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蹄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0-12-31张凤莲蔡强新疆新源县农业农村局835800

兽医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牛蹄蹄部后肢

张凤莲 蔡强/新疆新源县农业农村局 835800

1 临床症状

牛只蹄部病变发生后刚开始表现红、肿、热、痛,随着病情的发展发生跛行、负重困难,甚至全身疾病,不能正常运动,采食量减少、逐渐消瘦,最后淘汰处理或者衰竭死亡。

1.1 长宽蹄长蹄一般指牛蹄的两侧支角质向前延伸超出正常蹄支的长度,从表面看蹄部呈长形。宽蹄指牛蹄的两侧支角质化的长度和宽度都超出正常蹄支很多,从表面看蹄部宽大,也就是俗称的“大脚板”。上面两种情况蹄角质化较薄、蹄底较低,在运动或者站立过程中,蹄部前缘向上翘翻、不能完全负重。

1.2 翻卷蹄一般指牛蹄内侧或外侧的蹄支翻卷。外观蹄支由于翻卷而变得窄小,蹄尖细长且翻卷。蹄底外侧磨损严重,背部翻卷成为蹄底,因此蹄底不能均衡负重,往往后肢跗关节下端向外倾斜、甚至后肢向延伸,致使牛只行走困难、弓背拖拽式。

1.3 蹄趾间腐烂这种情况往往由蹄趾间表皮发生增生性或化脓性炎症引起的。蹄趾间皮肤发生肿胀、充血、甚至糜烂。有的蹄趾间皮肉增生、从沟内凸出、质地坚硬、容易受损而出血。病牛蹄尖着地、出现跛行、以成年牛多见。

1.4 腐蹄当牛蹄的真皮发生腐烂化脓时成为腐蹄,四肢都可发病,尤其成年牛的后蹄发病最多,并且每年7~9月雨水较多时牛群发病最多。患蹄关节往往开始变形,不敢着地,病牛站立时表现踢腹或换蹄。蹄部化脓后出现破溃,会流出乳白色脓汁,病情严重时体温会升高,采食量和泌乳量下降,逐渐消瘦和卧地不起。

2 诊断方法

2.1 触摸或钳压首先用手背触摸牛蹄的各个部位:蹄冠、前壁、蹄侧、和蹄踵,如果感觉温度较高时,就有发生炎症的可能。同时检查趾间动脉,如果感觉动脉搏动强盛,也说明蹄部发生了炎症。还可以检测蹄内痛觉,先用检蹄钳短暂、持续敲打牛的蹄壁,再用蹄钳压破蹄甲,然后认真观察钳压后各个部位的疼痛反应。如果发现蹄支回缩、股部或臀部肌肉有反射性回缩,也可以证明蹄部有炎性病变。

2.2 站立检查让牛站在地面,围绕牛仔细观察前后左右的负重姿势,如果发现肢向前伸说明病变发生在蹄前部、蹄尖或蹄上部等关节;如果肢向后踏,证明病症发生在蹄的后部;肢向外展说明外侧壁发炎;患肢内收说明内壁发炎。

2.3 运动检查在日常生产中可以通过检查牛的运动情况来判断蹄部病变。如果发现一侧前肢瞬间负重,说明该侧肢体为正常的,而相反方向的为患肢;同理如果一侧后肢瞬间负重、说明该侧肢为正常的。这样先判断各个肢是否正常,再进一步确诊该侧肢的蹄部病变。

3 蹄病的治疗

针对蹄部病变应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防患于未然,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消除腐烂皮层、消炎止痛、促进蹄部血液循环等措施,促使蹄部尽快恢复健康。严禁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瘫痪现象。

对于病情轻微的牛只,应先进行修蹄,根据蹄形发病程度采取不同的办法给予修复。结合浴蹄方法进行敷蹄,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生产中一般每天浴蹄2次,坚持l周时间,对轻度蹄病的治疗效果显著。针对蹄趾间腐烂症状,可以用10%~30%的硫酸铜溶液洗涮蹄部,然后再用10%碘酊涂抹,如果严重的可以安装蹄绷带,保护蹄部不再受到感染。如果蹄趾间出现增生物,应先用消毒刀具进行清理,然后撒上高锰酸钾粉,再安装蹄绷带。每隔2天更换1次药粉,经过一周时间就可痊愈。在生产中有的使用烧烙法将增生的腐烂皮层烙去,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针对腐蹄病变,需要先将腐蹄修理平整,然后用消毒过的刀具将角质部腐烂的黑斑深挖清除,一直深挖到腐臭脓汁流出,再用10%硫酸铜冲泡蹄部,在深挖患处涂抹10%碘酊并填入松馏油棉球,为了防止病菌感染,需要用石蜡将患处封口,最后用安装蹄绷带。如果病牛开始发烧、食欲减退,这说明炎症比较严重了,在将局部处理后,再静脉注射磺胺类抗生素和葡萄糖,促使机体消除炎症,一般经过一周时间的治疗,症状将明显好转。

总之,在养牛生产中在要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营养全价的饲料,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同时,每天应观察牛群行走和精神状态,一旦发生行走异常情况,进一步追查蹄部是否发生病变,根据病情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确保牛群的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牛蹄蹄部后肢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拜年(外一首)
倒挂的蝙蝠怎么拉便便?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请 求
为什么麻雀喜欢跳着走
牛蹄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要点
奔跑杀手短面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