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配合及效果

2020-12-30张立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9期
关键词:肌瘤栓塞例数

张立英

(鞍山市双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31)

子宫肌瘤是只发生于女性群体的良性肿瘤,也称子宫纤维瘤,该疾病不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导致患者流血、疼痛、流产甚至不孕。目前临床多主张给予患者及时治疗。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理想,但常规护理存在不足,与治疗工作配合紧密度有限,患者并发症较多。我院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护理配合及效果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102例,按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年龄27~52岁,平均(39.67±4.12)岁。观察组:年龄26~53岁,平均(39.76±4.09)岁。两组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中的诊断标准,知情参与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患重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和中途退出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由责任护士了解患者病情、康复进展,并给予必要的用药护理。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配合。将护理工作拆分为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①术前护理。术前护理重视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合并症信息,建立完整的信息病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知识宣讲,告知患者手术的一般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对于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进行疏导。如患者认为子宫动脉栓塞无法实现肿瘤治疗,可将栓塞治疗原理传递给患者,消除其认知误区和负性情绪。术前阶段信息收集工作完成后,由护理人员和主治医师进行商讨,根据患者信息拟订合理可行的护理方案。②术中护理。术中强调结合术前信息结果及护理方案要求规范地进行护理作业。如术前患者存在血压偏低的问题,术中应实时对患者血压进行监测,并做好补液准备。此外,部分患者存在凝血障碍、慢性疾病,也应于术中护理中予以重视,为患者准备肝素,并做好关键体征信息的实时跟踪。对于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及时对其进行心理抚慰。如患者出现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则要求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手术很顺利”等信息,使患者情绪平稳。术中同步强调手术室环境护理,维持温度在26~28 ℃左右,相对湿度50%,为患者提供抗感染类药物。③术后护理。术后护理重点为并发症的预防。患者术后多见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下腹疼痛、阴道流血以及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其中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为常见的一般并发症,给予常规护理。恶心呕吐情况发生后,给予患者噻嗪类药物;下腹疼痛问题严重,可给予患者少量镇痛药物;阴道流血为术后常见并发症,如果流血量较大则需分析原因给予对应治疗,流血量较小则需告知患者无需过多担忧,症状可自然消失。此外,术后也重视传递知识,要求患者保持会阴卫生、禁房事,加强植物纤维、蛋白质的均衡摄入,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另于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肌瘤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10分制问卷进行调查,得分>6分为满意,否则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患者有效配合护理,无异常吵闹等行为,为护理依从,否则为不依从。护理依从性=护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00%将本次治疗效果分为显效(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症状显著改善)、无效(症状未改善)3个等级,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并发症包括术后严重疼痛、感染、压疮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依从性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依从性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子宫肌瘤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3、23和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0、21和10例。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8例,给予抗呕吐药物治疗后无恶化;出现住院感染1例,使用药物治疗后无恶化;出现术后疼痛5例,给予镇痛护理后无恶化。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4例,给予抗呕吐药物治疗后无恶化;出现住院感染3例,使用药物治疗后无恶化;出现术后疼痛6例,给予镇痛护理后无恶化;出现血栓1例,给予溶栓治疗后无恶化。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子宫肌瘤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 论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治疗方式多样,子宫动脉栓塞是随微创医疗理论发展并得到重视的一种新式治疗技术[1]。该技术强调阻塞子宫肌瘤与子宫动脉血管的联系,从而减少、阻断其血氧供应,使子宫肌瘤各处组织丧失活力、渐渐死亡。该治疗方式对患者机体扰动小,得到各地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广泛重视,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要求[2]。此前有学者[3-4]指出,高质量的护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15%。另有学者[5-7]在对比研究中发现,有效的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认知水平,从而提升其治疗依从性10%~20%。部分学者[8-9]针对子宫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术前护理进行分析,发现术前心理疏导能够避免术中、术后并发症,使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25%左右。在针对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中,有学者发现给予患者高质量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之达到90%以上的高水平[10]。

我院将护理工作分为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3个阶段,术前阶段的护理强调心理疏导和知识传递,使患者了解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以及相关知识信息。心理疏导则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术前护理的关键点在于了解患者病情、合并症等内容,以明确术中、术后护理的要点,拟订科学的治疗和护理计划。术中护理在术前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二者联系紧密。术中结合术前收集的信息确定患者体征监测、补液等基本工作思路,同时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准备,以环境护理控制并发症问题。术后护理在术前护理和术中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强调预防并发症。为保证护理效果,将患者并发症分为两个部分,即常见住院并发症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特殊并发症,前者给予常规预防和处理,后者则选取更具实用意义的药物护理、镇痛护理和疏导护理,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3个阶段的护理重视系统化,也具有明确的框架,规范性、持续性得到保证。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护理配合应重视规范性、持续性、系统性,以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治疗效果,规避并发症。

猜你喜欢

肌瘤栓塞例数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