,班级的每一位同学、小组成员、班干部、科任教师、班主任等会对学生进行交互监督。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时刻受到公众监督,逐渐地学会行为上的自我控制。学生一旦违反纪律,会很快得到相应的反馈和惩罚,而表现好的个人和小组能够获得表扬和奖励,通过奖惩机制强化规范行为,抑制违规行为。慢慢地,班级学生的纪律意识和集体意识逐步加强,在此过程中,班干部,小组长和班级科任教师以及家长的力量得到了发挥。

然而学生的行为具有反复性,并不是一周或者一个月就能够把前面几年形成的习惯纠正过来。因此班主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接受并允许学生偶尔反复的行为,坚持进行正向引导,直到他们形成坚强的意志,以意志控制自己的行为,从他律走向自律,使行为慢慢地变成习惯。此时,班级的整体秩序和班风就会慢慢地形成。

2 创意管班,保持期待

对于中途换班主任这事,不同的学生总是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试探班主任,究竟新来的班主任是温柔型的还是暴躁型的,是专制型的还是民主型的,在第一个月他们就会对班主任进行初步判断。然而我不喜欢学生那么快给我贴标签。因而我总是时不时的变化一些管理的方法,让他们摸不清猜不透,偶尔有“惊吓”,常常有“惊喜”。

当他们每天到班发现班主任已经在班级教室等候,晚上在寝室聊天,班主任可能会进来敲门时,在课堂上或者自习课上班主任会突然在窗边经过时,他们知道班主任可能是神出鬼没,如影随形的武林高手。

当他们在运动会上因为拿不到很好的名次而垂头丧气时,班主任却激情洋溢地点评他们在场上的积极参与,表扬跑最后一名的同学,即使知道拿不到奖项也要完成比赛的体育精神。虽然班级没有拿到好的名次,但是每个人都成了赛场上的英雄!他们发现班主任是极具天赋的超级演说家。

当班上的同学们已经对期末评优评先失去新鲜感时,班级竟然成立了“班级专业评审团”,通过大众评审和专业评审为班级每一位学生量身打造专门的荣誉奖状,并让同学们走“星光大道”,上台领取自己的专属奖状。他们知道班主任可以是古灵精怪的活动策划师!

在百日誓师之际,同学们在班会上收到来自家长们的暖心祝福视频,突然画风一转,出现了原来教过他们的科任老师的彩蛋视频。看着熟悉的面孔,听着熟悉的声音,他们知道原来班主任在默默地记住他们的话,偷偷地给他们制造惊喜。班主任竟然是充满爱心的魔术师!

当他们在学习上压力过大,在备考中感觉焦虑时,班主任会带着他们玩吹气球的游戏,让他们从气球中学习正确对待压力的启示。班主任还会冷不防地变出一袋子沙包和彩色背心名片卡,带着他们一起到操场去扔沙包,玩撕名牌的游戏。他们知道班主任原来是充满童心的心理调适师!

在担任“后妈”班主任的这一年里,我会充分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和集体活动的时间,进行不一样的活动,在这些共同的活动中,既可以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理解,也可以强化班级的凝聚力。给学生的学习生涯留下一些共同的回忆。在班主任的一个个小创意中,学生对班主任抱有期待,对班级也抱有期待!

3 正向引导,三心以待

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李镇西老师曾说过: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如果师生间建立了感情的良性循环,那么我们的教育已经出现成功的曙光!作为中途接手的后妈班主任,我们往往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真正了解并在情感上融入原有的班集体,初步建立稳定的班级管理体制。但要让这个班集体持续正向发展,除了班规和体制,还需要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意识,建立稳定的班级情感。

在班级结构初步成立后,我致力学生的心理教育,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在此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爱心、细心、耐心”。用爱心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关注教室里的一花一木,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精心筹备活动,对学生适时进行爱的表达。学生生病时的一句问候,生日时送上的一个小卡片,一个巧克力,在致谢会上大声地说出对班级同学的感谢,在班级学生住院时亲笔写下问候信......所有这些虽然微不足道,却能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是爱他们的。同时我也会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学生感受他人的关爱,并教会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例如录制祝福视频给离别的实习教师,写祝福卡片拍集体视频给生病住院的同学,给即将休假的老师送上小礼物,在致谢信箱中送出对父母,师长以及同学的感谢等等。让爱进行传递!魏书生老师曾说过,教师一定要善于在平凡中、在消逝中播种关心学生的感情。不要只是播种,还要培植种子萌发的幼芽,一点点浇水,施肥,它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虽然我在融入这个班集体的时间不算长,但是一个学期下来我就能感受到班级开始形成友好温暖和睦的氛围。

用“细心”观察班级,捕捉记录他们生活中的点滴。我喜欢拍照和摄影,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拍下他们在操场上挥汗如雨,认真训练的模样,也会拍下他们与同学们搀扶的背影。有些小事我会将其放大,发现其中的小美好,在班级中公开表扬他们的优点,让他们获得足够的肯定,并对良好的行为进行正向强化。我也会观察同学们每天在班级的状态和情绪,及时地与部分同学进行谈话。发现班级的一些不良现象和不当言论,我会了解分析后,及时处理,将不好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有些时候等不及到班会或者集体活动的时间,我会利用自习或者课间5-10分钟的时间进行“微班会”,及时地将信息反馈给学生。

用耐心陪伴学生。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他们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初三毕业班的学子,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常感到焦虑和疲惫。此时班主任可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陪伴。在学生犯错时,耐心地引导,并给予改错的机会,鼓励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重新找到向上的自己。当学生在备考训练到疲惫时,我会陪着他们一起训练,在旁边给他们加油打气,让他们获得继续奔跑的勇气。当学生坚持不下去时,我会允许他们适当的休息,调整后重新出发。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更多的信任和默契,无论是在学习和生活中,班级的孩子变得越来越阳光,积极向上,有责任有担当!

小林漫画里有这么一句“等待一朵花开,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微笑”。作为一个“后妈”班主任,因为错过了前面发芽长叶的过程,我们要等待的花儿也许会在我们面前开得更慢。但是无论是作为科任教师,还是“后妈”班主任,我都提醒自己要“两意三心”,严格管理和用心期待相结合,引导学生获得向上的渴望,助力他们向阳生长,终究也能收获一片芬芳!

猜你喜欢

三心二意班委班级
班级“四小怪”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班服风波”折射出的带班理念
“三心二意”做好课题研究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
“终极班委”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