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猪的杂交优势和良种繁育技术

2020-12-31

兽医导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胴体父本母本

随着市场上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土猪是在饲养方面更加健康,以饲喂青粗饲料为主,很少添加工业饲料[1],这使得土猪产品及制品的风味要优于普通肉猪,近年来更多的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土猪相较于普通生猪来讲生长周期较长,这使得生产周期也相应延长,产量也相对较低,也正是因为生长周期的延长,促进了生猪的脂肪以及营养物质的沉积。土猪的饲养方法也常为放养,这就意味着土猪的运动量要远远大于普通生猪,猪肉的肌纤维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味道也更加鲜美。

1 土猪的杂交优势

目前我国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标准来规定土猪的范围,通常来说,土猪就是我国本地的猪种,生产性能较高、皮薄骨细、性格温顺、屠宰率高、肉品质佳的我国本土猪种也有不少,比如东北民主、八眉猪、陆川猪、桃园猪、大花白猪、太湖猪、金华猪、宁乡猪、内江猪、合作猪、藏猪、荣昌猪等等[2],这些品种的生产性能与国外的优良品种相比生产性能也毫不逊色,且更能适应本土的环境,体质好,发病率低。

由于土猪的生产周期一般较长,想要获得更高的日增重就需要与生长速度快、胴体品质好的品种进行杂交,杂交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父本,来培育脂肪型生猪或肉用型生猪,比如需要瘦肉型的杂交品种时可以选择长白或大白作为父本,与本地的母猪进行杂交,一般能够取得不错的成果。杂交除常见的二元杂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三元杂交、二元轮回杂交、四元杂交等[3]。

2 良种繁育技术

土猪和国外优良品种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通过杂交可以将优良基因变为显性基因,不良基因表现为隐性基因,也就是说杂交能够将多个优良基因整合与同一个体中,生猪的胴体品质、外形结构等性状属于稳定遗传性状,亲本的胴体品质好那么子代的胴体品质一定也很好,但产仔量、初生重、断奶重等性状属于不稳定遗传性状,饲养管理条件欠佳时这类性状可能并不能展现出来,这时候杂交就能够将这一性状遗传给子代。只有熟练掌握良种繁育技术,才能更好的整合性状,从而达到提升生猪生产繁殖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1 良种选择在良种繁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进行亲本的选择,有报道表明亲本的纯度越高杂交后的效果越好,杂种优势也就越明显,亲缘交配可以明显的提升后代的纯度,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获取父本或母本。而杂交来讲,亲本的遗传差异越大,血缘关系越小,杂交出的后代优势越明显。在选择母本时,应当根据当地的饲养条件选择适应性强、数量较多的当地土猪,在饲养管理条件较好的养殖场也可以引用国外的优良品种作为母本进行杂交,但一般不推荐国外品种如大白等瘦肉型母猪与本地土猪进行杂交,这是由于父本品种的遗传性要高于母本。在父本的选择上要选择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饲料利用率高的品种作为父本,常用的父本有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等。

2.2 饲养管理由于饲养管理能够影响到不稳定遗传性状的显现,所以加强饲养管理不仅能够防病、增加日增重等,还能够稳定遗传性状。在配制饲料时应当选择优质的全价饲料,尤其是蛋白质饲料的含量应当满足生猪日常所需,不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根据生猪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的搭配营养,让生猪摄取足够的营养。在繁育方面,首先要注意母猪发情的表现,当母猪出现躁动不安、尾根举起、接受其他猪爬跨或爬跨其他猪时应当及时科学的进行配种,一般在母猪出现发情表现20h后方可配种,配种成功后应当安排专人照看,防止其他猪顶撞或追逐导致流产,积极做好保胎工作。孕后期应当转入产房,产房要定期消毒,防止仔猪出生后因免疫功能不完善而患病,合理的做好接产和仔猪护理的工作,提升仔猪成活率。

综上所述,我国的生猪品种有着国外优良品种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我们应当合理的应用良种繁育技术,利用这些优势杂交出性能更佳的后代,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猜你喜欢

胴体父本母本
猪胴体冷却降温特性及耗能分析
饲粮铁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传统《元宵歌》本的复现、消失与走向
杂交粳稻常优2号母本机插制种技术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胴体原本没那么美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味精与高脂日粮对生长猪胴体性状与组成的影响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
甜(辣)椒杂交制种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