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导向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以安徽省三所地方院校为例

2021-01-0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编导培养目标广播电视

李 萍 刘 威

([1]安徽外国语学院 安徽·合肥 231201;[2]安徽省池州学院 安徽·池州 247100)

0 引言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属于艺术学的二级学科,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新兴学科。该专业自1998年设立至2017年,发展迅速,我国已有100多所院校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各级各类影视机构、传媒行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但该专业毕业生从业现状(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从事工作内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等)与在校期间所学内容并不相符,这与其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合理直接相关。本文基于 OBE教育理念,对安徽省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探究,以期给同类型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 OBE理念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目标

1.1 OBE教育理念内涵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这一教育理念是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等人于1981年提出,以人才培养的结果即人才培养目标反向逆推作为设计课程、教学和评价的起点,强调能力培养、能力训练。学者申天恩指出“OBE理念不仅仅适用于工科类院校,综合型或其他特色型院校都可以将该理念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中的“成果”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学习者在顺利完成某阶段学习过程后所应知道、理解和掌握的方面”。将OBE教育理念引入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从“以内容理论知识为本”向“以学生综合能力为本”的根本转变。

在OBE教育理念中,教育者首先对毕业生应达到的能力水平清晰明确,清楚毕业生在毕业时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然后设计专业课程和具体教学任务,全都指向这些标准。维基百科对OBE教育理念的描述为:“它基于学生为中心的哲学理念,这种理念聚焦于学生表现即产出(outcomes)的经验测评。相对于关注教学资源等产出的传统教学模式,OBE没有提出对特定教学方式的要求,它只对学生最后学习产出提出要求。”

OBE四个执行原则即清晰聚焦顶峰学习成果、扩展学习机会、高度期许、从顶峰成果向下设计。其中“向下设计”原则最为重要,它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即以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结果,反向设计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和评价体系。

1.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目标再认识

目前安徽省三所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学都是应用型大学,应用型大学的本质特征是专业设置和毕业生培养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据调查①,目前安徽省三所地方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大致为:不确定行业(37%),各类影视传媒公司(24.7%),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相近工作)(21.3%),其余为新媒体机构(7.9%)。在各级电视台就业的只有6.8%,而在广播电台就业的几乎为0;对该专业毕业生日常工作内容的调研,主要从事的工作依次为策划、文案、后期制作、导演、摄像、摄影。通过调研得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实际就业状况,与三所学校对该专业培养目标的描述有很大差距。首先,从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来看,该专业显然“名不副实”,三所学校的培养目标中都将广播电视机构作为他们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去向,只有6.8%的毕业生最终进入“广播电视机构”;其次是专业技能培养目标与学生毕业后实际工作内容有较大差距,毕业生普遍从事的工作依次是策划、文案、后期制作和导演,受调查的毕业生选择这四项加起来达到了100%,可见这四项技能在毕业生实际工作中重要程度。若将这四项技能合在一起,“策划—文案—导演—后期制作”,正是创作一部完整视听艺术作品的核心专业技能。根据OBE教育理念,就业市场对毕业生实际需求就是毕业生要达到的“学习成果”,即紧紧围绕能具备独立策划创作完整结构的视听作品的核心专业技能,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从创意策划、文案写作到导演和后期包装制作的全面系统的技能训练。学校的培养目标设定直接以具体的“学习成果”为目标,毕业生只要达到了这个“学习成果”,便能适应所有的需要这样核心专业技能的行业和机构。以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制作的产品特征来设定培养目标,即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目标最核心的内涵为:具备扎实的策划创意、文案写作、导演创作和后期包装制作等核心专业技能,能使用恰当的视听艺术表现手段,准确地记录、展现拍摄对象,制作出适宜在各种现代媒介平台传播的视听影像作品,以达到特定宣传推广营销目的的专业技术人才。

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应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明确“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截至2017年安徽省共有三所高校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分别是池州学院、黄山学院和蚌埠学院,这三所高校均为省属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是地方性、应用型,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应用型人才的两个独特性。三所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多是影视策划与制作,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缺乏特色。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需求加大,而安徽省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却不能认清形势变化,重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定位,走出一条适应新媒体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之路。

2.2 课程体系不合理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建构符合职业岗位技术发展的课程矩阵,研究发现安徽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2.1 忽视通识教育课程

