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阳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

2021-01-02区月华

中国信息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数据安全贵阳数字

区月华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动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4-2019年全国数字经济对GDP贡献率连续六年达50%,2019年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7%,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并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高于三次产业的贡献。而贵州数字经济2019年增速为22.1%,连续5年领跑全国。贵阳市作为全省领军核心城市及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节点城市,“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将持续领跑全省并持续成为驱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能。

(一)数字产业蓬勃发展

一是大数据产业链初步构建。已形成“核心业态+关联業态+衍生业态”的大数据产业体系,汇聚微软、苹果、英特尔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实现了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二是本地数字经济企业发展强劲。培育了易鲸捷、满帮等一批本土特色企业,其中满帮集团入选福布斯发布的中国50家最具创新力企业榜单;朗玛名列“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第39位;大数据分析应用典型企业数联铭品成为国家发改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合作单位。三是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互联网出省带宽从2014年的2200Gbps增加到现在的12000Gbps。在全市范围内建设5G基站,实现数博大道、人民大道等骨干路网公共区域重点覆盖,建设完成全国首个大数据安全综合靶场一期工作。

(二)产业数字融合纵深推进

一是加快推进“万企融合”行动。全市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逐年递增,2019年融合指数达到49.9。公路干线“一站式”综合服务智慧信息平台、中国振华新一代通用质量检测工业APP等25个省级融合标杆项目,带动604户企业开展融合。中国振华、贵州航天云网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通过国家评选。二是提升政府治理与民生服务水平。出台《贵阳市市级政务大数据应用项目(服务类)管理办法(试行)》,“一网通办”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数智贵阳”微信小程序上线77个高频服务事项。“刷脸支付”便捷乘车新模式在部分地铁和公交线路开通试行。“数智贵阳”一期、“社会和云”平台等5个项目获评2019年贵州省十大数字治理典型示范项目。

(三)数字化治理水平提升显著

一是政府数据“块上汇聚”。在“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建成了全市包括下辖14个区、市、县、开发区的政府数据资源目录建设,并在系统中实现了统一管理,实现了包含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共35个委办局的533个业务系统的聚集,覆盖市区两级375个部门1713个系统。二是实现政府数据融合贯通。通过市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有效消除“数据壁垒”,为“民营经济服务平台”等16个大数据应用场景提供有效支撑,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被国家发改委推荐为典型案例。贵阳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模式作为全国标杆,已连续3年在“中国开放林指数”评估中居榜首,在全球27个重要城市开放数据指数中位列第四。

(四)数字价值化创新积极探索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加强。中科院软件所贵阳分部发布了国内首款自主可控响应式编程的区块链组件享链,并启动省、市、区享链基础设施服务节点建设;贵州远东诚信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区块链服务场景入选国家网信办服务备案名单。二是法规标准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先后颁布实施《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贵阳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数据共享开放、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应用创新领域的条例;依托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贵州大数据),开展大数据国家标准示范验证,发布多项大数据地方标准。三是大数据理论创新持续深化。创新性提出“块数据”理论,出版了《块数据》系列图书;发布《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白皮书,提出“主权区块链”理论。启动了“数典”工程,已发布了《数权法1.0》、《数权法2.0》、《数典:大数据标准术语体系》等“数权”规范。

(五)圆满举办六届数博会

自2015年起连续举办了6届影响力深远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博会走出贵阳,传播至全球,2017年数博会从地方级博览会正式升格为国家级;2018、2019数博会连续收到了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2020年数博会从线上转到云端,在线参会观众人数累计超过28万人次,规模远超以往的线下发布会,“数博发布”的品牌效应愈加凸显。

(一)数字经济抗压效果凸显

2020年初以来,疫情来势汹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季度,在全国GDP同比下滑6.8%,贵州省GDP同比下滑1.9%,贵阳市GDP同比下降2.0%,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4.1%的严峻形势下,贵阳市电信业务总量达206.94亿元,同比增长44.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4.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业务收入37.59亿元,同比增长8.7%,高于全省增速4.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14.9个百分点。规上互联网和相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20.05亿元,同比增长10.2%。在疫情冲击下,数字经济成为稳就业和保民生的稳定器,具有较大的抗击能力和发展内驱力。

