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几个误区及对策

2021-01-02余斌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古诗词

余斌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灿若星辰。古典诗词则是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瑰宝,古典诗词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古典诗词教学往往成为语文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面对这些方面出现的困惑,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常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把这方面的误区和对策逐一总结如下:

一、误区之一:“滴水不漏”、“面面俱到”;对策:“去粗取精”“简明扼要”

什么是“滴水不漏”?那就是教师们在诗歌讲析之中,力求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例如,我们在讲授苏东坡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离不开介绍作家作品,时代背景。可是很多老师都力求教得仔细、全面,所以在讲解中,作者方方面面,唯恐遗漏。

“唐宋八大家”“苏轼三父子”“乌台诗案”……一应俱全。痛哉,悲哉!“惊鸿”只需“一瞥”,在讲述古典诗词时,好的课堂,又何须我们老师多言,随意地发散思维,大费周章,结果却往往是费力不讨好,适得其反,还会弄得广大学生上气不接下气地紧跟老师的步伐,又云里雾里,苦不堪言。

作家作品介绍可以简明扼要,三言两语则好。如斯这般操作,足矣!知识,需要一点一点的日积月累的,欲速则不达。至于古典诗词的写作技巧,随便一搜索资料,就发现表现手法有:“比兴、象征、双关、衬托、渲染、用典、叠词、互文、曲笔、欲擒故纵、画龙点睛……”几十种,面对如此庞大的知识面,我们还需去粗取精,求同存异,总结归纳,突出重点即可。不必力求完美,不必面面俱到。

二、误区之二:“固守陈式”“枯燥乏味”;对策:“推陈出新”“善于激趣”

尽管,中国古典诗词,如万花筒一般,形式多样,内容有别,风格各异,各位语文老师,对待古典诗词教学,貌似内容有别,教学方法也各有千秋。然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大多数人,在中国古诗词教学过程方面,一般都会殊途同归,通通都落入一种陈套窠臼,坚持固守着一种授课模板式陈序:第一作家作品,写作背景;第二,查看资料,读读文本;第三,解词释句,鉴赏诗情;第四,品鉴手法,拓展延伸……更有甚者,急功近利,直奔应考之路,把一堂堂本该丰富多彩的古典诗词教学课,弄成一个个古典诗词题海战术课,结果往往是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昏昏欲睡、苦不堪言……

面对如此困境,我们该何以解忧?——唯有变通:讲解古典诗词,手段多样,我们不妨时而故意“不着调”,择其中一两个知识点作为重点,当成老师带领学生冲锋陷阵的“主攻点”,精雕细琢,以工笔之法克之。其他的“枝枝叶叶”,或者直接弃之,或者只言片语,点到为止。还可“推陈出新,善于激趣”,让每一堂古典诗词课都显得变幻莫测,而不可让百堂古典诗词课如同一堂课,千篇一律,味同嚼蜡,虽然人们常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引自《道林格雷的画像》),但是,千篇一律的诗词课,既不好看,也不管用,反而总是会高耗低效。更何况,作为一个个普通的语文老师,我们不可能都能够呈现出姣好的面容,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去争当那凤毛麟角般的有趣的人。

其实,古典诗词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招”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老师偶尔发一发“颠倒”神功,来招“乾坤大挪移”,岂不也会让广大学生兴致勃发,神魂颠倒?课堂上,其实我们不妨一试“一路三颠”:一“颠”课堂设计的程序,比如,讲解古诗《江雪》,我们不必落入俗套,按部就班:作家作品,内容写法……从欣赏诗歌“意境”开始不好吗?“独钓寒江”“冰天雪地”“一舟”“一杆”“一笠”“一蓑衣”……目睹此情此景,学子们定然会浮想联翩,蠢蠢欲动……此时老师可以顺水推舟,来个“二颠”嘛——“颠倒师生角色扮演”,作为老师,何必需堂堂课都要忙于“传道授业解惑”呢,放下老师的尊驾,静下心来,坐在学生的位置,大胆的让学生们去“自导自演”嘛,你只需时而随声附和;时而低头深思;时而恰当点拨;时而高声赞叹……至于“三颠”即偶尔颠倒下作品的“审美观点”,对于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个问题,也要让学生们产生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时隔久远,我们不必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的!

