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现代田径运动训练发展趋势的再认识

2020-12-30杨从敏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竞技专项力量

杨从敏

(63996部队 北京 100094)

前言

田径运动在古代就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经常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体育运动水平的重要标准。近年来,随着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其训练理念也不断更新。田径运动主要包括竞走、跑、跳跃、投掷以及由跑、跳跃、投掷的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由于其受场地的限制小,因此是任何大型运动会中比赛项目最多,参赛运动员最多的项目。运动训练学等相关科学的发展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训练的重要性,通过各种科学合理的方式对运动员进行训练,把握最新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而外界因素大多不可控,那么对影响运动员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训练过程中,不能仅以增加运动强度为目标,更要配合合理有效的训练手段,才能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1、优化选材

田径运动与遗传的关联度非常高,绝大多数运动潜能是先天基因就已决定,科学的选材选出具有优越的先天性遗传能力的可造之材,再加上后天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使得其天赋得到充分的展现。一般来说,心输出量、血乳酸浓度、红肌白肌百分比、骨骼肌纤维数量都与运动潜能存在密切的关系。在进行运动员选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进行运动员选材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各种医疗设备进行科学的检测,更要注意对运动员选择的经验积累。结合运动员的生理形态和心理素质等指标,深层次的选择最具潜能的运动员进行培养。在考核时,要注意对专项敏感指标的测量,尽可能的选择发展比较均衡的运动员;

(2)田径运动员的外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遗传学,可通过对运动员父母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推算,或者根据骨骼年龄预测运动员的未来生长状况,此外,上下肢及躯干之间的比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3)大多数运动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训练,儿童少年的早期基础阶段的训练应以未来高水平专项竞技的需要为导向,为专项高水平竞技阶段的训练和参赛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早期基础阶段的训练与优秀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有机地衔接起来。

2、科学训练

选材为成功的训练准备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但如果没有科学的训练,再好的素材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选手。

2.1、正确对待专项化

日益激烈的现代田径运动,促使人们把提高专项比赛能力的任务和为提高这一能力的专项训练放在首要的位置,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及负荷都表现出鲜明的专项化趋向。但是在很多训练过程中,部分训练员对于运动项目的深度和强度了解并不全面,一味追求高强度的重复训练,单纯的增加运动负荷,不仅没使运动成绩大幅上升,而且很易造成运动员的身体损伤。

在训练中,要按照运动员的生理水平和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在科学分析不同专项运动的竞技特点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确定训练负荷内容和选择适宜训练手段;在确定不同运动负荷内容的比例时,要考虑运动员的年龄、水平、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的运动项目等因素;不同的训练手段具有不同的功效,科学地认识和应用不同训练手段的功效和特点,有助于科学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具体训练任务,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各类竞技能力。

2.2、保证一定的力量训练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是实现人体各种运动的动力源,也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基础。肌肉工作所表现出的各种能力,力量是基础,也是制约和影响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现代田径运动训练越来越重视力量训练,特别是核心力量的训练。

力量训练方法的选择要根据专项运动的需要灵活多样。在进行向心等张收缩训练时,要注意掌握好发挥最大肌力的关节;而在做离心收缩练习时,动作要慢,所用时间应比向心收缩的时间长一倍左右。在进行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时,要注意与动力练习结合起来,这是因为运动员静力练习时会憋气,肌肉长时间紧张,血管封闭,肌肉中血液循环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暂时中断,对机体不利。超长收缩训练更接近比赛时人体的运动形式,肌肉发力突然,技术结构相似,传递速度快,训练效果明显。在发展力量耐力时可将几个训练手段编组循环进行。

力量训练手段的选择要根据训练任务的需要有效可行。训练最常用的手段是运用杠铃、哑铃、壶铃等训练器械的负重抗阻练习。在没有或不需要器械或设备时可进行对抗练习发展力量素质。如果运动员心理负担大,为避免伤害事故可利用力量训练器械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此外还有如克服弹性物体、克服外部环境阻力及克服自身体重的力量训练手段。