体现博雅教育精髓的通识教育课程其人文性和普适性浓厚,从三所学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体系来分析,其通识教育课程多定位为选修课,开设形式为讲座式,选修课程时数偏少,可修读的学分也非常的有限,仅为9学分,占课程总学分的5%,显然对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其通识类课程体系也未能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形成很好的契合。2007年,哈佛大学就曾制订通识教育的四个目标:“一是让学生为参与未来生活做准备;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态度;三是引导学生学习对身边事物作出批评和建设性回应;四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日常所说和所实践的道理、伦理的含义。”对比安徽三所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有悖于“博雅教育”的传统,也没有体现解放精神与思想,使学生无法摆脱狭隘的职业化。

2.2.2 专业基础课缺乏针对性和体系性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直接导致专业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体系性。三所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与培养目标不相吻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的是艺术与技术融合、使电视画面和声音完美结合,培养具有较高文化艺术和深厚艺术鉴赏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音乐、绘画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其艺术课程开设整体较少且不合理。艺术知识体系欠缺如何具有艺术鉴赏能力,没有美术方面的素养电视画面怎么优美?声音怎么悦耳?二是课程数量明显偏多,专业课程相近甚至内容大面积重复,学生疲于课程学习,不利于其专业个性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三是学科基础课和专长课设置混乱。学科基础通常是应用基础理论学科,是其他应用学科生长发育的土壤,为其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专长课脱胎于学科基础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选择专长方向课程。如中外电影史、媒介文化导论属于专业基础课,却被设置为专长方向课;四是偏重专业教育,忽视职业素质培养。由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性和功利性,人才培养方面较多的强调技能和应用,忽视政策法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涉及媒体人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

2.3 实践教学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目标定位不清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中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提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得少于20周”的基本要求,增加了更多的实践环节,而三所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只考虑实践课时数达到要求,即为各门课程的实践课时数相加,但各实践教学环节相互之间不能构成体系,不能达成实践技能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性非常突出,实践应大于理论,但在课程设置和实践课时的安排来看,实践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2.4 毕业要求不明晰,所修学分和课程过多

毕业要求是说明毕业生能有什么能力和素养的描述,是培养目标的前提,而培养目标是毕业要求的结果,毕业要求使得培养目标得到全面的落实。明确、细化的毕业要求,对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点或能力更加准确、清晰。和国外高校相比,三所学校的该专业毕业要求所修学分过多,课程数量偏多。大量的学习、复习、考试时间阻碍了学生的专业个性发展,这无疑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3 以OBE导向理念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

3.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学生毕业3到5年后达到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水平,根据三所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考研约占22.5%,60%以上毕业生从事与新媒体技术相关的行业),以及通过对教师访谈、对毕业生抽样调查、对部分用人单位的实地调研,结合学校的定位,并参照韩国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根据OBE教育理念,建立目标、能力和指标。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具备创意策划、文案写作、导演创作以及后期包装制作等核心专业能力,能使用恰当的视听艺术表现手段,准确地记录、展现拍摄对象,制作出适宜在各种现代媒介平台传播的视听影像作品,以达到特定的宣传推广营销目的的专业技术人才。

3.2 以OBE教育理念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OBE反向设计的第一步,就是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清晰表述毕业要求,构建与之匹配的课程体系。由于应用型人才学习的目的性和实践性,学习结果主要以提升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以教育的产出为起始点,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应以清晰的培养目标为导向,紧紧围绕毕业要求为目标来逐步搭建。即参照该专业知识图谱,结合市场实际需求进行跨学科嫁接和拓展,构建符合本校师资和办学特征的课程体系。针对具体课程,要全局纵观行业专家、学生个性素质、就业市场需求多方面因素,将学生的多元化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设计、整合课程体系。

3.3 重视专业实践,强化技能培训,将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专业实战作为重中之重

OBE教育理念要求人才培养从重理论知识向重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转变,将学生处于应用实践的环境之中,强调培养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结果,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培养其专业素养、技能和创新精神,同时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束语

将 OBE教育理念应用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从最终培养目标开始进行反向设计,将毕业要求成为培养方案制定终极追求。在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以可操作的评价体系贯穿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综合素质的培养到专业技能的训练等每个环节,进行全程无死角地质量评估,确保每个培养环节质量可控,以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得到可靠保障。

注释

① 本文调查数据来自微信乐调查,获取途径和方式为关注乐调查公众号,创建问卷,自然随机分发至对应毕业生班级群、邀请毕业生填写,调查样本来自池州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2012、2013、2014、2015、2016、2017 六届毕业生,以及黄山学院少量毕业生。截至本文撰写成文,共得到有效样本数据89个。约占毕业生总数10%。

猜你喜欢

编导培养目标广播电视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