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娄烦县开展森林养生旅游SWOT 分析及策略探讨

2020-12-31褚东升

山西林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景区森林生态

褚东升

(娄烦县林业局,山西 娄烦 030300)

森林养生,是包含而不限于森林康养、森林疗愈、森林浴、森林疗养等多种利用森林自然环境,促进人们身心修养健康的行为。森林养生旅游,已经成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健康养生需要的生活方式。娄烦县为森林生态大县,但森林养生旅游成效并未显现,本文借助SWOT 分析法对此原因进行分析。

1 森林养生旅游的构成要素

1.1 森林及自然条件

构成森林养生的基础是森林。森林分泌的芬多精,即植物杀菌素对白喉、痢疾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显著杀菌作用。有实验表明,1.0hm2的榉、桧、杨、槐等树木,一昼夜能分泌30kg 杀菌素,能将一个小城市的细菌控制在一定标准之下。其次高浓度负氧离子可以消减自由基、抗氧化、防衰老,还能够降解及中和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调节人体生理机能,预防呼吸道疾病,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等等,被誉为空气中的维生素。森林和瀑布、高山、海边及城市公园里,负氧离子含量,分别能达到每立米厘米10 000 个~20 000个、5 000 个~10 000 个和 400 个~1 000 个,远远高于城市室内每立方厘米100 个和楼宇办公室40 个~50个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含量标准为每立方厘米1 000 个~1 500 个)。这也是人们从城市走向森林感到神清气爽、心情愉悦的关键所在。

1.2 生态环境质量

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素,是发展森林养生旅游的基本条件。人们对自然的感受来自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诸多感官。人们进入无污染的森林群落,自然区域中柔和的光线、清新的视觉,使得紧张的睫状肌松弛下来,再加上鸟语花香、潺潺水流、虫鸣蛙叫,会唤起童年纯真的回忆,给人以美的享受,也会唤醒身体的活力,从而实现在旅游的条件下的森林养生补偿。

1.3 基础服务设施

基础和服务设施是实现森林养生旅游的前提。达到基本要求的旅游路、游步道、休憩点、生态文化广场、野生动植物展览馆、自然教育基地,还有按照各种特色需求安排的其他类基础或服务设施。如用于户外运动的素质提升、拓展训练、攀岩、滑翔、滑雪基地;用于自驾服务的露营地、越野族营地;用于森林养生体验的娱乐养生馆、采摘园、地理标志蔬菜园、特色地方餐饮;用于自然教育亲子游的自然课堂、家庭园艺、亲子乐园、泥沙园等。

1.4 景观背景

基于旅游目的地建设需要,应当把开展森林养生的地域,选择于具有旅游目的地性质的自然生态旅游景观背景中来安排。单一性质的森林养生区,吸引力不足是无法弥补的缺憾,容易导致项目持续性不足,服务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从而有被市场所遗弃的风险。把森林生态养生和观光、休闲、度假、游憩、科普、自然教育等多种发展目标相互融合,能够达到多背景吸引游客的目的。

2 发展森林养生旅游优势分析

娄烦县位于太原市季风来风向的西北部山区吕梁山腹地、汾河中上游,是太原市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又是国土空间规划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经过多年来多方面的定位尝试磨合,娄烦县提出了坚持“旅游发展带全局”的理念,立足“一山一水一城一伟人”以及特有的自然生态资源,把旅游业培养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目标。

2.1 发展优势

首先是明显的林草生态优势。娄烦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林草业和农业基础扎实,县域内有林地面积27 088.40hm2、疏林草地 459.10hm2、牧坡 32 288.90hm2,是一个林地、牧坡占比达县域面积46%的县,也是全国绿化模范县,森林覆盖率32.80%。