(二)数字经济新业态涌现

尽管当前全球蔓延的疫情对传统产业的冲击日益显现,但数字经济发展表现稳健,驱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催生出平台经济等一批新兴业态2020年一季度,贵阳易鲸捷等19家企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50%,其中13家同比增长超100%。云上艾珀(贵州)技术有限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超4.8亿元。腾讯云计算(贵阳)有限责任公司从落地到上规仅用时4个月,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贵州自由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大数据BPO服务线上撮合成效显著。

(一)资源竞争加剧,亟待持续叠加政策红利巩固先发优势

“十三五”时期,贵阳牢牢把握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先发优势,实现了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受制于其产业基础、市场空间、资本人才等要素禀赋的发展短板,相应先发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数字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在大数据应用创新、融合赋能、发展协同等相关领域,先后被经济发达区域赶超。“十四五”时期,在数字经济优质资源区域间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果不能持续叠加并释放数字经济领域的政策红利,贵阳“十三五”时期积累的优势将快速丢失,对数字经济优质资源的吸引力将锐减,进而对贵阳产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进程造成直接影响。

(二)生态重要性凸显,亟需强化“协同共举”构筑发展新思路

“十三五”时期,贵阳通过“百企引领”等专项行动,逐步集聚了一批以大数据企业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化”企业或项目,初步形成了集聚效应;通过“万企融合”等专项行动,打造了一批大数据及相关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标杆,形成了一定的典型示范效应;但其数字经济龙头企业与关联企业间的发展协同效应与经济发达区域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对“产业生态体系”、“能力生态体系”等发展协同集合体的重视程度也远低于经济发达区域,如“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各主体间协同效应不能得到有效改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未得到有效实践,全市数字经济的活力及竞争力将会直接受到影响。

(三)数据价值化引领创新,亟待深挖“数据核心驱动”新动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数据可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體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在新时代下,数据在实体经济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中肩负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作用。作为数字经济的新领域,数据要素的价值化,尤其是在数据要素的价值挖掘、价值变现、数据融通等领域的创新,将成为贯穿整个“十四五”的创新引领主线。尽管贵阳围绕数据要素的价值化已开展了“数典工程”研究、数据交易等系列实践,但以数据价值化作为数字经济发展驱动的实施路径与发展抓手,依旧处于探讨发掘中,如“十四五”时期贵阳未能抢占数据价值化领域的先机,将直接弱化“大数据全国明星城市”这一品牌影响力,进而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旧动能转化的平稳衔接造成明显的冲击。

(四)数据安全重要性更加凸显,亟切呼吁自主安全可靠

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和重要资源,能够有效提高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同时,数据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隐患日益突出,数据安全问题不仅危及个人和市场,更有可能造成公共危机。此外,网络安全产业整体实力弱,黑客攻击、网络窃密、网络犯罪等网络安全事件在国际、国家、企业以及个人层面都频频发生。数据安全重要性在数字经济时代日益凸显,亟需建设自主安全可靠的数据安全防护,为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供保障。

(一)持续开展大数据领域先行先试,发掘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

以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和“中国数谷”为抓手,持续纵深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数字产业集聚,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水平;积极探索大数据领域在数据共享、数据融合、数据交易融通等方面的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数据变现模式,打造国家级数据要素融通综合试验区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贵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思路。

(二)积极探索数据要素为核心驱动,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深入实施“万企融合”行动,推动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全流程大数据赋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深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放大和倍增数字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为贵阳数字经济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积极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治理新机制

坚持推动数据开放共享,打破“数据孤岛”,夯实数字化治理基础,整合政务数据资源,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驱动社会治理升级,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长尾化。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化协同治理新机制,优化完善数字化治理综合体系。

(四)持续深化大数据安全保障,构建数字经济安全新体系

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与《贵阳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健全网络安全通报预警机制,进一步推进大数据安全靶场升级。深化大数据安全工作组织领导,积极深化多主体参与、协调共促的大数据安全保障工作格局。根据风险种类,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措施,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常态化开展大数据及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切实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猜你喜欢

数据安全贵阳数字
部署推进2020年电信和互联网 行业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工信部:2021年初步建立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体系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答数字
数据安全政策与相关标准分享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