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融合的路径研究

2020-12-3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水平运动员融合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94)

前言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美国、英国体育运动队名列金牌榜一、二名,通过分析运动员来源结构情况发现,美、英代表队约有70%以上运动员来自于大学,例如美国运动员总数为555名,其中约有470名来自大学。我国当前也在研究在普通高校中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补充单一“举国体制”的运动员培养模式,这其中最突出的现存问题就是“学训矛盾”。因此,当前应深入探索“学训融合”的改革路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在体育竞技与文化素质两方面综合发展,作为运动员能出成绩,毕业后能够利用自身专业和体育技能实现就业,回报社会。

1、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融合发展概述

1.1、我国高校学训融合发展历程

我国自1987年开始在全国建立了51所高水平运动员试点高校,至2018年已扩展至235所,并在2001年颁布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确定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融合”的路径设计,迄今已有30多年历史。在里约奥运会后,2017教育部颁布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指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引领学校体育课余训练和竞赛发展,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任务”,可见高校学训融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是当前体改的大趋势。

1.2、当前高校学训融合的现状

为响应国家号召,许多高校都都招收一批高水平运动员,代表高校参加职业比赛、大运会甚至奥运会赛事,例如清华大学的皮划艇项目在国际上处于高水平行列,就是在“学训融合”制度下培育出一批高水平运动员。这些运动员在毕业后即拥有专业知识,又拥有体育经验,为体育事业继续发挥贡献。

2006年“学训融合”还处于体育训练与文化课教育相结合的研究探索途中,到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前后,学训融合处于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双重管理之下,与美国、英国相比,两部门分别管理与的效率不及美英的“共同培养”体系。

2、我国高校学训融合模式

2.1、教育系统独立运行模式

此种模式的考生属于高考报名后统招,根据体育成绩和运动等级制定录取分数线,这些高水平运动员学科专业由高校单独限定,学生训练方面依托高校自身教学资源和专职教练,即培养体育生的“学生运动员”的模式。但教育系统自与体育系统的训练水平差异较大,系统性不强,高水平运动员入学后的竞技能力提高有限,或者停滞、后退,无法胜任,也导致高校的体育竞赛体制无法满足运动员的发展。无法达到参与国内外重大赛事的成绩要求,学习的提升也十分有限。

2.2、联合培养现役运动员

此种模式系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制定单独招生办法,由高校,各高校体育学院、专业体育高校负责招生培养。这种模式下运动员仍以体育为主,训练方面仍由体育部门负责,即所谓培养“运动员学生”,高校负责学生的学习方面。“运动员学生”由于有体育部门安排的比赛任务,以及很高的训练强度,与高校正常的课程安排冲突较多,正常的专业学习难以落实。从总体情况来看,此种“学训融合”实则成了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双轨制”,融合型态不完全。

2.3、组建特色项目运动队模式

此种模式以高校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特招方式组建优势项目运动队,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联办的一种组织方式,“省队校办”模式即属于此种模式下的一种探索,例如清华大学皮划艇专业,属于高校优势项目系科单独招生,运动员的来源渠道比较广泛。也有高校自行组建业余运动队的模式,从各个系科招收高运动水平的学生参加本校优势项目运动队,运动员在不影响本专业正常学习的情况下,训练方面采取统一集训的方式,这种制度下学生在本专业和体育技能方面都能够有所发展,毕业就业也有一定的优势。

3、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融合发展困境

3.1、训练方面

当前学训融合模式高校招收的高水平运动员多数是以特招加分、保送免试等方式招生为主,渠道比较单一,运动员的年龄、运动技术等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往往通过高强度训练也难以提升,属于业余选手、专职教练的训练模式,运动训练的课程设置比重与文化课程设置相比比例平均,实际上身份既更贴近“学生”,在训练时间、训练条件方面与专业运动员相比不容易保障,与体育系统的合作深度也十分有限,尤其是一些特色项目只能依托高校资源,“学生运动员”在个人身份界定方面难以向“运动员学生”方向转变。