其次是较高质量的自然山水和景观优势。该县整体海拔较高,落差较大,夏秋气候凉爽适宜;汾河纵贯南北,流经境内长度37km。境内较大的河流还有涧河、岚州河等7 条,且均属于清水河,在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土石山区较为少见,生态条件得天独厚。著名的自然景观有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云顶山景区、汾河水库风景区、花果山景区、石峡温泉、石门景观、圣水柏塔、白岭仙葩,人工园林有楼烦森林公园、涧河公园、北山城郊植物园、文化广场和文化遗产三教寺、周洪山普净寺、楼烦古城遗址等。

第三是有着良好的市场优势。娄烦东距太原市区97km 约1 小时车程,游客市场可辐射整个太原市及晋中盆地区域700 多万人口。位居山西南北通道的中间位置,能够吸引南来北往的客人小憩。太原二环高速修通后交通更加便捷,作为太原郊区县域旅游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新机遇期。

第四是雨后春笋般发展的生态园区。以天池生态园为代表的各种生态园区,是适应城市居民综合生态游览和蔬果采摘及餐住服务需要发展起来的小型生态休闲项目,是该县率先发展森林生态养生旅游的先试和先行者,也代表了娄烦今后生态功能定位的新趋势。

2.2 劣势和不足

一方面发展意识还存在一定差距。受传统资源产业、粗苯加工业和赚“快钱”产业思想影响,投资还是偏向于此;另一个方面,对生态景观及综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还处于较低层面、粗放阶段,建设“太原后花园”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

另一方面设施条件较差,缺乏高速公路及通往各主要景区的高标准通达公路。景区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均严重不足,且标准偏低、质量较差。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还缺乏标准化、规范化指引。

3 应对策略

3.1 以绿色发展为根基打好生态牌

作为重点生态旅游区,绿色发展应作为核心理念。打好生态良好这一王牌,既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需要,也是森林养生旅游高水平发展的环境要求。目标是要在县域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要构建起一切行为活动不能脱离“绿色”生态的根本要求,一切发展目标应归结为绿色发展,形成良好的不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3.2 以高质量森林养生旅游产品为目标做好供给侧创新

以林业“两区”增绿工程为核心大力培育景观林,推进城市近郊区、矿区、旅游景点及周边区的景观林建设。在治理“一山一沟”的同时,建设“一园一景”,提高游憩森林的比重。鼓励集体或个人将承包林地的森林景观资源,纳入森林旅游景区,使广大林农成为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者、参与者、受益者。景区的道路、游客中心、科普宣教等公共设施,纳入重点建设计划。推进森林旅游A 级景区创建工作。鼓励煤炭转型资金、信贷以及民间资金,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发展森林养生旅游。

3.3 以全域旅游为抓手进行综改转型

持续引深旅游开发带动全局的共识。依托云顶风光,创建森林养生谷,打造秀美山川牌;依托汾河流域和汾河水库,创建沿河风光带,打造水乡旅游牌;依托“高君宇故居”,创建人文遗址旅游圈,打造红色旅游牌。积极培育发展旅游新业态,促进研学游、运动训练游、农耕体验游、自驾房车游多点开花。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加速企业+旅游、产业+文旅、民居+民宿、游憩+养生,促进各行业+生态的融合,以森林养生旅游综合发展,带动传统产业综合改革,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3.4 以生态园区为示范做好森林养生体验

在有效提升生态园区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园区发展原生态旅游、慢生活休闲项目,开展“农家乐”“森林人家”“汾河人家”等住养旅游,为森林养生提供便利场所,使游客能够充分享受乡村田园风光、体验农耕文化,怡然住养。

3.5 以多样化平台做好推介推广

有效利用传统媒介,如电视、报刊、广播,加大森林养生旅游系列报道,做好森林养生旅游服务大众的公益宣传;积极拓展新兴媒体如微信、抖音等宣传,建设智慧旅游平台,加强点对点、点对面推广,增强实效性,扩大影响面;定期举办具有鲜明地方特色、风土人情、资源特质和文化内涵的森林养生旅游主题节庆活动,把节庆引入景区、景点,使森林养生文化深入游客心中;推动重点景区创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品牌森林养生旅游景区,提升森林养生旅游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景区森林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