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获取趋势下高校信息素养课程创新

2021-01-02霍霖霖罗彩霞

中国信息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检索文献免费

霍霖霖 罗彩霞

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指将学术成果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供公众免费获取。从2002年开始,国际上许多国家开始联合推动学术文献的开放获取。到2014年,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开始发布开放获取相关政策,我国也开始了关于文献开放获取的尝试。近期,随着教育部颁布《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级学校相继展开线上教学尝试。与之配合的是,包括中国知网、维普网在内的学术文献数据库,各大出版社,以及各在线课程平台都相继推出了免费开放部分学术资源的服务。虽然,目前这些服务有一定的期限,但是这一次大规模的免费开放措施从客观上为文献的开放获取积累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和经验,推进了开放获取的步伐。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文献的开放获取会成为学术成果发表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趋势下,高校信息素养课程也需要适应新形势,更多地思考如何在开放获取时代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養。

开放获取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在特定平台上看到相关的研究成果,这对于研究成果的传播有非常大的助益。同时,随着研究成果能及时被更多人引用和利用,也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快速发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开放获取领域,并且对不同类型的资源的开放获取作出了不同的尝试。期刊资源方面,国内包括部分核心期刊在内的学术期刊已经实现了完全开放获取或部分开放获取,但高质量的期刊数量还有待增加。讲座资源方面,可以通过专门的讲座资源网站在线观看或下载保存讲座资源。同时,随着各大慕课平台的建立,免费的公开课程也成为了可开放获取的重要资源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开始针对学位论文的开放获取作出了研究和讨论。

2020年春季,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各高校都面临延迟开学、线上授课的挑战。为了满足高校师生对教学资源和学术资源的需求,各大学术文献数据库、出版社和线上教学平台相继展开免费开放部分资源的尝试。例如,学术资源数据库方面,中国知网开放“中国知网高校/机构外部访问系统”,让机构用户在机构IP外通过授权账号登录使用。维普网直接宣布在疫情期间免费开放所有期刊文献资源。出版社方面,主要涉及教材的开放获取。包括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国内多家出版社采用限时免费或线上申请等方式,开放教材资源。在线课程平台方面,学堂在线、超星尔雅课程平台、雨课堂等在线课程平台也面向所有用户免费提供在线课程资源。可以说,各文献资源和教育资源平台在这一时期做出了开放获取的有效尝试,为未来推进开放获取的常态化积累了形式上、技术上的经验。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的进程加快,知识和技能更新换代的周期也越来越短,高校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学习到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现终身学习的目的变得非常有必要。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面向学生开设信息素养培养课程,旨在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品质等多角度来培养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其中,关于学术资源的获取一直是信息素养课程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学生可通过信息素养课的学习,掌握基本的自学和自主查找学习资源的能力,满足未来的学习需求。可以说,文献开放获取的趋势与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的开设目的是相适应的,在信息素养课程中纳入获取开放文献的内容不仅非常有必要,并且应该贯穿信息素养培养课程的整个过程。

(一)信息意识:开放获取背景下检索理念的培养

信息意识是指人对各种信息的自觉心理反应,包括对信息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等。在信息素养培养课程中,应有意识地将信息开放获取的观念纳入到信息意识的培养中。目前,许多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但更多的是针对日常信息的检索。而涉及到检索学术相关文献的时候,却常常因对学术文献了解的不足而不知从何入手。甚至因为无法准确筛选判断有价值的学术信息而难以获取高质量文献。那么,引导学生关注并了解开放获取的理念和途径就变得非常的有必要。信息素养课需要让学生改变所有资料都在搜索引擎上搜索的习惯,在需要查找资料的时候,可以通过分析检索需求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检索工具,准确有效地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

(二)信息知识:对开放获取资源的介绍

信息知识是指有关信息的基本知识,包括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和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等。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信息素养课程在讲到获取资源的途径时仍是以各付费学术数据库为主,但这些数据库通常有IP地址或其他登录方式上的限制。学生虽然可以在在校期间有效获取到文献,但毕业之后或离校之后就难以再使用这些数据库。因此,信息素养课程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对开放获取资源的介绍。将获取开放资源的途径及时推荐给学生,并实时更新补充相关资源,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这些途径来查找文献。从现阶段来看,针对目前各类资源大量开放免费获取的情况,可及时整合并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找到辅助学习的各类资源,同时意识到开放获取文献的优势。从长远来看,针对长期稳定获取免费开放资源的需求,也可以向学生分享可用的机构网站。例如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COAJ)”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S)”就是长期可获取开放资源的有效网站,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对此类网站数据库的介绍,可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知识。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有意识地积累和分享获取开放学术资源的途径,以便在有相关信息需求的时候能准确有效地找到获取信息的途径。

(三)信息能力:注重课程实践

信息能力是指人们具有挑选、获取与传输信息等能力。在信息素养课程中,信息能力的培养也是最核心的内容之一,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知识。事实上,与专业课注重理论知识的构建不同,信息素养课程更多时候承担的是“工具性课程”的功能,让学生将课程里的东西作为工具,辅助自己完成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这就使得实践性的内容要在信息素养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文献开放获取的背景下,也需要注重学生对于开放性资源的利用。一方面,要在简单介绍获取开放资源途径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或课题分组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检索技巧;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能有效利用这些获取到的学术资源来辅助个人的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

(四)信息道德:对开放获取资源的合理使用

信息道德是在信息活动各环节中,用来规范其间各种社会关系的道德意识、行为和规范的总和。由于开放获取资源是在互联网上免费向读者开放的公开学术资源,仅授权用户非营利性质的使用,因此要特别注意对于资源的合理使用。对于信息素养课程来说,规范学生合理使用开放获取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合理引用参考资料中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在资源提供方授权范围内使用相关资源。

无论是从现阶段各数据库应急性开放资源,还是从长远的政策引导来看,文献的开放获取必将成为未来的一大趋势。高校开设的信息素养培养课程需要与这一趋势相结合,创新课程内容。在信息素养课程设计中,应该加大对开放获取资源介绍的比重,引导学生合理查找、检索和利用公开文献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课程价值。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猜你喜欢

检索文献免费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实际案例谈如何利用外文库检索提高检索效率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免费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免费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