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碳标签制度的创新模式研究

2021-01-01陈志江娄峰聂纯强傅祺马明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足迹标签标准

陈志江 娄峰 聂纯强 傅祺 马明

【摘要】2011年,《Nature Climate Change》发表评论,指出“碳标签的时代已来临”,“产品碳标签”的研究对于识别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减排机会非常重要。碳标签(Carbon Label),也称为碳排放标签,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产品生命周期从原料、制造、储运、废弃到回收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引导消费者选择更低碳排放的商品。碳标签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一是贴在在产品外包装,二是销售店显示,三是在网站上显示。

【关键词】碳标签;创新模式;认证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4.118

1、碳标签的应用

英国于 2006年推出了碳减量标签制度,鼓励英国企业使用碳标签,美国、瑞典、加拿大、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已在国内推广使用碳标签。表示要在公司生产的商品上注入环保理念,体现缓解气候变化的意识,引导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像关注价格和品质一样关心商品的碳标签指数。

2006年起英国碳信托(Carbon Trust)开展了“碳削减标志计划(CarbonReduction Label Scheme)”成为开创低碳产品认证的先锋,试点计算了几十种产品的碳足迹。在英国的超市内,货架上的每件商品都贴有“碳标签”。日本的碳标签详细标示了產品生命周期中每一阶段的碳足迹,揭示产品碳排放量,让消费者了解商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在环保理念的驱动下做出购买低碳产品的选择。美国目前大概有20多家厂商生产的75种商品已经加注了碳标签,商品上加注碳标签,能够体现缓解气候变化的意识,引导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象关注价格和品质一样关心商品的碳标签指数。碳标签的概念也逐渐应用在建筑领域,Peng Wu等研究发现建材在使用、回收过程会有一定的CO2吸收,提出研究建筑材料碳标签的重要性。同时他在混凝土碳标签的研究中,提出尤其要关注混凝土的使用和回收处理过程。

国内对碳标签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但是目前对于碳标签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一些企业自发进行认证,针对食品、服装、逐步涉及建筑材料的碳标签。台湾也已于2010年3月起启动碳标签制度,鼓励业者申请标示碳标签,以方便民众选购低碳产品。2010年10月,一家生产海产品的企业獐子岛渔业通过SGS集团对其虾夷扇贝产品的碳足迹计算,并获得相应的产品碳足迹标识,即“碳标签”。碳标签的概念也逐渐应用在建筑领域,香港的碳标签计划于2013年12月发起,涵盖了水泥和钢筋等30-50种建筑材料,涉及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目前建材行业作为“我国低碳认证制度建立研究”项目的试点行业,已经制定了水泥、浮法玻璃及金属复合装饰板等主要建材产品的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

2、 碳标签的计算标准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碳标识制度和碳标签体系的逐渐运行,使得必须有一套核算方法,让国内外各界在计算时能有所依循,以利于产品碳排放有相同的比较基础。碳标签的测量方法和标准因国家和区域而异,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甚至有所不同。

英国碳信托(Carbon Trust)公司最早推出产品碳标签制度,于 2007 年 6 月委托英国标准协会(BSI)进行标准方法的正式研拟工作,正式开始进行研拟评价碳足迹的标准方法,即 PAS2050及其导则(《产品与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法国2008年实施碳标签,在超市产品上标注,基于PAS2050计算,数值为产品每100g的碳排放量。德国产品碳标签同时参考ISO14044和PAS2050-B2C,碳标签不标注具体值只宣布某产品已经进行了评估。美国食品的碳标签,其计算准则主要为环境输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模式(EIO-LCAs),对于其他产品则以LCA 为基础[18]。日本基于ISO14025,开发了自己的碳标签标准TSQ001,提供了国家碳排放计算的统一方法[26]。瑞典、韩国、泰国等的碳标签核算都参照 PAS2050 标准。

台湾的碳标签通过台湾环境保护署公布的标准计算,基于产品和服务的碳标签,这个标准的内容类似于PAS2050。胡莹菲等在建立中国碳标签体系研究中提出了碳标签的核算方法,参照PAS2050 和ISO14060 标准。曾杰等参照PAS2050规范的要求,核算了我国典型水泥企业的碳足迹,参考基准选择PO42.5,将考察的边界设定为从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到水泥粉磨 3 个阶段。

