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问引导探究

2021-01-02肖红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主旨文本文章

肖红

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其中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运用在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如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有积极意义[1]。美国著名教育学者Taba提出,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常用的策略之一,也是最富影响力的教学艺术[2]。要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问是必不可少的。恩格斯在历史合力论中阐述:“每个事物都由不同因素组成,每个因素都付出了自身的力量,从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合力。”[3]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合力的力量。基于以上,本文从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角度,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提出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问的有效机制。本文探讨语文学科小组合作实现有效探究的三点设问。

一、着眼分歧之处设问

日常生活中分歧是难免的,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也同样会遇到分歧问题。分歧问题产生教师此时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在分歧之处提出设问。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有不同见解的同学在小组中阐述自己的理由,然后由其他同学共同评判,最后统一答案。

比如在《咏雪》课程教学当中,对于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和兄女“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两种不同风格的比喻[4],哪种更好的问题,同学们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班上分成了两个分歧观点。此时教师在小组探究中引入这一问题,两个不同观点的小组分别展开探讨,最后在小组中形成共识。兄子胡儿的比喻重在颜色、形态的形似,兄女的比喻重在情状的神似,最后的结论为:按照中国古典的审美观,兄女的比喻具有美感[5]。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有的小组甚至迁移了中国画重神似和西洋画重形似的知识点,提到了兄女的比喻与齐白石画作中寥寥几笔却活灵活现的鱼虾有异曲同工之妙,更加形象地佐证了自己的观点。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而小组在探究及讨论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思维运转加速,很多创新的知识点和见解被运用到其中,在分歧之处引申出不同的观点和多种知识点迁移,非常具有探究性和思考性,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认识更清楚、更全面。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仔细研读文本,寻找文本的“分歧点”,通过刻意设置看似矛盾的问题给学生设置障碍,引发探究兴趣[6]。

例如,在课程《湖心亭看雪》中,教师抛出问题:“文章中有一处前后矛盾的地方,请大家找出来。”学生们跃跃欲试,难道课文也有出错的地方?这更加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知识迁移来尽可能给文章纠错。有部分学生提到了“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和“舟中人两三粒”、“舟”前后矛盾。教师继续追问:“是他喝醉了老眼昏花了吗?”[7]同学们兴致勃发,希望能够自己来破解这一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激烈探讨中,学生一是通过参考前置预习中了解到的作者张岱的生平事迹,来解决这个分歧。张岱为明末清初之人,一心想反清复明,可是终不得愿,自知无望,终日著书山中。他认为舟子、舟中人都不是他的知音,不会理解他来湖心亭看雪的心情。二是通過亭中偶遇故乡人的对话“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来推测作者知音难觅的感伤[8]。最后在激烈探讨之后大家得到统一答案:“独”并非指作者独自一人,而是作者清高孤傲性格的写照。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着眼于分歧点设问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意见相左的两个小组相互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的激烈思想碰撞,每个人都尽可能的迁移知识展开思考,大大提升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学生的探究过程、思考过程也是对课文的学习过程,最终统一答案让学生的知识点再次升华,这种设问方式更加符合语文课堂的现代化教学理念。

二、着眼疑难之处设问

在教学中要善于围绕文本和教学中出现的疑难之处设计问题,通过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并合理引导,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探究中一步一步破解难题,同时破解难题的过程也是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能够更好地聚焦教学重难点[9]。

人教版在16年开始进行教材改版,主要体现之一是对自读课文的引导阅读,力求改变以前自读课文依然老师以教代学的状况,倡导学生独立思考,真实阅读。那么,老师在自读课上对疑难问题的设计和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自读课上,教师以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 母亲》作为自读课内容,通过对两篇文章设计为对比阅读的形式,综合学案表格(如表1所示),引导学生去探究两篇文章的异同。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对比阅读是第一次尝试,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教师在探究之前已经事先给了学生六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地讨论,老师在课堂走动,实时询问、引导、交流、答疑,帮助小组形成最终意见。

七年级新生容易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等抽象的术语不理解,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就要深入浅出地结合举例子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0]。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词语“构思角度”的概念,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构思角度就像人们拍照时候选择一个好角度,可以俯拍,可以仰拍,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拍出不同的美感,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解释[11]。然后再追问,“两篇文章分别是以谁的口吻来叙述的?”学生稍加讨论,就明白了《金色花》是以假想的孩子的口吻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意;而《荷叶 母亲》是冰心正真看到眼前景,抒发真实情[12]。两篇文章构思角度一虚一实。

在知识层面上,许多学生并非不了解要深入分析问题,但是由于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做到深入分析。所以,此时教师不仅需要抛出一个疑难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提供一条引导学生通向目标的路径,帮助学生一步步追问,让思维环环相扣,让学生去探讨,去落实。

三、着眼思想主旨设问

思想主旨的探究是文本教学不变的核心,也是教学的结点所在。而文章的思想主旨又往往不止一种解读,多元理解常是探究点的所在。

如上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是初中语文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最后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主问题的设置“合作探究,理解主旨”来提升设问效果[13]。

教师提问“对于文本的主旨,可以有哪些理解呢?请小组合作探究,并从文本中找出依据。”

提示:(1)细读文本,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不要停留在事件表面。

(2)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开放的,只要从文中能找出依据,言之成理即可[14]。

按照浅层的理解,大部分学生只能答到“通过一家四口散步这件小事,来表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在小组的交流、老师的追问之下,学生的思维渐渐发散,被打开,透过“字、词、句”的抓手,来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15]。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在尊重文章原意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得出了不同的主旨:

1.本文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和谐氛围。

2.文本赞美了儿女对父母孝心的可贵,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3.本文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特殊身份担当。

4.本文旨在表达一种生命的感慨。

5.本文蕴含着“人生无处不在的选择”的感悟。

通过围绕主旨思想设问,训练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脱离单一模式解读文本的固定思维。

总结: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思维应从问题开始。课堂设疑的成败,不在于设置了多少个问题,而是看设置的问题是否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语文学科小组合作要实现有效探究,一定少不了老师精心设计的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主旨文本文章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主旨大意题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办手抄报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