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期保健对高龄产妇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0-12-30陶丽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9期
关键词:高龄产妇定期保健

陶丽娜

(大连市西岗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 116011)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晚婚晚育[1],再加上国家对“二孩”政策的开放与支持,临床上高龄产妇越来越多[2]。所谓“高龄产妇”,是指年龄在35岁以上或受孕者受孕时年龄在34岁以上的产妇[3]。临床相关资料显示,由于高龄产妇其骰骨、坐骨、髂骨相互结合部位基本骨化[4],已形成固定盆腔,因此,高龄产妇在分娩时,子宫收缩困难且顺产难度较大,极易导致产妇产后发生出血情况以及难产情况,从而增加产妇分娩的安全风险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5]。因此,如何提高高龄产妇孕期安全以及生育安全现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有学者[6]指出,通过对高龄产妇实施产前围生手册的建立、产前教育、定期检查以及产妇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安排和孕期干预等定期孕期保健方法,能有效改善产妇围孕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优化产妇妊娠结局,提高临床满意度评价。为进一步探讨如何降低高龄产妇围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我院接收的120例高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对120例高龄产妇采取定期孕期保健与不定期孕期保健两种措施,对比两组间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妊娠结局,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的120例高龄产妇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主要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120例高龄产妇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60例。纳入标准:①孕妇是单胎妊娠或者双胎妊娠。②年龄>35岁,属于高龄产妇。③在经过相关检查之后发现无高血压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无精神疾病或慢性肾炎疾病等疾病史。常规组产妇年龄在36~38岁,平均年龄为(37.00±0.14)岁,孕次为1~3次,平均孕次为(2.00±0.51)次;孕周在17~32周,平均孕周为(24.50±0.43)周;初产妇为23例,占比为38.33%。试验组产妇年龄在35~39岁,平均年龄为(37.00±0.28)岁,孕次1~4次,平均孕次为(2.50±0.51)次;孕周在17~31周,平均孕周为(24.00±0.43)周;初产妇24例,占比为40.00%。将常规组与试验组产妇的年龄、孕次、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之后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给予产妇不定期孕期保健方法,总次数≤7次。孕期保健内容包括健康教育以及尿常规、血常规、血糖和血压的监测等内容。

1.2.2 试验组 给予产妇定期孕期保健方法,由门诊人员收集产妇及其爱人相关信息,包括产妇教育情况、心理情况、性格爱好以及年龄、体质量等信息,根据产妇个体情况给予针对性孕期保健方法。具体方法如下:①建立围生保健手册:于产妇行第1次产前检查时,给予产妇建立围生保健手册,并详细记录产妇的年龄、体质量、住址、工作单位、电话号码、教育情况、心理情况、性格爱好以及爱人姓名和职业等相关内容,并交待产妇妥善保管围生保健手册,于以后检查时随身携带,方便检查人员随时记录产妇围生期个人相关信息以及胎儿信息[6]。②产前教育:针对产妇个人情况安排产妇定期授课时间,包括图文并茂宣传手册、分娩影片等内容,同时,给予产妇优生知识教育内容以及鼓励阴道分娩生育内容,并给予其健康饮食指导,帮助产妇将身体和心理调整至最佳状态。③定期检查:合理安排产妇围孕期检查项目以及时间,孕9~12周首次建册检查,包括彩超、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肝肾功能、乙型病毒性肝炎两对半、梅毒、艾滋病、甲状腺功能、妇科分泌物及心电图检查;之后每4周给予1次常规产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彩超等相关检查。同时,于孕20~24周期间,行胎儿系统彩超;于孕24~28周期间,行糖耐量检查;于孕28周后,每2周行1次常规产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梅毒、肝功能、肾功能、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心电图检查等;于孕30周时再行1次彩超检查。④产妇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于围孕期合理安排产妇心理健康教育时间,根据胎儿增长速度以及在宫内的变化情况,及时给予产妇健康指导以及心理疏导,消除产妇顾虑,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⑤孕期干预:根据胎儿生长发育指标适当给予产妇补充铁剂、维生素和钙剂等营养品,并均衡产妇的饮食结构[7],指导产妇做好分娩前准备。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包括阴道顺产、阴道助产、剖宫产以及难产等。②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妊娠期高血压、贫血、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晚期流产以及围生期感染等。③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包括新生儿窒息、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n(%)]进行描述,而计量资料则使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分别采用χ2和t检验,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的比较 试验组产妇阴道顺产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产妇,阴道助产、剖宫产以及难产比例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的比较[n(%)]

2.2 两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试验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贫血、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晚期流产以及围生期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2.2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常规组新生儿中发生新生儿窒息1例、低血糖4例、高胆红素血症6例,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试验组新生儿中发生新生儿窒息0例、低血糖2例、高胆红素血症1例,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00%。试验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2,P=0.0229)。

3 讨 论

孕期保健为产妇围生期一种有效、安全的教育指导方法,是专门针对产妇的一种保健服务内容[8],尤其是对于首次妊娠和高龄妊娠产妇尤为重要。孕期保健内容包括营养指导、卫生指导、心理疏导以及定期产检和咨询内容等项目[9]。临床资料显示,高龄产妇由于其年龄因素和身体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坐骨、骼骨以及耻骨和骰骨相互结合部位基本已经骨化,已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盆腔,因此,临床上高龄产妇发生早产儿或足月新生儿体质量较同孕周龄的正常儿要低,其发生不明原因死胎的情况也有所增多,且先天性畸形率较同孕周龄产妇也要相对增加[10],所以,针对高龄产妇应尤其注意围孕期监测和检查,减少其围孕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优化妊娠结局。

本次研究对我院120例高龄产妇分别采取不定期孕期保健方法和定期孕期保健方法,结果发现,采取定期孕期保健方法的产妇阴道顺产、阴道助产、剖宫产以及难产比例明显优于采取不定期孕期保健方法的产妇(P<0.05);采取定期孕期保健方法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采取不定期孕期保健方法的产妇(P<0.05);采取定期孕期保健方法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采取不定期孕期保健方法的新生儿(P<0.05)。本次研究通过对高龄产妇实施产前围生手册的建立、产前教育、定期检查以及产妇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和孕期干预等定期孕期保健方法,能有效减少产妇妊娠期高血压、贫血、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以及晚期流产和围生期感染等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减少新生儿窒息、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优化高龄产妇妊娠结局,降低产妇围孕期风险以及新生儿风险。

综上所述,与非高龄产妇相比,高龄产妇因其年龄较大、血管弹性差,导致其血压上升、胰岛素敏感下降、糖代谢紊乱,因此临床上高龄产妇死胎率、围孕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和产后出血风险相对较高,对产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影响较大,且其妊娠结局较差。因此,对高龄产妇采取定期孕期保健显得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高龄产妇定期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