3、 碳标签体系

目前碳标签标注和认证大部分属于自愿性行为,大多是一些国家的非盈利机构推行的碳标签体系,少数碳标签体系有政府参与。

英国颁布了《商品温室气体排放和减排声明的践行条例》并同时建立了碳标识管理制度,该条例遵循PAS2050 机制,由英国碳信托的子公司碳标识公司(Carbon Label Company)负责为参与碳足迹示范项目的合作企业提供标识管理服务,即在其商品包装上,标上包含企业碳足迹和温室气体减排量等数据。Mark A.Cohena 等提出碳标签标注必须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提出了政府、第三方认证机构参与的重要性。新加坡参考国际标准ISO14020,建立了全球生态标签和认证制度,该认证还考虑到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材料的生产到制造,拆迁和维护。韩国政府制定了绿色建筑指数认证体系(GBI认证体系),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建筑认证,其认证框架是基于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日本政府在碳标签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作为监管机构,由第三方负责认证碳标签商品。

目前我国还没有公认的、完整的、可实行的碳标签体系,我国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借鉴国际标准组织已经发布的标准尝试搭建中国碳标签体系的框架。台湾于2010年开始碳标签认证,已有325个系列产品通过验证,台湾环境保护署(EPA)监管碳标签计划,第三方英国标准协会辅助碳标签的计算。2010 年,我国“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成功列入国家首批启动的“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从认证、认可、基础工具3个角度,组织、产品、项目、技术4个层面开展研究,形成包括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机构、基础数据库、认证标准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等完整的国家认证认可体系,并选择典型对象开展碳排放认证认可示范。2010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启动应对气候变化专项《我国低碳认证制度建立研究》项目,该课题旨在通过对国际低碳认证制度的对比研究,从我国国情和发展现状出发,分析我国低碳认证政策和技术需求,研究并建立我国低碳认证制度框架体系。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办法》明确将“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执行情况”作为考核指标之一。2015年6月,“粤港两地碳标签互认机制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该项目在充分吸收、学习和借鉴国际相关碳标签制度的建立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广东省碳标签制度,并与香港碳标签制度进行连接,形成粤港两地互认的碳标签机制。

4、 我国建立碳标签制度创新模式探索

4.1 建立碳標签预警机制

目前,发达国家在碳标签实施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实施碳标签制度并非仅仅为了减缓全球气温升高,也作为一种经济贸易手段,如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推动碳关税、碳排放交易制度,其目的在于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维护本国贸易竞争力。

迄今为止,我国碳标签制度仍在发展过程中,为减少发达国家碳关税等制度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应做好风险防范措施,故政府应建立碳标签预警机制。首先,跟踪并了解发达国家在实施碳标签以及碳关税方面的最新动态;其次,将收集并整理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企业,使其了解发达国家的动态走向;最后,对相关企业发布风险预警,使其可以应对发达国家提出的各种挑战,将损失减少到最少。

4.2 统一碳标签计算标准

碳标签实施过程中,评价标准至关重要。国际上目前流通多种碳标签标准,分别为PAS2050、GHGProto-col和ISO14067等,这3种碳标签标准。

在评估原则、内容、系统边界和其他因素方面均有差异。由于标准的不一致性可能会导致同一件产品具有价值不同的2种或3种碳标签,以至于降低碳标签的效率和有效性;再者,由于实施的国家不同、目标不同、企业技术能力等不同,可能导致碳足迹测度标准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为我国实施碳标签带来了阻碍。我国碳标签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尽早统一碳足迹测量标准,规范碳标签认证流程。这样不仅可以对产品进行公平比较,还可以减少数据采集工作量和计算成本。

4.3 鼓励企业进行碳标签认证

企业是实施碳标签的参与主体之一,其参与碳标签实施的主要原因在于顺应绿色、低碳发展趋势,提升企业在相关利益方面前的形象,为企业带来更多效益。然而,企业在进行低碳认证和低碳技术创新时所增加的额外成本、市场风险和外部商业环境的复杂性可能会导致商业成功的不确定性,势必会打消企业的积极性。因而,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企业继续对可持续产品进行创新,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在直接补贴和优惠税收两个方面给予企业补贴,以提高企业积极性。

鼓励企业进行碳标签认证,必须严格控制碳标签质量和数量,以实现以下目标:一是便于管理,若数量太多,将不能对产品进行同等比较;二是避免浑水摸鱼,在碳标签起步阶段,势必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一些不法商人会寻找不法途径来降低碳标签认证成本,这也会为某些投机取巧之人带来渔翁之利,故政府一定加强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Global Carbon Project.《Global Carbon Budget 2018》[R].GCP,2018.12.

[2]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低碳金融研究中心,深圳市绿色低碳发展基金会联合.《中国低碳金融发展2014年度报告》[R].深圳: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2014.06.10.

[3]杜强,陈乔,陆宁.基于改进IPTA模型的中国未来碳排放预测[J].环境科学学报.2012.32(9):2294-2302.

[4]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8年)》[R].上海:中国建筑节能协会,2018.11.26.

猜你喜欢

足迹标签标准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党的足迹
足迹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永远幸福
党员标准是什么?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中国足迹
科学家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