3.2、课程设置方面

高校针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课程设置方面不够专精,主要原因是高水平运动员对训练时间和参加赛事的客观需求,与文化学习有冲突,接受文化教育有一定困难。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水平运动员在这种环境下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全面、不持续,学训融合在各高校中基本还是“以训为主”,课程设置上更偏向于专业课,文化课退化至辅助地位,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例如针对体育生的大学英语的学习难度完全达不到英语科目实际应用的需求,而且只象征性地开设2年。导致许多运动员训练与学习脱轨,无法保证发展自身的文化素养,学训融合的实际目标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3.3、体系方面

当前无论是“学生运动员”还是“运动员学生”,都反映出当前教育和体育两套体系难以融合的现状,学训融合的实质是两种体系的融合,如果拆分成教育、体育两方面的培养目标,仍然属于各行其道,运动员找不到自身的合理定位。以普遍现象为例,在教育系统培育的“学生运动员”层面,普遍存在重引进挂名、引进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等现象,在学训融合后为运动员文化素质提升有限,毕业后也很少能够胜任专业工作岗位;在体育系统系统培育的“运动员学生”层面,训练、生活都不依托高校,只是挂上了“学训融合”的名义取得高校文凭,实则学训分离,未能达到学训融合的真实目标。

3.4、教练员方面

当前我国高校学训融合倾向于招收高水平的教练员,或者招收退役的优秀运动员,再或者由本校毕业的高水平运动员担任教练员,上述三类教练员都受限于整体文化水平,对于设计训练计划、更新训练理念、体育研究能力等贡献有限,限制了新招收的运动员技术水平提升空间。

4、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融合解决路径的对策研究

4.1、基于招生根源的解决路径

当前高校运动员学训融合的解决问题手段比较有限,例如扩大招生范围、选聘更优秀的教练员、优化课程设置等等,都是对当前学训融合表面问题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学训分离的本质问题,运动员仍然难以真正意义上接受高校文化教育。当前学训融合模式的核心是体育,但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合作模式仍然没有突破“金牌至上”的唯成绩论,违背了学训融合的教育目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训矛盾。基于此,应从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双方合作,从高校教育的根源上进行配合,将特长生从高校入校前的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在教育资源方面准备充分,经过九年针对性文体培养后招收入高校,使高水平运动员在义务教育阶段打下良好的文化素质基础。

4.2、基于教练员的解决路径

鉴于教练员层面文化素质缺失的现实情况,高校可以考虑加大对教练员进行培训,例如在职硕士课程、继续教育等,使教练员在当前岗位上继续融入高校的教育环境,增强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并使自身的体育研究学术能力得到发展,在培育运动员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方面有所创新,有能力挖掘运动员的潜力,成为高校培育的科研型的教练人才。

4.3、基于课程设置的解决路径

从课程设置考虑出发,学校应适当加强运动员应用文化课程的安排,例如计算机应用技术、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程应增加一定课时。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英语是影响高水平运动员继续深造的基本科目,也是运动员适应现代社会的必要基本技术。加强实用技术的文化学习,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高水平运动员毕业、退役后的就业问题,夯实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所以,深化学训融合改革首先应从课程设置中筛选出与运动员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科目,使其与运动员的实际发展需求相适应,有助于他们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4.4、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解决路径

里约奥运会上,美国和英国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就是高校体育为培养竞技人才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依靠”举国体制“难以建立长期的竞技优势,因此应该借鉴美、英等国的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变单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多元化培养模式,使体育人才的培养逐渐打破“学生运动员”或者“运动员学生”之间的学训界限,使运动员在文化水平和运动水平两个方面共同发展,避免专业运动水平高、文化水平低的畸形发展状态。基于此,高校应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业完成情况高度重视,在优化过后的基本课程设置必须完成方准许毕业,如因参赛等原因不能完成学业或按时参加考试,可以考虑延期毕业,使运动员连续、全面地接受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并能够在毕业后应用所学文化专业课程为社会服务,以全面内化的文体素质回馈高校教育。

5、结语

“学训融合”是我国体育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它符合国际化趋势和人才培养规律,避免出现运动员缺失教育水平、技能单一的不合理现象。应通过探索学训融合的新路径打破运动员和学生的界限,使运动员与学生双重身份融合,并且在文体素养方面都有质的发展,使竞技体育事业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高水平运动员融合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