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排球运动队梯队建设模式探究

2020-12-3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运动队普通高校排球

(许昌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引言

当今高校的排球运动竞技激烈时代,各支高校的队伍都在摩拳擦掌、通过一系列的自身努力进行多维度、宽广度的建设。一方面,高校的排球队队伍要建设成有梯队、有层次的团队队伍;另一方面,高校的的排球队队伍建设要紧跟时代潮流,把高校的排球运动队打造成一个具备相当强劲实力与具有极大生命力的青年队伍。这样的一种深度化的建设模式,通过多种维度的广泛建设,可以显著的达到以下的建设效果:

(1)可以显著的提升大学生排球运动技术以及相关的技能,通过多方面的团队建设以及梯队化的服务培养模式,将大学生的技术锻炼热情显著的提升;

(2)可以为国家进一步的培养更多的排球竞技方面的人才。为我国的排球发展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以及多方面的培养思路。

我国普通高校运动队的排球运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进一步的暴露出很多的新问题。

1、我国普通高校排球运动队状况

1.1、年龄、性别的结构模式

在我国高校排球运动队的建设过程中,随着多年来的发展,主要的梯队化的模式如下:高校排球的运动员的年龄在20-23岁之间,其中我们的高校男排球运动员的年龄为20-23岁,女排球运动员的年龄大多位于20-21岁之间。在性别的构成方面,高校男性的运动员略高于女性运动员。结合这样的一种情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基本结论:

(1)普通高校运动队的年龄结构呈现的是年轻化的动态建设,这样的一支队伍是充满着活力的、有着无穷无尽的发展进阶提升点;

(2)年轻的队伍建设虽然在一些方面有可能出现经验不足的情况,但是也预示着这样的一支队伍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经过正规的训练以及专业化的培养后,加之竞赛的锻炼可以让高校的运动队伍变得更加的优秀、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同时,这样的一支队伍有更多的潜能去发展自己、挖掘自身的增长点,促进模式化的整体性功能的开发利用。

1.2、普通高校运动队运动员的基本生源状况

现阶段,我国高校排球运动员呈现阶梯化的培养训练模式。在这样的综合大环境里,我国高校运动员的主要来源由以下构成:

(1)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生;

(2)全国各大类体育院校的学生;

(3)体工队现役队员以及退役队员。

我们通过社会调查以及实践的研究,对356名高校的排球运动员进行研究,得出其中76.54%的运动员来自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特长生,21.56%的排球运动员来自专业化的体育院校,其余的一些人来自于体工队伍的现役或者退役人员。从以上的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的分析到我国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员主要来自普通高校的体育生,这些体育运动员的文化素养较高,因其对知识的沉淀较足所以很容易接受外来的新鲜知识或者与排球技能相关性的事物。同时,这样的运动员也有其明显的缺点:基本的训练战术掌握力较差、缺乏排球竞赛的经验。这样的一种状况非常的需要教练组人员细心化培养。

1.3、普通高校运动队运动员的基本学习、训练的状况

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通常是采用一般惯用的方式去处理排球运动员的相关训练性的情况,这样的一种训练模式有以下的一些基本的训练特征:

(1)高强度的训练状态;

(2)延申时间的训练模式;

(3)集中训练的运动量的方法。

这些具体化的措施肯定会集中的损耗运动员的精力以及相关性的体力,这样的一种状态就会导致运动员没有很多的时间去掌握相关性的科学文化知识。从现有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集中高强度的训练对于运动员的状态有着很大的影响,其直接的影响到对科学知识文化的学习与探究。所以,在高校的排球运动员的统筹建设中,如何进一步的强化训练与学习之间的矛盾,是我们急需要关注的问题。很好的解决这样的一种矛盾也可以促进排球运动员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更好的协调促进运动员的相关学习与训练的有效结合。通过对于两者的共同探究,可以提升排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也要重视对于知识文化的学习,做到紧密的共同的强调它们两个的作用。

2、普通高校运动队运动员的训练以及比赛与阶梯化建设

2.1、普通高校运动队的日常训练

一个专业的运动队员需要全面系统化的培训方面以及专业化的训练才能让相关的运动成绩得到有效的提高。根据现有的运动队伍的发展情况,在普通高校的排球运动员的建设中,有58.14%的教练员会为自己的运动队伍制定一套详细的年度训练计划;94.16%的教练员会为自己的队伍制定一套阶段性的训练计划;有96.45%的教练员会为自己的运动员制定每周的训练计划。由这些信息可以得出,大多数的高校排球运动教练员都会制定一个短期的训练计划,但是缺乏长期的运动运动性的规划。

目前,我国高校排球运动队的运动员的相关训练时间非常的少,每一周的训练次数也极度有限,每一次的训练时间都是在2-3小时的区间。一个排球的团队建设需要很长的时间做准备,只有团队内部的人员共同努力,这样团队的相关实力才能得到稳步的提升。目前高校运动员的运动时间根本无法得到保证,现在拥有的训练量和训练的次数无法进一步的满足具体比赛的要求,不能让运动员的竞技水准得到提升,没有办法让运动员在相关的赛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2、运动队伍的假期集中训练的状况