只要我们善于打破陈规,偶尔“异想天开”一下,努力践行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所强调的语文“三新”,我们就必定可以“另辟蹊径”,“不落俗套”了!

语文课堂妙趣横生,丰富多彩,学生才会爱其师,乐其学。因此,语文教师不单是学生们的灵魂摆渡人,知识引路者,更应该是学生心目中的风趣幽默的“演说家”,我们不但要“胸中有丘壑”,口又若悬河,还须“古灵精怪”“能言善‘变’”……例如:其一:以“读”激趣。比如,读李叔同的《送别》诗,感受其韵律和谐,语言精美,词浅意深,意境深邃,又凄迷阴柔、哀而不伤……古诗词平仄相间,错落有致,读之平声悠扬,仄声急促,或轻快舒缓,或深沉凝重……读之赏心悦目、五味杂陈、动魄惊心、天马行空、浮想联翩……其二:以“赏”激趣。强化古典诗词“鉴赏”的训练,不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引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审美感觉,促进他们对古典诗词的感悟能力,培养他们他们对古典诗词的丰富的审美情趣。以“赏”激趣,与“美”同行。鉴赏古典诗词音乐和谐,节奏优美的“音乐之美”,鉴赏其丰富多彩,形象各异的“意象之美”,鉴赏其“意境”之美,這样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之心,如临其境,引起共鸣。此外,引导学生体验古典诗词的“情感之美”,可以让学生在精美清新的诗词语言里,心驰神往,美不胜收。还可以带领学生,领略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或感受其整散相间,错落有致的布局美,刚柔(豪放与婉约)相济、庄谐(严整与幽默)与共的对称美!

三、误区之三:“强拆肢解”“一问到底”。对策:“注重完美”“学会放手”

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并不重视古典诗词的整体上的美,也容易忽略其真挚感情,缺乏引导学生去欣赏诗歌的意境美,感受其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和整体布局上的建筑美.他们把一首首优美的古典诗词,强行大卸八大块,把古典诗词人为的分解成“诗词内容”和“艺术手法”,在内容方面,又总是以字词句篇的文字零件形式呈现各个教学环节,更有甚者,他们以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为导向,引导学生遨游在诗词方面的书山题海中,针对古典诗词,的意象特征,语句含义,艺术表达方式等等标准化的题型,不辞辛劳的反复操练,并采用,单一古板枯燥乏味的模式进行整个过程,这严重伤害了文质兼美的优秀古典诗词的整体美,也严重制约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感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挥。

为了紧跟时代和课改的步伐,一些老师刻意追求课堂的“现代化”,“满堂问”代替了“一言堂”。因此,“提问”便成了广大师生的权利,“答问”却只是学生的“专利”。语文课堂成了“问题的海洋”, “一言堂”转型为“群英会”。但仔细审查,不论课堂变得多么的热闹浮华,却始终难以剥脱老师们那“唯我独尊“的霸气!”如此一来,问题是预设的,答案是标准化的,气氛是紧张的……

诚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看惯了太多的语文教学之样板戏,也见识了太多的矫揉造作的语文教学的作秀表演,回顾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总感觉我们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这一块,还应该学会多多放手,让广大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让他们自由放飞思想,感悟诗词的义,揣摩诗词的情,赏析诗词的韵……让中国古典诗词大放异彩!

主要参考文献:

1.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来源:《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年份:2016

作者:牛敏敏

2.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研究》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年份:2015 作者:王妍

3.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年份:2009 作者:纪文生

4.《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研究》 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年份:2014 作者:吕京湦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猜诗词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