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农业园区建设研究

2021-01-02昕,蹇念,冯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园区智慧农业

樊 昕,蹇 念,冯 敏

(1.泰山科学技术研究院(泰安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山东 泰安 271000;2.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贵州 遵义 563000;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智慧农业园区建设逐渐成为热点。智慧农业园区在助推城镇化发展、加快农产品供应、壮大物流产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智慧农业园区建设方兴未艾,主要依托互联网等通讯系统,借助物联网采集大数据,集聚后的数据依托云计算等信息处理方式,通过智慧决策系统反馈给农业生产者和智慧农业园区管理方。同时,经过大数据处理后的信息梳理出农业作物生长规律,作为今后农业生产可以参考的基础数据和区域数据,共享推送给农业科研机构[1]。

1 智慧农业的主要特点

1.1 作物生长信息大数据化,生产作业远程化

园区借助物联网,能够全天候了解作物生长环境指标和参数的变化。通过远程操作,可以实现智慧追肥、智能灌溉、智控温湿、节能降耗等功能。

1.2 作物管理流程数据化,分析智能化

借助智能图像模糊识别,配合农艺技术的辅培,智能分析作物生长参数变量,统计形成作物生长的大数据模型[2]。

1.3 信息采集全天候,生长干预有实效

通过物联网传感器记录作物生长的所有信息,24小时不间断感应,对农作物环境或长势突变等情况第一时间干预,降低作物的损失[3]。

1.4 作物管理标准化,流程控制广域化

通过集聚的作物大数据,整理汇集为经验模型,梳理出序化数据,可服务于相关领域的生产管理,实现作物管理标准化、流程控制广域化的效果。

2 智慧农业园区建设现状

规划完备、设计合理的智慧园区建设是综合性的复杂工程,涉及总体规划、科研基础、智慧功能、地理特点、交通位置、营销渠道、生态保护等方面问题,在前期建设中,土地审批、园区设计、规划图纸、施工监理等都是前置因素。目前,国家大力倡导乡村振兴,农业智慧园区建设正处在发展的风口浪尖。规划合理、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的园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有些智慧农业项目规划欠科学,盲目上马,没有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全面综合衡量,迟滞了发展[4]。

3 智慧农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园区建设管理重视监控轻视数据

在现代化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农业园区建设管理过程中,对农业数据的分析不足、利用不全是突出问题。第一方面是涉及到农业生产、作物生长、环境信息、肥水情况等的物联网采集设备布置不足,采集不全,维护人员业务素质不过硬,信息设备更新不及时,数据采集不及时的问题。第二方面是受限于前期经费投入不足,中期经费保障乏力,传感器升级换代不及时,数据源覆盖不全面的问题。第三方面是采集到的数据利用率不高,缺乏相应软件系统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智慧管理平台主要对数据进行“表格或者图表化的统计和展示”,相关的智慧预警功能薄弱,信息化平台只能“治现病”,不能“防未病”的问题。

3.2 智慧农业园区建设与监管衔接不畅

农业部门、环保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公安部门等均已建立了智慧数据平台,但各部门数据与农业智慧园区信息平台未能有效打通,存在“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问题。有的部门和农业园区虽然合建了信息化平台,但因功能不完善和数据不共享,管理方式仍然是线下监管为主,出现了线上监管、线下监管“两张皮”的现象[5]。

3.3 产业联系不紧密,产业体系不健全

一是智慧农业园区内的龙头企业虽然初具规模、发展较快、管理水平较高,但不能充分共享农业基础数据和资源,在农业产业上下游的分工协作方面不理想。二是农业产业体系分散,难以形成系统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三是智慧园区核心产业链不长,辐射带动能力较弱,配套农业产业无法壮大,与产业扶持政策存在差距,产业链环联结不紧密。三是智慧园区龙头企业和辐射带动企业布局不合理,位置分散,互动性弱,关联度低。

4 助推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农业园区建设的对策

4.1 加强顶层规划设计,科学谋划智慧园区

加强顶层规划设计,着力把智慧农业园区建设融入全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考虑,确保智慧农业园区建设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和科学的谋划布局。注重智慧农业园区和智慧农业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智慧农业项目的技术水准和质量,统筹处理好支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关系,统筹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确保智慧农业园区建设始终站在更加科学的保障线上,推动智慧农业园区建设,实现智慧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6]。

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智慧农业园区建设的政策,比如河北去年出台了《河北省智慧农业示范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加快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但是智慧农业园区建设不仅仅是技术应用层面的事情,更是规划执行层面的事情。当前农业生产和大数据管理领域存在多头监管、缺少协调的情况。智慧农业园区建设不仅仅面临令出多门的问题,还面临着运行过程中部门职能交叉领域出现问题谁负责解决处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更高层面的协调。

4.2 强化信息设施建设,注重大数据采集分析

加强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构建分工明确、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智慧农业产业体系,促进智慧农业园区科学发展,确保智慧园区符合先进、智能、完备、适用的发展理念。

4.3 提升智慧农业项目水平,推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提高智慧农业项目水准,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大、发展前景好的智慧农业项目。以农业重点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集成各类农业创新资源,将园区打造成智慧农业产业集群,不断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抢占未来智慧农业产业制高点[7]。

4.4 智慧农业园区建设要注重实际、不当形象工程

智慧农业园区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只有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中,才能不断完善。随着智慧农业园区建设的深入,各级部门对智慧农业园区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深入。从这个角度讲,智慧农业园区建设是“持久战”不是“攻坚战”。随着园区内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智慧农业产业链条的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技术手段的完备、应用场景的丰富,农业园区的智慧信息平台最终要做政府监管的“参谋官”、农业发展的“赋能者”[8]。

4.5 统筹农业信息化资源,建设统一的大数据智慧化平台

目前农业部门、生态环境厅部门等都己经建立了独立的农业、环保等智能化数据系统,但是相关数据并没有给农业园区实现共享。在无法实现数据共享的情况下,造成了农业园区重复建设和投资,给园区和生产者造成负担,建议相关部门统筹资源,协调实现数据共享与部门信息整合,加快推进农业园区智慧化建设。

4.6 制定智慧园区发展政策,支持园区大力发展[9]

目前智慧农业园区招商引资大力推进,智慧农业项目市场不断扩大,企业落地、农业发展都离不开土地指标,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将土地指标等优先给予智慧农业园区发展。智慧农业园区建设技术要求高、资金需求大、后期运行成本高,一次性投入较大,缺少资金政策支持。另外,随着园区智能化发展及农业企业的科学技术的高速更新换代,科技与人才的支撑决定了农业的发展进程,因此,要建设更加先进的智慧农业园区,实现园区智慧化转型升级,仍需要政府部门在资金、政策和人才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

4.7 构建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发展动力机制

为了促进智慧农业园区快速发展,需要充足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本团队参与智慧园区建设。第一,政府部门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吸纳更多的对口高层次人才投身智慧园区发展。第二,要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智慧园区建设运营。第三,完善智慧农业技术服务机构,长期服务于智慧农业项目建设。

4.8 推进园区智能化建设,实施智能化换人举措

推动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以机械化生产替换人工作业、以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以智能化决策促进无人化场景运作。分类统计出入智慧园区的工作人员、外来人员信息,精确显示操控区的域内在线人员动态,第一时间掌握农业生产情况,提高农业决策效率,全面提升农业风险管控能力和精细化园区管理水平。

5 结束语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推进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大力推行农业智慧化、信息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后,智慧农业园区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建设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农业园区是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科学规划农业园区布局,发展先进农业信息技术,做好智慧农业园区与传统农业园区的融合换代工作,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园区智慧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