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2021-01-02马芳芳

课外语文 2021年3期
关键词:故乡创设文章

马芳芳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中学,山东 东营 257000)

语文学科与其他理性化色彩较强的学科不同,语文学科在教材表达的内容上更加感性,它包括许多优美的文章,蕴含着不同作者抒发的内心的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性色彩,而情感教育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语文教学中,情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解读人物性格和探究文章中心思想等方面影响巨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我看来,语文教师在语文情感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运用感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将知识与传达的情感相结合,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感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推动深层次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和老师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好地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深层次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

一、创设合理的情感环境,呼唤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抓住“情”这一主线,以情导情,就能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我认为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情感教学最为关键的环节,在语文课堂上,充满情感的学习氛围,更能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其能够更加充分地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感情。因此,为更好地创设情感环境,老师可以采用具有艺术性的教学方式,使日常语文教学更加新颖独特,内容更加引人注目,从而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更好地提高学习质量。

(一)设计引人注目的导入词,将学生领入相关情境

引人注目的导入词一方面可以充分地描绘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开端就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学生引入情感的表达。例如,在教学《故乡》时设置这样的导入词: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对故乡都有不同的感情。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写过有关故乡的文章。在这其中,有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也有表达对故乡的赞美,有抒发回归故乡的激动,也有表达遇到老乡的喜悦。不同的感情蕴含其中,而我们对故乡也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请跟随文章中“我”的足迹去体验相关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较为新颖的导入词更能激起学生去体验文章人物情感的积极性。

(二)通过音乐,创设合理的情境

与文字类似,音乐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工具。对此,我们可以借助音乐,创设较为合理的情境和情感氛围,使学生更能感受到文章中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进一步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借助音乐,以无形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文章内容,更深层次体验情感。如:在学习《背影》一文时,我们可以播放刘和刚的《父亲》这首歌,为阅读奠定情感基础,打动学生善感的心。

(三)采用图片或绘画的方式,直观地体现美的意境

在我国教育中,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地位,借助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和语言来反映生活,通过描写相关的事物,借助绘声绘色的语言,创设更加直观的情境,更大程度地表达情感。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可以用一组优美动人的春景图,引发学生对美的向往,激发学生对春的热情。

二、充分挖掘教材,利用文本内容丰富学生情感境界

语文教师在语文情感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备课时,教师需要进行充分的学习,对教材内容要有全面的理解,并从中找出蕴含的有关情感的内容和文字,使教学更加栩栩如生,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如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乐、共伤悲,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重视文章中出现的优美语句和重点段落,方便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勾画并进行相关的朗读和背诵,从而更好地体会其中所描写的情境,更加如临其境地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从中受到相应的启发;也可以采用正反对比的方式,借助逆向思维从中总结相关知识,提高分析不同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上更加具有主动性,可以从不同方面考虑问题,可以从更深层次思考其意义。二是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特别是一些不好理解的语句和学生存在疑问的地方要重点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设疑,讨论释疑的办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抓住文本内容的关键词语对于理解全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十分重要。比如,在《藤野先生》课堂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文章关键词的所处位置。教师应主动发挥引导作用,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找到其文章不同段落的关键词,并通过关键词找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更好地串联文本段落之间的联系,更好地体会作者用词背后所表达的情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采用更加正确的方式表达内心正确的感情。

三、引导学生读出情感信息,更加深入体验,引起共鸣

古人曾说过,读书声是课堂上最好听的声音。在语文教学中,读书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读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从而进行相关的记忆。在语文课堂,朗读不可或缺。通过朗读,综合听觉和视觉所传达的信息进行脑力活动,形成对文章所写内容的感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与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

在对文章的学习方面,朗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乡愁》教学中,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所描写的意境。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反复的朗读,并从朗读中寄托内心的情感。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诗中所描写的环境,从而更好地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提高学习的质量。对此,在语文日常教学中,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在不断深入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如临其境地体验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景,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文章所蕴含情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更好地激发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用感性的方式进行教育

(一)举办相关的讲座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层面上。对此,为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普及情感教育,需要推动教育走出课堂,采用更加开放的方式推动语文教学的多样化,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对此,学校需要积极开展有关情感教育的活动,例如举办相关的讲座,通过邀请具有正能量的人物讲述相关事迹和经历,更好地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其向优秀人物学习,推动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推动其高素质发展。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其参与相关活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情感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通过引导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文章所表现的情境和表达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此,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鼓励其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使其更加如临其境地体会到角色的心理变化,从中抒发内心的感情。例如《范进中举》《送东阳马生序》等,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参与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更深层次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更大程度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可以更好地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情感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更加高尚的心灵。采用情感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中将知识与情感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全方面发展,推动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采用这种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加入情感教育,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引导学生更加感性地参读文本内容,更加真切地体会文章所描绘的环境和表达的内容,更好地提高学习质量,养成正确的三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情感教育净化学生的心灵,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故乡创设文章
故乡的牵挂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月之故乡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