力量训练负荷的安排要循序渐进,应大中小结合进行;小周期训练中应使各种不同性质的力量训练交替进行;在每组重复练习中要组间的休息时间,更要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协调发展。

对于儿童少年的训练安排,要根据其力量发育的趋势和骨骼系统的特点,着重身体的全面发展,练习上以动力性为主,尽量避免憋气,而且不易过早的与专项运动技术相结合。

3、注重比赛实练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无论多么逼真的模拟比赛训练与实际比赛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因此,要尽可能增加运动员参赛的机会,以此来有针对性的提高运动员的各项技能。目前各种田径赛事不断增加,特别是近些年来,世界锦标赛已经变为每两年一届,还有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使得各种规模的田径比赛愈来愈频繁。这不仅给了优秀运动员大展身手的机会,而且能够对运动员的技术和心理素质进行大幅度的提高。此外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能够赚取一定比赛费用,解决很多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比赛之中,这对系统性的提高训练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多次比赛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田径比赛不仅消耗运动员的体力,对于耗时很长的比赛而言,也比拼着各个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于势均力敌的运动员而言,心理素质更是直接决定着比赛的关键。虽然目前各个运动训练团队都有专门的心理专家,但是,通过实际的比赛才能使运动员学会如何去调整自己,更好地提升自身竞技能力的发挥。

4、合理营养补给

在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因此,要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膳食,帮助运动员快速的提升体内营养物质。科学数据表明,运动员体质的好坏与后天营养的补给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参加不同的田径运动项目对营养素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对于偏重力量和速度的项目,由于运动时间比较短,运动强度高且需要较强的爆发力,因此,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对于这类运动员来说,在训练的前后要补给糖、维生素、钙、铁等矿物质之外,还要增加能够消除乳酸的物质,例如,各种水果和蔬菜,以保证运动人体酸碱度的平衡。而对于长跑类型的耐力性项目来说,虽不需要很强和爆发力,但是耗时长,能量消耗多,在平时训练时要注意糖及脂肪的补给储存。

另外,由于运动员要参加相应的体能检测,很多食物是严格控制的,因此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给予科学补给的情况下,减少可能存在违禁食物特别是兴奋剂食物的摄入。不同的运动员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进行膳食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比赛地点和季节,科学合理安排,以便于运动员能够更好的吸收和消化,最大限度的减少因营养补给而造成的运动员中枢神经生理过激的情况。

5、积极身体恢复

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身体损害的情况,因此要注意其身体状况的恢复。除日常训练的静态拉伸整理放松外,还可以结合医学采用水疗按摩等方式,帮助恢复身体机能。更要与现代教育学手段相结合,利用心理暗示等方法帮助运动员增强其信心,快速恢复。

(1)在训练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减少运动员身体伤病,可以利用生理、生化指标控制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并使用各种仪器对运动员当下的机体水平和身体素质进行科学评价,合理选择训练模式,促使运动训练更具科学性和定量性;

(2)要保证运动员有足够的睡眠,这是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最好的方法之一。由于人在睡眠时,大脑皮层的兴奋度降低,整体代谢水平会相对较高,对于人体能量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成年运动员必须能够保持8-9个小时的睡眠,如果有大型比赛的话,应当进行适当延长,而青年运动员需要每天保证是10个小时的睡眠,如果训练量加大的话,可增加一定的午休时间;

(3)在训练之后进行一定时间的温水浴,能有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排除体内疲劳物质,加速新陈代谢。

6、总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国际对于田径训练有了新的深刻认识,因此要求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采取科学合理的原则,指导运动员训练。通过对各种高科技技术的运用是田径运动项目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促进田径项目的深入发展。

猜你喜欢

竞技专项力量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花与竞技少女
怀疑一切的力量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同台竞技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