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微探

2021-01-02

课外语文 2021年3期
关键词:整本书共同体交流

陆 静

(江苏省苏州市金筑实验小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学生“读整本的书”。“读整本书”与语文教材中单篇的课文相对应,在学生精读一篇篇精美选文的同时,长篇幅的整本书的阅读也被明晰地写入了新课标。而“整本书阅读”一直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发展中,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中就提出:“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叶老论述了读整本书的种种有益之处。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指导意义重大。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能够拓展思维,开阔眼界,得到审美和人文的熏陶,发展阅读能力。

总体而言,对于当下开展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教师的理解是多元的,从广义而言,整本书阅读是拓展学生阅读面的课外阅读指导,形式是松散的,教师可以围绕整本书阅读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从狭义而言,整本书阅读就是开展名著导读的阅读拓展课。两种理解都需要教师通过有规划、连续的教学过程将整本书阅读的目标落到实处,包含着阅读前的荐读指导,阅读中的交流指导以及阅读后的成果交流。

一、荐读指导,点燃整本书阅读的火花

(一)连接作者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作家内心的映射,与学生聊聊作家,渐渐切入阅读的这本书。比如推荐学生阅读《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时,可以告诉学生,作者罗尔德达尔是个超级爱吃巧克力的人,曾经还为吉百利公司品尝巧克力。他曾经还梦想当个校长,专门找一个巧克力老师来学校。在这样的灵感出发下,他写下了这本书。在交流中,学生对作者产生了亲近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这部作品。

(二)巧读封面

低年级学生读绘本,就可以从丰富美妙的封面入手,帮助学生打开阅读之门。绘书的封面通常取自书中的某一幅画或根据绘本故事的内容而独创的。这幅画往往是故事的精华所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测大意,产生“阅读期待”。比如带学生一起阅读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时,封面展现的是一位慈祥而又睿智的老爷爷,一手正牵着小孙子在小路上漫步。爷爷的笑容里透露着慈爱,而小孙子天真活泼的形象跃然封面之上。小孙子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呢?爷爷想出了什么好主意来呢?一连串的问号带着学生快速地投入到了故事的情节中去。

二、任务驱动,助推整本书阅读的引擎

教师向学生发放阅读任务单,明确在整本书阅读中需要完成的范围、达成的目标、发展的能力等。通过阅读进程中的指导,一同去探讨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引发学生聚焦关键问题去突破,找出难点和重点去思辨,同时也让学生习得阅读的方法。

在选择阅读任务时,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首先关注。其次,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教师要设计明确的阅读目标,用精简、凝练的语言或图示来展现阅读任务单。

1.预测激趣。给学生充分初读的机会,根据书中的插图、生活经验、目录标题等预测故事的发展,这一任务设置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呵护学生的阅读兴趣。

2.方法渗透。教师帮助学生将整本书中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渗透阅读的方法的指导,或带领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或引导学生开展赏析品悟,聚焦于语言文字本身,对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大有裨益。

3.激发思辨。教师从学生的阅读认知出发,对阅读中有探究价值的话题进行甄别选择。在阅读中,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引发学生主体感悟,向读深、读彻中进发,提升思维的深度。

4.延伸拓展。针对学生的读后交流,教师可以设计读写结合的阅读任务,捕捉书中的留白处,给予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角色评价,给学生提供个性表达的舞台。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汇报等形式展示活动,将阅读的作品进行分享。

三、伙伴共读,营造整本书阅读的氛围

建立起整本书的阅读共同体,用伙伴共同这一亲和的阅读关系,来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共读中的伙伴,在彼此的阅读过程中互相交流、讨论、分享,完成共同的阅读任务,用友伴之间亲和的关系去互相促进,向阳发展。在共读中,不但完成了阅读,还促进了良好的人际交往。

从阅读共同体的人员构成来说,可以是师生共同体、伙伴共同体以及亲子共同体。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组织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共同体。

1.朗声阅读共同体。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建立起“朗声阅读共同体”。所谓“朗声阅读”,就是大声地正确地把故事读出来,达到“声”临其境的目标。教师可以将共读书目按照章节分配给班级学生,每位学生把自己的朗读任务用多媒体设备录制好,如此,这本书就变成了学生们有声共读的作品了。

2.云阅读共同体。云阅读,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阅读活动边界,把平台搭到“云”上去。在专用APP 或微信平台上搭建阅读社区,实现整本书阅读智慧分享。

3.读写阅读共同体。更加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可在友伴之间以互换读写、漂流读写的方式,在轮换阅读中进行交流与分享。因所读所感有了读者,促使学生更专注、有目标地开展阅读和创作,提升了整本书阅读的质量。

四、成果展示,搭建整本书阅读的阶梯

在整本书阅读的实施中,教师要顺应学生心理,阶段性地为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开展读书的成果展示。教师可确立一个主题,开展主题汇报课。阅读《西游记》后,教师可以设计“我眼中的孙大圣——《西游记》阅读成果分享展示”,学生按照人物评论的写作要求,在掌握孙悟空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为他写评论。教学以学生展示为主,教师加以点评,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形成了学生对人物比较完整的理解。

成果展示形式除了阅读指导课外,还可以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会、阅读心得交流会、优秀阅读笔记分享等,将学生卷入到活动中来。此外班刊、专题阅读展示栏等丰富了成果展示的载体。展示活动的过程本身,又再次让学生回读文本,对阅读书目产生了新的认识,在展示中又提升了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五、自主探究,串联整本书阅读的主线

整本书阅读的篇幅及作品宏大的主题决定了教师在指导中必定要采用略读、精读、专题探究、集中讨论、读写结合等方式来开展。整本书阅读指导中要摒弃教师主导的讲解,以学生的阅读活动来贯穿教学的始终。在一系列探究活动中,学生用阅读、批注、讨论、查阅资料甚至辩论的方式。在阅读的综合性活动中,学生逐渐丰富原有的语言实践,发展表达能力,丰富审美体验,完成生活体验与阅读内容的联通,完成文化传承与理解。

以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为例,教师设计了“猜角色”“读目录”“品情节”“识作者”这四个主题学习板块,从猜人物入手,设计半开放式的话题,让学生自由表达,初步建立人物印象。其次,“读目录”环节是对故事情节的回忆整理,教师设计的大量复述,让学生对作品形成有序清晰的概念。“品情节”环节,抓住书中最有价值的阅读点让学生交流,交流的主角仍然是学生。最后“识作者”,教师设计了“这么有趣的人”的话题,让学生进行交流。纵观每一个环节,教师把舞台提供给了学生,学生在此充分展示阅读的成果,在教师的点拨中思维往更深处得到发展。

六、课程化推进,助力整本书阅读深入

整本书阅读属于语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化的课程研究与实施助力整本书阅读走得更远更深。学校既可以引入完整的阅读课程,也可以根据学校本身的传统和优势开发课程,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探索。阅读指导的本身并不高深,贵在持之以恒地“做”。整本书阅读的终极目标也不应只依靠课内的课时或者通过学习任务来实施。教师在整本书阅读的课堂里是在讲授方法,但我们期待的则是通过整本书阅读课程,来助力阅读的深入。最终,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地阅读、自由地阅读的状态,创设美好的书香校园生活。

整本书阅读的探索之路任重道远,但在阅读的路上,带着学生静下心来同行,享受乐趣,何其美妙。教师要在教学观念上进行转变,在课型、教学方法上作出调整,努力推动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使其用最合理的结构引入到语文课程体系中来,逐步养成学生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整本书共同体交流
爱的共同体
如此交流,太暖!
《论语》整本书阅读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