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孩子学会规划未来

2020-12-30田国秀高婷

父母必读 2020年12期
关键词:规划家庭幼儿园

田国秀 高婷

到规划未来,很多父母会说我家孩子刚上幼儿园,现在就提规划未来是不是太早了。其实所有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有了对孩子未来的设想和期待,比如中国自古就有让孩子抓周儿的习俗。孩子满1岁时,家人会在孩子面前摆放很多东西,书、毛笔、印章、玩具等。借助于孩子抓拿的物品,父母会对孩子的未来有所期待,有所畅想。再比如很多父母问过孩子“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孩子的回答有动物学家、幼儿园老师、足球运动员、工程师、公交车司机、医生等。孩子对这些职业有的了解,有的只是在电视或绘本中见过,即使是孩子一闪而过的念头,,父母也会从中捕捉孩子未来的可能性。

不过,很多家庭并没有利用好这些机会,借助于这些话题引导孩子思考或讨论对未来的畅想并进行规划,所以不少孩子上了中学、大学,依然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很容易屈服,缺乏抗逆力。我听一个朋友讲过她儿子(初中生)的故事,她说从老师那得知孩子目前的状态,心感焦虑。让我们来听听老师和孩子的对话。

老师:你为什么上学,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

学生:将来考上大学。

老师:从你目前的学习状况、学习能力来说,肯定能考上还不错的大学。但考上大学以后,你对人生有什么规划吗?

学生:大学毕业后去找工作。

老师: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呢?你对自己的职业怎么规划?

学生:能有一份收入,能自己养活自己就可以了。

老师:还有没有什么打算?

学生:能养活自己了,就该谈恋爱、结婚生子了,然后过日子呗!

老师:对,我们需要组建家庭。那建立家庭以后,还有什么规划吗?

学生:一辈子不缺吃、不缺穿,稳稳当当的,有老婆、有孩子就可以了吧?

看完这段对话,我们不能说孩子的想法是错的,但之所以老师会担忧,我的朋友会焦虑,是因为孩子缺乏对未来的规划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其实,不仅是这个孩子,很多父母也许都是这么想的:如果孩子能踏踏实实、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是挺好吗?!但是,想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还有所谓安稳,离不开孩子包括家庭对未来有所规划,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并为此付出努力。这个时代需要孩子有强大的内心,去应对各种变化和困境,即需要较强的抗逆力。所以,如何引导孩子主动规划和思考未来,并能为自己的规划付诸行动,是当下父母的必修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抗逆力才能生长出来,并且不断发展。那么,父母如何做呢?

用倒叙手法思考当下

文学中有一种表达手法叫倒叙,我也希望家长用好这个方法引导孩子对未来进行规划,即从年老时的生活状态倒推,规划自己当前应该做什么。父母可以跟孩子展开讨论,设想老年的生活状态,可以先通过阅读或观看纪录片等方式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比如《长大我要当老人》这本绘本就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对成为老人这件事态度的转变。绘本中的小男孩本来觉得老年人的生活很无聊,但是当他了解到做过飞行员的杨老先生、做过歌手的席老太太和做过侦探的郎老先生的故事之后,不仅被这些老人的精彩故事吸引了,还改变了对老人的态度,立志像他们一样精彩地活着,以后成为一个有智慧的老人。

通过这样的阅读,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围绕“等我老了,我要成为什么样的老人”的话题进行讨论,详细描述老年的身体、生活、学习状态。这样的描述越具体越好,比如走路时用拐杖吗?可以自己一个人独立去楼下散步吗?需要戴上老花镜看书吗?你会给自己的孙子讲述什么样的人生故事?等等。具体详细的画面能充分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设想的老年生活,这也能带给孩子一些启发。其次,围绕孩子期待达到的老年生活状态,父母可以继续引导孩子思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当下应该做什么,付出哪些努力。比如坚持体育锻炼,保护好视力,要做一些有价值的事,等等。

从每一天的规划开始安排时间

规划指向未来,但规划也要落地,即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一步步实现目标。所以我建议父母要引导孩子把对未来的规划落实到对每一年、每个月、每一周甚至是每一天的计划与安排,也就是说要引导孩子对自己的生活进行结构化,形成稳定的生活规律和习惯。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对生活的规划能力可以从规律的作息时间开始,比如对于即将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参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为孩子安排一天的生活,每天按时起床、吃饭,睡觉,上下午分别设置阅读时间、运动时间、游戏时间,晚上设置固定的洗漱时间,让孩子先习惯这种有规律的生活。

等孩子长大一些,除去孩子在幼儿园进行的集体生活外,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放学后、周末时干什么,比如安排做手工、踢足球、画画、读绘本、外出参观等,和孩子一起制作清单和时间表,让孩子先学会规划好放学后的时间,再学会规划周末的时间。然后再把时间长度扩展到规划好一个月内每周末的时间,并提前对下周、下月的生活进行安排和设计。当孩子习惯这种有规划和有安排的生活后,就会自发地形成规划意识,从而延展到对未来和对人生的规划。

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对自己负责也是未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責任意识。

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从自己洗漱、穿衣吃饭、独自入睡,到自己收拾房间、规划时间等,帮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孩子做事的同时,会体验到对自己的掌控感,树立对自己负责的意识。

承担家务劳动

从擦桌扫地、洗衣做饭、购买物品到家庭出行计划、财务规划、重大事项等,尽可能地多让孩子参与,孩子在参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父母、家庭是如何规划生活的,以及自己对家庭的价值与意义。

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可以及时关注他的情绪状态,陪他说说话,接纳他的情绪,但不一定急于替孩子解决问题,和孩子谈一谈他的想法和打算,只要不触犯原则性问题,可以让孩子自己慢慢平复情绪以及尝试着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期预告

2021年,我们将持续关注儿童抗逆力话题,并在这个专栏中从理论到实践继续给父母关于如何培养孩子抗逆力的指导和建议。

猜你喜欢

规划家庭幼儿园
家庭“煮”夫
爱“上”幼儿园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想念幼儿园
寻找最美家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