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排球队伍对于假期进行集中训练的意识较为的薄弱,根据有关的数据可以证明,大部分的运动队伍只有在接到比赛任务的时候才会集中化的加强训练。这样的一种大的环境背景表明,高等教育学校不太重视训练的长期发展效应,相应的训练缺乏系统性的维度,对于院校建设成运动领域的建设目标不清晰。

2.3、普通高校运动队运动员的基本参赛状况

从国家统计部门的相应化数据统计可以进一步的得出:我国高校中排球的运动队去参与的比赛相对较少。每一年都有一次以上参赛计划的占比50.14%,一年之中可以有7次以上比赛机会的只有6.43%。这样的统计数据进一步的表明,在我国的高校排球队伍的建设中,队员能够对外参与比赛的机会非常的少,运动员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2.4、普通高校运动队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

根据相应的调查结果,在我国的高校建设中,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总体呈现较高的热情。高校运动员的训练态度是赢得比赛胜利的关键性原因之一。在团队建设中,运动员如果能够坚持较高的训练积极性,在训练时全身心的投入精力,这样的一种训练模式会显著的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效率以及相应的训练质量。在高校的排球运动员的专业化的训练中,通过集中的培训模式,可以有效的培训运动员参与比赛的意识,让我们的运动员养成一种良好的训练习惯。

3、普通高校排球运动队运动员的发展前景以及相应方法

3.1、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措施,解决学习与训练的矛盾

在高等院校中对排球运动员进行竞技化的模式培训以及专业知识的塑造教育,两者都是同等重要的。高校排球运动员只有进一步的知晓阶梯化的培养目标,通过措施稳步迈进,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的素养。高校排球运动员具有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显著优势。运动员的文化程度以及科学素养越高,越有利于接受新的运动竞技知识,同时,也可以向着更高的阶段迈进。在排球运动的团队建设中,运动队员对于文化程度的掌握越好,则说明其对于技能战术的理解越到位。所以,高校的排球运动的团队要解决好这样的一种矛盾,进一步的依托阶梯化培训的方针,既要提升整体队伍的文化素质建设,又要抓好技术技能。

阶梯化的建设模式,就要从最先的初步抓起,一切都要明确基础的知识体系以及团队性能的建设。运动队员在处理学习和训练的相关性问题时,要紧密的结合具体的项目,针对相关性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可以从以下的方面进行建设:

(1)整体化的建设模式之处,要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以及职业道德素养进行培训,让学员能够在思想上端正学习的态度,促进高校排球运动员的全面协调发展;

(2)可以在运动员比赛结束后,组织相关性的人员对运动员缺失的文化课的知识进行补充说明,这样的一种状态可以实现有效性、针对性的辅导;

(3)学校对于运动员要出台专门的政策以及学分学业的体制、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监督与管理。采用较为适当的奖励机制去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

3.2、科学化的训练才能提升阶梯队伍的培养

尽可能的利用高校的相关性的优势去进行体育运动的体系化建设。主要的优势方面有三类:首先是高校内部的教学资源优势、学科产能优势和高学历、丰富研人才的优势;其次拥有体育科学相关方面的教育人才、教练人员以及其他配套学科人才;最后,在高校中这些优势通过随机的有效组合可以组成系统性、综合化、效率化的科学保障的途径。

其实,运动竞赛也是训练的一部分,就是通过比赛的形式进一步的去验证运动会官员的训练水平以及质量。同时,可以很好的丰富运动员相关方面的竞赛经验。每一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排球比赛,多个高校之间也有相关的联合比赛,通过这些花样的比赛可以明显的去选拔优秀的、高素质的、适应能力强的人才。通过内部的比赛可以进一步的让运动员知晓自己的真实水平,从而有利于阶梯化队伍的选拔建设,同时,比赛增强了运动员的对抗能力,进一步提升队伍对于战术的理解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比赛可以让运动员的积极性增加,认知不足,提升战术对抗以及竞赛即战力。

3.3、增强对高校排球队伍动员的人文素养关心

我们的各级层次的队伍建设中要强化阶梯性布局以及人文素养方面的总体关怀。运动员的人文关怀是高校排球运动队中必不可少的一大元素,是整个高校排球运动队伍运动生涯的精神动力支撑,我们的高校教练组要时刻的关注人文方面的建设。首先,高校的各级领导阶层以及阶梯化的队伍建设都要明确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其次,高校的队伍要一切参照具体的情况去实施计划,以教练员的训练目标为基本的准轴。最后,要时刻的关注排球运动员的学习、生活状态以及训练的日常情况,对于特殊的人员要多加照顾。

4、结束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高校排球运动队在各个方面都有着长足的进步与发展,高校排球运动队伍的竞技水平以及整体精神风貌呈现进步发展的态势。同时,我们依托阶梯化的建设目标去改进队伍的整体水平,强化队伍的基础性的管理。在学习与训练的矛盾、人文主义的关心、科学训练方式的探讨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

猜你喜欢

运动队普通高校排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