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基础及弘扬路径研究

2021-01-02西南科技大学陈佳琪

区域治理 2021年33期
关键词:建党弘扬马克思主义

西南科技大学 陈佳琪

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党,是百年前建党先驱们首要思考的问题,而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性质的党,是建党先驱们在反复比较中的共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与方法。

一、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共产党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品格,它是推进党的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基石

马克思主义是纯洁的、科学的真理,自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的理论成果,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地诠释出了马克思主义自身所蕴含的高尚的无产阶级政治观念和革命思想精粹,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得到了极大发展和补充。党的领导人脚踏实地地坚持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吸收其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1]而也正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充当理论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石,伟大建党精神才能不断地在历史风云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就要求在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坚定正确的方向,根据不同情况不同条件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进行创新改造,增强它的生命力、鲜活力和影响力,让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指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等正确的思想观念,并且结合时代条件,为建设核心价值观提供源源不断地精神营养。在党的建立、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这些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赓续传承,构成了建党精神所形成的文化温室。自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以来,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就融于优秀的民族品格的血液之中,不断丰富着这些深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这种具体实践的结晶。这就要求我们应当从研究分析革命传统文化的内在根源性及革命精神的长远发展性去准确把握,也就是将二者有机地紧密联系起来,揭示出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内在精髓。通过吸收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了先进丰富的理论特质,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三)党的实践活动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延续升华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构成了革命精神史的完整逻辑,在这些精神形成的过程中,都经历了许许多多实践的真理性检验,吸收借鉴的优秀部分一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党的各项实践教育活动都是伴随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而进行和开展的,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弘扬建党精神作为载体,实践活动也日益丰富多彩起来。不论是从历史发展维度上看,还是从现实生活维度出发,伟大建党精神始终离不开党的实践活动延续升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运用实践活动佐证理论经验,始终确保伟大建党精神在我国的先进性地位。总之,党的革命活动与伟大建党精神都是统一于实践的,精神是实践的产物,没有实践,精神绝不会产生,更不会使其宣扬的道德观念和思想价值深入人心。党的革命实践和革命精神是有内在逻辑的,实践活动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一个延续和升华,为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伟大建党精神蕴涵的深刻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思想精辟、意义深远,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特质,是我们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一盏“指路明灯”。深入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探索精神

十月革命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共产主义者,在不屈不挠的探索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伟大真理,这一过程是艰难而曲折的。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表明他确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此之后,他并没有将其束之高阁,而是立刻通过成立关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织和社团,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努力开拓报刊等舆论宣传阵地,用各种接地气的方式深入中国底层社会,了解民众疾苦,将马克思坚定的信仰传递到社会基层,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奉献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的根本内在动力。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们,几乎每人都有一个不平凡的崇尚真理、寻求真理的经历,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与得失,自觉肩负起“救民于水火”的时代重任,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勇敢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这一过程中,无数共产党人,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以实际行动向世人昭示着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彰显了一心谋幸福和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党始终保持着一颗红色的初心,一批又一批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奉献精神。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奋斗精神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理论学习和残酷的实践斗争中,建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并为了这个理想而艰苦卓绝地奋斗,最终以生命捍卫了自己的信仰。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他们怀揣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创办进步刊物、宣传新思想,积极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理论,更敢于身先士卒、不怕牺牲,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初步结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他们都是为了捍卫共产主义而光荣牺牲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邵维正说:“北李南陈,两大星辰;茫茫黑夜,吾辈仰辰。”[2]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浪潮,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担当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之日起,就把忠诚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作为根本宗旨,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其领导地位不是天然赋予的,而是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选择中逐步确立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3],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之所以能在当时几百个政党中脱颖而出,就在于它是最忠诚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本质在于“担当”。这是一种无私的、忘我的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质体现,也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伟大胜利的力量之源。

三、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的弘扬路径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革命精神不断凝练、弘扬与发展的历史,建党精神是对党百年发展实践作出的概括。今天,需要我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继续弘扬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争取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以坚定革命理想作为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首要任务

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之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在过去极端艰难困苦的岁月中,我们党赢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典型案例,培育出了历久弥新的伟大建党精神,确保党的坚定信念在未来的斗争中不会动摇,坚定的革命理想就是我们党建党精神的最主要内容。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于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更要吸收理想信念的营养,永远毫无保留地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补充好精神之钙,使我们党成为一个团结一致、纪律严明、实事求是、为民服务的决策者。因此,我们更要坚定革命理想信念,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开拓出属于新时代人们的一片广阔新天地。

(二)以勇于自我革命作为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动力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完成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从始至终都敢于坚持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4]要做到自我革命并不难,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全体党员都保持初心,坚持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自我革命是一种精神,是党革命精神的动力来源,只有树立自我革命精神,才能具备承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能力。“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5]我们党能够不断地应对挑战和战胜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所驱动。走进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党自我革命精神的要求和呼声愈来愈强,推进社会建设的任务和使命还远没有完成和实现,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三)以斗争精神为导向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落到实处

面临着危急存亡的政治环境,为了向社会群体宣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不会躲在工人和农民的身后,而是勇敢地站出来,做他们的政治代言人和革命行动的组织者。他们凭借着斗争精神的强力支撑,艰苦奋斗、敢于牺牲,用生命誓死捍卫了革命信仰,形成了优秀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赢得最终胜利的有效方式、思想武器和重要法宝。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不但强调了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意义,而且还对如何创新和落实建党精神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全体共产党人都应当始终保持革命斗争精神,将伟大建党精神的发扬工作落到实处。

四、结语

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反映了民族精神,体现了时代要求,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正直作风的集中体现,对我国的事业发展起到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更要以史为鉴,开拓进取,研究好、宣传好、利用好伟大建党精神,将其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践行中,不断地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础。

猜你喜欢

建党弘扬马克思主义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