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七里峪森林康养试点建设模式分析

2020-12-31

山西林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康养基地森林

刘 炜

(山西省造林局,山西 太原 030012)

近年来,山西省委提出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打好康养产业特色牌。根据《山西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七里峪森林康养基地是全省10处森林康养试点基地之一,是打造“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 年,全省有27 家单位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评选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七里峪森林康养基地五龙壑景区就是其中之一,获准开展森林康养国家级试点建设工作。从2018 年开始,七里峪森林康养基地进行了一系列试点建设,摸索出符合太岳山区自然条件的建设模式,为全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1 森林康养基本知识

森林康养起源于上世纪欧洲,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目前已成为广大民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1940 年,德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形成了最初的森林康养概念。森林康养的发展经了3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 年以前,以德国、美国为代表的雏形期,以森林浴和森林疗养为主;第二阶段是1980 年-2000 年,以日本、韩国为主的自然养生林建设及“入森林、浴精气、锻炼身心”的东方森林康养理念初步形成期;第三阶段是2000 年以后,在欧盟、北美、日韩蓬勃发展的森林康养产业,日本建立了世界首个森林康养认证体系,德国建立了350处森林疗养基地,公民到森林康养的花费已被纳入国家公费医疗范畴。

我国的森林康养从2010 年开始,在北京、四川、湖南、福建等省(市)布局业态,国家林业局下属吉林森工、龙江森工等企业都在推进森林康养业,目前森林康养已经在全国超过80%以上省份进行了推广。

所谓森林康养,就是依托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有益身心的森林空气环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内涵浓郁的生态文化等为主要资源,并配套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等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养老等活动的统称。目前,学术界虽然对森林康养的定义还尚未达成统一,但是从产业的发展来看,森林康养以森林资源为依托,通过对森林进行开发,融入旅游、度假养生等健康服务新理念,形成多种业态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是对我国大健康产业内容的丰富。

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进行森林康养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森林康养分为休闲型、保健型和养生型3 种类型。休闲娱乐型,包括野营、户外拓展及森林游戏等;保健锻炼型,包括森林浴、森林太极、森林瑜伽等;度假疗养型,包括森林特色住宿、森林温泉、森林药膳及芳香疗养等内容。

2 基地概况

七里峪森林康养基地位于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七里峪林场境内(霍州市李曹镇七里峪村),七里峪林场同时又是七里峪景区,是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之一。境内有汾河一级支流南涧河的源头七里峪河,河流总长度30km,常年流水不断,水流量每秒 0.80m3~1.50m3。本区年均气温 5.5℃~7.9℃,夏季平均气温17.40℃~20.90℃,最高不超过25℃;年均降水量600mm,有“天然大氧吧”之美称,是理想的森林康养目的地。七里峪林场总面积10 236hm2,除生态保育区1 757hm2位于景区入口两侧较难利用外,其余8 479hm2均可用于森林康养,先期规划的康养基地有3 处,其中正南沟1 944hm2、五龙壑1 180hm2、金沟漫550hm2。七里峪森林康养基地森林覆盖率95%,郁闭度0.6~0.7,树种为辽东栎、落叶松、白皮松,森林类型以天然辽东栎混交林、落叶松纯林和白皮松、侧柏混交林为主。林中1.50m 高度空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正南沟每立方厘米8 000 个,最高14 000 个;金沟漫平均浓度每立方厘米4 580 个;五龙壑平均浓度每立方厘米2 300 个。PM2.5 浓度均在每立方米 5μg~15μg 之间。

七里峪森林康养基地现已建成四合院、西楼客房、多功能会议室和餐厅,可同时接待100 余人食宿和各种中小型会议。2004 年5 月22 日,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与霍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开发七里峪景区合作协议。霍州市政府已吸引近4 亿元资金,修建了旅游公路、慢行步道、客运站和游客服务中心、停车位等设施,修建高档旅居别墅18 栋25 套,国际狩猎场1 座,各类民宿、农家乐20 余家,配套了水电、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2018 年,该局申请的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设施项目落户于七里峪林场,总投资1 200 万元,在五龙壑建设次干道、游步道、停车场等设施,并对200hm2景观林进行了改造。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每年可接待游客10 万人(次)以上。

3 基地建设思路

根据七里峪森林康养基地生态资源、人文、地域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提出“一心、两轴、六区”的建设思路。一心:即以七里峪林场为核心,打造基地综合服务中心;两轴:即南北城镇发展轴,东西文化体验轴;六区:即森林文化展示区、休闲服务社区、森林观光度假区、养生养老服务区、林产加工产业区、中镇文化景观区。通过健康研发、休闲疗养、养生度假项目建设,把七里峪森林康养基地打造成山水相容、文化多元、创新活力的多彩健康森林小镇,为广大群众提供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等一系列有益神心健康的生态产品。

4 基地建设模式

4.1 森林文化展示

重点建设森林文化展示陈列馆及森林科普教育绿道,在七里峪康养基地院内布置2 000m2的文化展示区,通过图片、实物、文字、视频等形式,发挥宣传教育功能,让大众了解森林,了解森林康养。

4.2 休闲服务配套

作为基地生态化服务配套设施,在七里峪康养基地院内及村内建设规范整齐的商品交易、休闲娱乐、交通接泊、生态居住、卫生服务区域,整体追求绿色、环保、人文、科技的康养环境。

4.3 森林观光度假

森林观光度假区域主要分布在金沟、杂草沟、关沟,利用地形地貌及丰富的森林资源,建设森林小屋、郊野营地、主题茶吧、户外拓展、山林会所、树上探险乐园等森林特色项目,打造生态科普一体的综合娱乐观光区。

4.4 中镇文化景观体验

重点建设镇山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祈福绿道等。依据各类有关“镇山文化”的珍贵典籍,以景观小品、石刻、岩画、书画等形式展示。

4.5 养生服务建设

利用霍山书院、森林假日酒店建筑,建设养老主题社区、康复理疗中心、休闲健身会所、养生体验中心、度假养生酒店等,吸引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需求的群体。

4.6 林产品产业园

建设绿色森林生态食品产业链,发展种、养、加、销增加产业附加值。利用基地内有大面积辽东栎林,因地制宜种植香菇、木耳等菌类及中药材;在杂草沟发展以山鸡、牛羊为主的养殖业。

5 基地配套设施建设

5.1 交通设施建设

作为进入基地的主要道路,对霍沁公路进行适当修缮,部分扩宽,两侧进行绿化美化。规划区主路路面宽7.0m,其他车行道路面宽4.0m。建设停车场5处,总面积 5 000m2。

5.2 服务设施建设

主要以旅游区为主建设住宿、餐饮、购物服务设施,发展周边乡村的住宿接待设施。规划建设度假酒店、小木屋、野外营地、农家土炕、房车营地等。在景区内部提供多种风味餐饮服务, 根据不同季节,不断充实餐饮品种,突出文化和自然特色,建设木艺工坊、石雕创作基地、绿色林产品采摘基地等。

6 发展方向

目前,山西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从发展潜力来看市场需求很大。七里峪森林康养基地的住宿、餐饮、交通、娱乐配套以及运营方式还不完善,基础设施也尚未实现与市场需求对接,建设完善的服务设施是吸引消费者的必要条件。在招商引资建设森林康养基地过程中,森林资源保护尤为重要,要避免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同时垃圾污水处理也要跟上。七里峪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长远目标,是建成山西森林康养绿色发展、产业发展共赢的品牌基地,为全省森林康养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康养基地森林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我的基地我的连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