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年坚“韧”不变为了薄如蝉翼的手撕钢

2021-01-03王莉莉

企业文化 2021年22期
关键词:锥度擀面钢带

文|王莉莉

段浩杰是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轧制工段的段长,也是团队主要研发人员,当薄如蝉翼、用手就能轻松撕开的“手撕钢”面世时,人们将他与“世界第一”“打破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等这样的标签联系在一起,也由此开启了书写中国精密工业制造的故事。

段浩杰是地道的山西人。2011 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太钢精带公司成为一名生产人员。面对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新兴领域迫切需求高精尖基础材料,2016 年,太钢“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成立。但要想造出“手撕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保证钢质纯净度、产线工艺、控制水平、高等级表面精度、产品性能。这些都像一座座大山挡在大家面前,毕竟在此之前,对于“手撕钢”的核心技术,国内还从未有任何团队系统研究过。可是,作为中国钢铁企业里最有可能轧出0.02 毫米“手撕钢”的企业员工,抱着对“手撕钢”的思考与探索,段浩杰成为太钢首批15 名研发团队成员之一,开始了与“手撕钢”共成长的5年。

山西人爱吃面,擀面、醒面、和面、切面……在所有的工序中,擀面最为重要,面的厚薄直接关系着口感和卖相。造出“手撕钢”要攻克轧制、退火、高等级表面控制、性能控制4大难点。而在整个过程中,首道工序的轧制是最重要的一环,就像擀面一样,把钢带由厚变薄,这道技术工艺直接影响着“手撕钢”的厚度和品质。

作为生产负责人,看着车间里的2 台精密轧机,如何安装轧辊、如何设置中间距,并让它“擀制”出又薄又韧的钢材,成为摆在段浩杰面前最棘手的问题。“20 根轧辊,对应不同的宽度有6 种选择,锥度有5 种选择,每种锥度对应不同的5 种锥长,同时又需兼顾不同的凸度选择。如此多变量的配比,意味着2 万多种可能性。”段浩杰说,在所有复杂的轧制过程中,断带则最让人“崩溃”。2017 年12 月10 日上午9时,轧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0.02 毫米穿带轧制。11 点40 分,穿带完成,当轧制生产到100 多米时,“啪”一声巨响,钢带瞬间破碎,不同于厚板断带一分为二,薄板当时就碎成了粉末。

在段浩杰的办公室里,堆放着一摞1 米多高的工作笔记,上面记录着“手撕钢”的所有研发数据和轧制方法。就这样,从0.1毫米到0.05毫米,再到0.03毫米,箔材一天天在变薄。经过711 次试验,攻克175 个设备难题、452 个工艺难题后,2018年初,一项挑战极限、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的0.02 毫米超薄不锈钢精密箔材终于研发成功,世界首发。这种可以用手撕的钢材一经问世,便打破了民众对钢铁的固有印象,一炮而红,走红网络。

采访时,段浩杰说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字是“韧”。在他看来,“韧”是时间与心力的结合,它不仅有着至柔至刚的弹性智慧,也代表着自己坚持内心的追求,这是他所向往的精神。“我做的事补上了产业链‘断点’,让‘高价买’变‘平价造’,更解决了‘卡脖子’问题,我很骄傲,这也是我工作的意义。”面对荣誉和赞美,段浩杰说,除了“手撕钢”,他们研发生产的很多高端不锈钢产品,已用于笔尖上的笔尖钢、航空航天领域的碳纤维、港珠澳大桥上等。

“手撕钢”的突破,是我国钢铁行业深刻转型、结构优化的一个缩影。2020年9月,段浩杰和团队成员再次成功批量生产出厚度仅为0.015 毫米的“手撕钢”,打破了此前创造的厚度0.02 毫米的“手撕钢”纪录。新产品的诞生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充足底气和强大自信,在技术攻关、科技创新等技术成果方面,更彰显了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

猜你喜欢

锥度擀面钢带
CVT钢带轴向偏斜机理及对钢带失效的影响
半钢子午线轮胎锥度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有限转角钢带的传动特性及预紧张力对输出特性的影响
基于数字激光测量的全线路等效锥度管理方法
弧形连铸机结晶器铜管锥度曲线设计与应用实例
冷气系统混合抛放试验驾驶柱不倾倒故障分析
时光深处的手擀面
驻村队里的手擀面
基于Solidworks钢带快速修复形变的研究
卡帝仕·至尊钢带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