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脱贫攻坚影像志·故事

2020-12-31翁洹图文报道发自云南怒江州

南方周末 2020-12-31
关键词:草果独龙族独龙江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 图文报道 发自云南怒江州

2007年,余丽娜滑索过江。

2020年12月15日,马吉乡的孩子们放学后乘坐摩托经过两年前开通的乔马桥回家,他们终于不用滑索过江了。

2007年布腊村的余燕恰在家里写作业。

2020年12月16日,余春花,在昆明读完护理专业后,在乡里的卫生所做护士。

2020年12月15日,余至诚(左一)和爸妈哥哥余芬前(右一)合影,身后是家里新修的房子,还有家里的摩托和汽车。

2007年,余芬前、余至成和朋友在家里做作业。

2020年12月15日,如今的马吉乡,有两家KTV,平时年轻人晚上都喜欢去唱歌喝酒。

2007年10月17日,在云南的独龙江乡里,江对岸的村子小学生回家要过一条简陋的铁索桥。

2020年12月17日,贡山来的马夫在帮来白小组的村民装卸装修用的石子,他脚下和身后都是国家为独龙江修的大桥和安居房。

2020年12月17日,李良云13年前在独龙江开小卖部,现在开起了乡里最大的超市。

2007年10月17日,在云南的独龙江乡里,小学生下课。这里的学生90%都是独龙族的小孩。两年前学校旁边竖立了移动信号塔,这也是中国最后一个通手机信号的乡。

2020年12月18日,独龙江小学的孩子在上体育课。

2007年10月17日,在云南的独龙江乡里,来自四川的孙英在乡里最大的农贸市场摆摊,货物都是从最近的县城贡山运过来的。

2020年12月17日,迪政当村的文面女李文仕在家里的客厅里,后面是习近平主席接见她的照片。

2007年10月19日,在独龙江乡的肖哇当村里,98岁的腊配乃是村里唯一一个文面女。

这是南方周末记者跟踪拍摄了十余年的三个深度贫困村,三组对比照片是三个蕴藏着巨变的感人故—事—被改变的,不只是衣食住行,还有向往幸福的人生。

飞索“后传”

怒江奔腾在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的重峦叠嶂间,桥马嘎村恰好座落在怒江的西岸。十几年前,这里是远离现代文明的角落。村民出行必须用滑轮和绳子,从两根钢索上滑到江对岸。“那里的房子漂亮,路宽,还能开汽车。”这是桥马嘎村所有小孩子对江对岸的想象。

当初第一次带相恋的妻子回家时,余芬前怕妻子不敢溜滑索,特意带她走乡里的老桥,绕行了一个多小时才回到家。现在他们的女儿已经四岁,村口的大桥终于通车了。

事实上,这几年的喜事儿接踵而至。2018年底,继桥马嘎村口横跨怒江的大桥通车后,余芬前家门口的烂土路也变成水泥路,村里的老房子全部重新改建,政府还给他们家在福贡县城分配了安置房,是一套有五个房间的单元房。

余芬前记得家里的收入猛增是从四五年前开始的。家里几十亩的草果树开始结果,卖了四五万元。仅仅几年的时间,怒江西岸的村子就成了东岸羡慕的对象。说起来,这草果树还是当时的县政府“求”着让村民种植的。其实怒江西岸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合种植草果,从最初的怀疑、观望,到每家每户都种上草果致富,这个过程县政府花了5年多的时间。

“全国扶贫看云南,云南扶贫看怒江,怒江扶贫看福贡。”这是当地扶贫工作的一句话,也反映了福贡扶贫工作的难度。截至2018年末,全县草果种植面积达54.67万亩,占全州草果种植面积的51.12%,草果产值上亿元。福贡县也于2019年8月被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2020年11月,福贡县1.73万户、7.3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全县脱贫摘帽。

余芬前的弟弟余至诚,曾经去东莞和珠海打工,一个月能赚三千多。自从家乡的大桥修通后,他就回到村子,再也没有外出打工,一直在家里帮爸妈种植草果。他相信,家乡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独龙“传奇”

在独龙江上游的村子,文面女李文仕活了大半辈子,终于在2015年1月大冬天的时候,坐车穿过刚修好的独龙江隧道,第一次到达省会昆明。独龙江隧道的开通,也标志着这里每到冬季便大雪封山、与世隔绝的历史成为了永远的过去。

独龙江的交通史可谓一波三折。1964年之前,进出独龙江的山路更为险峻,有时甚至需要攀岩,来回一趟贡山县,往往需要半个月。1964年,独龙江乡至贡山县城的人马驿道建成,人工开凿,全长65公里,仅一米多宽。走这条路,得两天一夜,还要在雪山上住宿一晚。

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地政府组建国营马帮,在进入独龙江人马驿道上建立了“东哨房、西哨房、其期、三队”四个歇宿点(转运站)。每年大雪封山之前,六百多吨粮食和其他生产、生活物资通过国营马帮运进独龙江。马帮运输队来回一趟独龙江需要10天,最多时一天有五百多匹马负重穿行于人马驿道。这支国营马帮队一直运行到1999年。

1999年,投资1亿多元、全长96.2公里的独龙江简易公路建成,结束了我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不通公路的历史。但这条老路结构承载能力低,抗灾能力极弱,特别是高黎贡山黑普坡罗隧道两端各约12公里,每年有半年的大雪封山期,此段道路便无法通行。

2014年12月20日,独龙江隧道通车,从独龙江乡到贡山县城,行车时间缩短到3个小时,大雪封山也随之成为历史。有了这个隧道,独龙江迪政当村的李玉珍可以去昆明看病;文面女李文仕家种的草果也可以很快运到贡山县城卖钱;大学生肖龙也可以从之前最快要花五天才能回到北京的学校,变成现在只需要三天。

也就是在这一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实施的“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脱贫”帮扶三年行动开始,独龙江两岸建成安置点26个,安居房1068户,全乡群众告别篾笆房、木楞房和木板房,入住具有独龙族色彩的崭新砖瓦房。

从湖南来独龙江做土产生意的李良云回忆:隧道开通之前,“县城采购进来的猪肉要先冷冻起来,再运进乡里。不然路上十多小时,到了乡里就臭掉了。”他13年前开的小店,如今已是乡里最大的超市。他说顾客的变化很大:“乡里的人以前钱很少,来店里买东西的人一天没几个。现在家家户户都至少有几万收入,花钱也不用多想。”

独龙江乡村民的收入增加,应该归功于贡山独龙族老县长高德荣。2007年,在高德荣的引导下,独龙江第一片草果在孔当村试种。为推广草果科学种植,高德荣在孔当村公路旁建了一个草果等经济作物科学种植培训基地。在他的扶持和林业部门的帮助下,草果很快成为独龙江两岸的一大生态产业。

2018年,独龙江乡6个行政村整体脱贫,独龙族整族脱贫,当地群众委托乡党委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这个喜讯。2019年4月10日,习近平给乡亲们回了信,祝贺他们来之不易的成果。

背景资料

“三区三州”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其中,“三区”是指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及南疆的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四地区;“三州”是指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

猜你喜欢

草果独龙族独龙江
炖肉放草果,提鲜健脾
怒江草果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与应用初探
豆花
少数民族音乐
独龙族的服饰艺术
独龙江乡
独龙江
我的独龙江记忆
天路造就的神话
怒江:独龙人WIFI山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